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殲-20“戰敗”的信號

發布/ 2018年10月25日凌晨3:30
文/蔡永偉
來自/新加坡聯合早報

最近一則有關中國新一代國產隱形戰機殲-20在演習中“首次戰敗”的消息,在網上傳得很盛,並且引起一些境外媒體的關注。

這則消息源於最新出版的“中國空軍”雙月刊雜誌。根據這家隸屬於中國軍方的媒體報導與相關分析,兩架殲-20戰機在中國空軍於西北部舉行的“紅劍2018”軍事演習中,扮演“敵軍”的隱形戰機角色,模擬域外四代機干涉介入。

中國自主研製的殲-20是一款具備高隱身性,高機動性,高態勢感知等能力的第四代戰機,於去年正式服役,並在今年2月開始列裝空軍作戰部隊。其研製過程比其他戰機來得快,首架殲-20技術工程驗證機在2009年製造成功,2011年1月在成都實現首飛,2016年11月參加珠海航展首次公開進行飛行展示,2017年7月參加慶祝解放軍建軍90週年閱兵式首次以戰鬥姿態亮相。

儘管殲-20具有抗衡隱身戰機的能力,但它在這次演習中卻“敗下陣來”。報導顯示,來自北部戰區的殲-10℃和殲-11B在預警機和電子干擾機的配合與支援下,依托由30多個單位組成的作戰體系,與這兩架殲-20展開近距離纏鬥。雖然雙方戰機一度出現長時間的膠著狀態,但“敵軍”最終還是被驅離。

這樣的“戰果”讓不少軍事觀察家難以置信,因為殲-20是中國首款第四代隱形戰機,與現役的殲-10,-11殲等第三代戰機有一定的代差優勢事實。事實上,在去年的“紅劍”軍演中,殲-20據說在模擬空戰中大獲全勝,以10比0的絕對優勢完胜殲-10,-11殲等戰機。

殲-20這次“戰敗”,顯示它並非無敵,第三代戰機也有能力對抗具有強大戰力的新一代戰機。儘管報導並未披露參與對抗的殲-10℃和殲-11B戰機的數量,但它們“戰勝”本身就具有重要意義。雖然殲-20戰機比較先進,但數量仍然有限,而殲-10,-11殲目前已經成為中國空軍的主力。現在看來,這批第三代戰機在面對第四代戰機時並非毫無對抗能力,甚至還可發揮隔代對戰的作用。

另一方面,“紅劍2018”演習出現兩代戰機持久的膠著狀態,說明殲-20雖然在演練中不敵殲-10,殲-11,但仍給對手構成巨大壓力,其實力不容小覷。有軍迷甚至指出,殲-20嚴格來說並沒有被“擊敗”,而只是被驅離而已。

無論如何,這樣的演習將為中國空軍積累寶貴的作戰經驗,包括如何對抗隱形戰機,以及客觀認識到第四代戰機的優勢與局限,從而為改進武器裝備,提升實戰能力奠定基礎。

而中國軍方公開演習細節,甚至不惜暴露自己的短處,凸顯解放軍正變得越來越自信。中國軍方的武器裝備水平近年不斷提升,與其他國家的差距又持續縮小,都給了解放軍提高軍事透明度甚至展示實力的底氣。

另一方面,軍方公佈演習細節顯然也意有所指。儘管演習模擬的戰況到底有多真實受到一些軍迷的質疑,但分析普遍推斷,由於全球目前只有美國擁有成熟的隱身戰機能力,因此殲-20這次模擬的應該是未來可能介入台海乃至東北亞戰事的美軍駐日基地的F-22戰機。

而殲-20這款意在與美軍F-22爭鋒的戰機,在這次演練中“敗北”,警告意味明顯。

殲-20“戰敗”的信號


殲-20“戰敗”的信號
2018-10-26 9:3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戰敗 信號 20
殲20本身不是萬能,隱身戰機並不是真的能隱身,在全體系的支援下,還是可能暴露自己,只是有這種全體系支援的國家不多,這篇文章想要說的是F22在解放軍全體系支援下依然能夠被發現
胡阿尤 wrote:
發布/ 2018年1...(恕刪)

為愛執迷~ wrote:
殲20本身不是萬能...(恕刪)


"來自北部戰區的殲-10℃和殲-11B在預警機和電子干擾機的配合與支援下,依托由30多個單位組成的作戰體系,與這兩架殲-20展開近距離纏鬥"-

近距離纏鬥--> 這跟匿蹤的F22,有啥關係?
單單比纏鬥,有用嗎?

有沒有視距外的模擬呢? 30多個單位抓到殲-20嗎?
是抓到了,進入纏鬥? 還是像美國是抓不到,所以讓對方作弊,在已知空域做纏鬥?
都進入纏鬥了,殲-20打不過殲-10和殲-11B被趕走? 還是 30多個單位可以用射控雷達持續鎖定,所以被趕走?


整個文章帶來的是更多疑問,不能講清楚一點嗎?
就算是美軍在吹F22,也會帶些乾料。
這裡是軍事版,放點資料,少用些形容詞吧。
老看些"恐" "或" "厲害" .... 真是膩味,
軍方八股就是這樣,你愛信不信咯
jjong wrote:
"來自北部戰區的殲-...(恕刪)
胡阿尤 wrote:
發布/ 2018年10...(恕刪)


如果這篇報導內容是真情實境的忠實描寫,那PLAAF-----水-----準還真是驚-----人-----的-----差!

所謂 "隱-----形-----戰-----機" 的長處在那裏? 就是 "一-----段-----距-----離-----外-----的-----雷-----達-----匿-----蹤"。 並不是飛機真的隱形了。 也就是說: 近身至一段距離內,對手機載雷達是抓得到的!

派了一大堆支援圍攻,還加電戰機,預警機,才能 纏-----鬥 (必近-----身) -----抓-----到,這些殲 10C , 殲 11B的雷達及飛行員,還有那30幾個配合單位的水準實在差到不知如何形容!

不是一直吹 "PLAAF電戰能力多強嗎"? 一旦實戰或自家演習就原形畢露了嗎?
胡阿尤 wrote:
發布/ 2018年1...(恕刪)

從頭到尾,這台飛機就是假的,只是裝上了引擎會飛的殼,怎麼大家一直都不相信,土共除了體育新聞報導是接近真實之外,其餘皆不能信

Minority Report wrote:
從頭到尾,這台飛機...(恕刪)
老頭從來都認為
目前所有的匿蹤機
都只能面對點防空而無法迎戰區域防空

連洛馬在向美國國防部推銷FB-22時
也承認現有匿蹤機在面臨大型陸基雷達時
還是會被燒穿
因為雷達波是上射下視
燒穿的部位是面積較大的機腹
所謂雷達上多小的投影面積都只是機首正前方數字
F22跟殲20因為手中找不到資料無法評論
但F35下面這張圖很能說明情況



其實實際是說中國的五代機,是假的

中國都是自己關起門,亂搞

DIY看了就好笑

中國三代機就狂電殲20
印度早就知道啦!呵呵!151515
對付隱形戰機除了台灣中科院多基雷達的多方向偵測技術外,另外一個打隱形戰機的傳說是:
用自家戰機作餌,在前面一波的戰機被擊落的前幾秒要能捕捉到飛彈來襲方向,新一代的AESA雷達是可以在近距離捕捉到飛彈的資訊,把資訊傳到後方,用這個資訊推算隱形戰機的位置,然後就是惡虎撲狼,指揮中心指派大批戰機從不同方向圍補隱形戰機。

死傷慘重,但是可以換掉幾架隱形戰機!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