• 6

雲峰中程飛彈2019年量產 直攻北京 增程型射程超過2000公里

朱明 2018年10月29日 上報

蔡英文總統核定,「雲峰中程飛彈」2019年啟動量產計劃
未來量產型的雲峰飛彈將納入增程型的技術,射程將更接2千公里。

蔡英文總統核定,射程超過1200公里的「雲峰中程飛彈」2019年啟動量產計劃,

該計劃先編列預算以研發中程飛彈所需的導航控制次系統組件,以及機動發射車控制通信設備,先以化整為零方式啟動,

預定2020年底與主計劃「擎揚專案」進行系統整合;

第一階段規劃生產10套發射系統,配置15到20枚的雲峰中程飛彈,未來機動部署的重心在北、中部地區。

考量國防預算資源分配等因素,啟動雲峰中程飛彈量產計劃採用化整為零的研發方式來分頭進行,

因主計劃「擎揚專案」持續到2020年,這次啟動量產計劃先以「雲成專案」等代號,編列研發預算來採購雲峰中程飛彈內導航控制的次系統,以及機動載具所需的設備進行整合;

為配合「擎揚專案」研發期程,規劃2020年底進行首套機動發射系統與雲峰中程飛彈的整合。


戰場存活率高 雲峰中程飛彈部屬以機動為主

雲峰中程飛彈從原先規劃採山區固定式部署,改為量產先以機動部署為主,

因近幾年的漢光電腦兵推中,具有機動發射車的天弓防空飛彈、雄風二反艦飛彈以及遠程打擊的雄二E巡弋飛彈,甚至通信車系統,在遭受多次攻擊後,在戰場存活率相當高,並經常擔任反擊的奇兵主力,
因此修正雲峰中程飛彈的部署先以機動方式為主。


歸類為中程陸攻衝壓飛彈,也是高空高速巡弋飛彈,並不在《國際反彈道飛彈擴散條約》(MTCR)的規範內。

雲峰中程飛彈,外型是用4個天弓一型飛彈後端彈體,綑綁式在主彈體的沖壓引擎上,

先由4個天弓彈體的固體燃料火箭點燃將雲峰飛彈推進到一定高度後,這4個天弓彈體推進器脫落後,再點燃主彈體的沖壓引擎,

被歸類為中程陸攻衝壓飛彈,也是高空高速巡弋飛彈,並不在《國際反彈道飛彈擴散條約》(MTCR)的規範內。

陳水扁任內完成高速衝壓引擎、火箭推進器以及遙測控制相關技術的多次驗證成功
馬英九考量美方壓力與兩岸和緩關係,量產計劃並未執行
未來量產型的雲峰飛彈將納入增程型的技術,射程將更接2千公里

雖然代號「W99」 的雲峰中程飛彈,在前總統陳水扁任內完成高速衝壓引擎、火箭推進器以及遙測控制相關技術的多次驗證成功,

在馬英九總統任內完成了作戰測評,國防部2014年規劃「雲峰」為其量產的代號,但因考量美方壓力與兩岸和緩關係,量產計劃並未執行;
但國防部為不使研發雲峰中程飛彈的能量中斷,從2014年以來分別用國防關鍵技術研究或微衛星計劃等,來維持其研發能量,

直到2017年再以「擎揚專案」預算再次整合雲峰中程飛彈技術,同時也進行增程型雲峰中程飛彈的研發工作;

在啟動雲峰中程飛彈量產計劃後,未來量產型的雲峰飛彈將納入增程型的技術,射程將更接2千公里。
2018-10-30 8:57 發佈
nt24759 wrote:
朱明 2018年10...(恕刪)


這應該是紅旗26還是紅旗19的業務範圍

紅旗-19是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第二研究院研製的大氣層內外反導飛彈,屬於中國人民解放軍陸基戰區高空反導系統的一部分。

紅旗-19採用動能攔截器。其動能攔截器改進自863-805工程攔截器,在其基礎上引入了紅外成像尋的制導技術,採用複合制導體制[3],可用於攔截射程3000km以內的彈道飛彈再入彈頭等目標[4]。紅旗-19裝備高加速固體發動機,其採用碳纖維殼體並應用了原位合成鈦基複合材料,以N-15B為推進劑,質量比為0.85、比沖達260s,可使叢彈獲得高末端速度及60g以上的大過載機動能力,以跟蹤彈頭目標[5][6]。紅旗-19系統中還包括用於預警的多功能固體相控雷達

紅旗-26被稱為「中國版S-400地空導彈」,是基於俄羅斯S-400地空導彈研發出的導彈,較S-300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紅旗-9更為先進,400公里的射程不但能夠擊落飛機,還能反彈道導彈,當然也能打擊F-22、F-35和B-2等匿蹤戰機
先造出來再來吹,這新聞拿出來炒n多次了吧,連個鬼影都沒看到過,上報+朱明=……?
nt24759 wrote:
朱明 2018年10...(恕刪)
雲峰只是規避中程飛彈條約的

台灣又不是簽約國
掩人耳目用的


當美國正式退出條約後
亞洲各國就可以部屬中程飛彈
至於上面裝了啥東西就很難說

請印度送幾朵香菇給台灣也不無小可
我方的雄三飛彈彈頭重僅150公斤,要達成攻擊成效的傳統彈頭必須超過500公斤以上,在加上飛行2000公里的液態燃料重量,這個飛彈需要的衝壓引擎將遠大於雄三的引擎尺寸,至少是兩顆雄三引擎的推力才可能完成此要求,所以用四顆天弓飛彈的推進段把飛彈推升到30公里高空在用衝壓引擎提供持續飛行動力,在30公里高空的稀薄空氣中可以減少阻力,並飛行於所有老共的防空飛彈射程上限,使該飛彈在飛行途中無法攔截,該飛彈在攻擊目標時也不採彈道飛彈的墬落模式,採三段左右轉折的攻擊模式,因此所有反彈道飛彈的攔截電腦航道計算模式也不管用,使該飛彈完全無法攔截! 這對任何軍事設施而言都是最恐怖的攻擊武器,完全無法攔截。

所以老共的重要軍事指揮中心與最重要的軍事設施,在此飛彈的攻擊之下將無法倖存。
Henry_S wrote:
我方的雄三飛彈彈頭重...(恕刪)

請問Henry大,
如果雲峰彈頭有500公斤, 自高空重撃目標情況下, 破壞力會有多大?
樓上的不要太嗨了,台灣現在不過拼追上不是超越美中
使用沖壓發動機外部進氣沒使用液氧,合理判斷所謂高空高度也有限
這顆雲峰飛彈的飛行高度絕不會超過反導試驗的70km(30km?)
所以直白點講,也就是顆掛著巡弋飛彈為名的中程彈道飛彈
可是中國現在為了防美早就準備好紅旗-19跟紅旗-26進行大氣層內外反導了
紅旗-19的最大攔截高度150km
紅旗-26是中國版的S-400,最大攔截高度400km
認為中國只能用S-400可用來攔截是不是誤會了什麼?

為愛執迷~ wrote:
先造出來再來吹,這新聞拿出來炒n多次了吧,連個鬼影都沒看到過,上報+朱明=……?


我怎麼覺得這句話對你說,好像完全無違和感,可以在你每次發文前,先看看你自己講的這句話嗎

0818mikeyou wrote:
請問Henry大,...(恕刪)


500公斤彈頭相當於1000lb炸彈,但是1000lb炸彈高空投擲的落地速度式次音速落地,但是30公里高空的衝壓飛彈速度估計會超過4馬赫飛行,俯衝下來也是3-4馬赫的速度,動能比傳統炸彈增加15倍,破壞力量不可謂小,如果是穿甲彈頭也夠嗆的了。我不是彈頭專家,只能說到這裡,軍方應該會設想這種飛彈是打甚麼目標? 如果是打指管中心,勢必會用穿甲彈打,如果是打飛彈發射車,應該是高爆彈或是熱壓彈。

第一階段規劃生產10套發射系統,應該是要試驗自製的發射車,這枚飛彈鷹該會重逾6噸以上,非常大隻!

對台灣來說中程地對地真的是必備的,多多益善

機動飛彈車也比戰機存活率來的高,基本上打了就跑對方也沒轍

國防部部長馮世寬被問到雲峰飛彈時回應:「相信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國家會對外透露自己武器的研發機密」

這句話已經回答五毛想要的答案了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