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方「國艦國造」計畫一覽表
軍方官員指出,中國解放軍艦艇及海航兵力更新速度之快,數量之多,令各國高度關切,台灣有必要提升海軍裝備因應。海軍司令部曾在二○一四年初公佈「十五年兵力整建願景」,近年來進行多次修正及調整,包括新型一級艦、二級艦及潛艦、獵雷艦及兩棲船塢運輸艦等國艦國造計畫,在未來二十年內,將會分階段實現。
弘運計畫 建兩艘兩棲船塢運輸艦
官員指出,目前已啟動的國艦國造計畫中,「康平二階段計畫」指的是國造六艘獵雷艦計畫,海軍希望維持八艘獵雷艦,先前已由美方轉移兩艘,另六艘將由國內船廠興建,估計經費約為三百五十億元。
在「沱江級軍艦後續量產型建造計畫」部分,沱江艦為五百噸的國造雙船體飛彈巡邏艦,原型艦已由國內船廠建造完成,後續將量產七至十一艘,也將由國內船廠承建,預估經費約為二百四十億元。
軍方並已啟動「弘運計畫」,為一萬六千噸的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計畫興建兩艘,經費約一百八十億元。
在潛艦國造部分,民進黨公佈的國防藍皮書中,曾提出潛艦國造目標及預定時程,包括研製六艘以上新型柴電動力潛艦,噸數為一千五百噸,連同目前兩艘荷蘭製的「海龍級」潛艦,讓軍方可維持八艘潛艦以上的水下兵力;民進黨是以在二○二五年以前,完成第一艘新構型潛艦下水為目標,經費暫估為四千億元。
潛艦經費估四千億 恐需追加千億
但官員認為,四千億元只是民進黨的概估,由於潛艦的變數相當多,加上潛艦國造必須自行負擔研發及建造成本,實際金額屆時可能大幅膨脹,約有一千億元成長空間,整個期程也會拉長到二十年之久。
官員透露,我國擁有「海龍級潛艦」幾近完整的設計藍圖,若能在此基礎上進行修改調整更新,將是最有可能實現潛艦國造的方案。
官員指出,軍方現正以五百噸級的沱江級軍艦為基礎,分別就放大為二千噸或是二千五百噸的巡防艦進行評估,希望能以此取代成功級軍艦與拉法葉級軍艦,尚待新政府上任後定案。軍方內部估算,此計畫約需投入上千億元經費。
官員說,海軍目前是以四艘紀德級軍艦為艦隊主力,軍方未來可能會啟動過去胎死腹中的「小神盾艦」計畫,建造四艘性能比照美軍神盾級軍艦、六千噸級的新型軍艦,以取代紀德艦。軍方曾評估,經費約一千四百億至一千六百億元。

20年後約2038年 兩岸經濟實力差距再次被拉大 中國整體GDP應該至少40倍台灣 我們以2028年的時間點抓30倍就好也就是中國約可編列8000億美元來造艦(台幣兌換美元維持1:30) 評估可造以下艦船(兩岸在各不影響經濟的情況下可承受的造艦開銷並以對等比例經濟規模來投資建設海軍且雙方都把軍費提高到3%的GDP佔比)
(1)隱身版核動力全電推航母10萬噸級別 每艘100億美元造10艘共1000億美元 航母飛機每艘100架(包含J20彈射版+預警機+直升機等)*10共1000架 每架約1億美元來算共1000億美元 武器飛彈每艘以20億美元來算20*10共200億美元 所以1000+1000+200共花費2200億美元
(2)055陸版神盾艦造50艘 船身每艘10億美元造價加上武器飛彈約15億美元 50*15=750億美元
(3)隱身版全能艦(陸版DDG-1000) 造50艘每艘30億美元(包含武器飛彈) 50*30共1500億美元
(4)095核潛艦 每艘30億美元(包含武器飛彈)造50艘 30*50共1500億美元
(5)096戰略核潛艦 每艘80億美元(包含武器飛彈)造12艘 80*12共960億美元
(6)傳統潛艦元級改良型每艘5億美元(包含武器飛彈)造100艘 100*5共500億美元
(7)大型反潛巡邏機造300架 每架1.5億美元(包含武器飛彈) 300*1.5共450億美元
以上共7860億錢還有剩140億美元 如果給老共把這支艦隊造出來 世界第二海軍就穩固了 對抗美國太平洋艦隊也有一定的優勢(美國兩洋海軍兵力分散中國海軍集中在亞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