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15發動機的現狀

轉述大神文章……



看到有人在群裡發WS-15的消息,基本上,什麽爆炸、拖延之類的消息,我建議大家無視!至於甚至還有人說,研制過程中,因軍方變更需求,而導致部分部件需要推倒重來……這就更是完全不懂航空發動機的研制過程!

WS-15目前的進展,據我所知,很順利,距離最後裝機其實也就是幾年的時間。這裡,我可以澄清幾個關於WS-15的消息:

1、WS-15是仿制前蘇聯為Yak-141的發動機~~錯!WS-15最早確實是以購買前蘇聯圖曼斯基設計局的R79項目的部分圖紙及資料開始的,但R79實際上本身就是壹款未完成的作品,雖然也經過了大量試驗也獲取了很多數據,但實際上在關鍵的材料技術、控制技術等方面,幾乎沒有什麽進展,僅僅是完成了初期的基本構形研制!也就是說,WS-15除了3-6-1-1(既:3級風扇+6級高壓壓氣機+單級高壓渦輪+單級低壓渦輪)的基本構型與R79壹致以外,其它與R79沒有什麽關系;

2、WS-15研制過程充滿了失敗與挫折~~錯!WS-15是真正在中國走完了研制全過程的第壹款渦扇發動機,可以說從最初的圖紙設計階段開始,到攻克大量的材料制造與部件工藝技術難題,再到核心機、樣機、原型機的三階段研制進程,以及完全自研的FADEC(雙余度全權限數字電子控制系統控制),這些工作全部是在國內完成的,這就需要較長的研制周期,有興趣的可以去查查當年老美搞第壹款渦扇發動機F100,看看用了多長時間;

3、WS-15還將安裝到殲20上試飛很長時間,才能真正過關~~錯!在中國的戰鬥機研制歷史上,確實存在大量的新發動機安裝到新型戰鬥機上試飛很久,才能大量生產批量服役的例子。但事實告訴我們,這樣的研制過程是錯誤的,往往本意是提前裝機試飛,邊飛邊改,節約時間,但其實是越飛問題越多,越飛信心越不足……而WS-15正是吸取了以往的這些經驗,在正式裝機之前,完整的進行了各種風洞試驗、試車台長航時試驗、以及高空試車台試驗(既掛載到大型運輸機的翼下進行試飛)等過程,壹步壹步來,好飯不怕晚!另壹方面,殲20昂貴的造價和更昂貴的飛行維護費用,也使得原來那種邊試車邊改進的方式無法進行了,因為隱形飛機的飛行費用實在是太高了,像這樣進行動力試飛,不僅飛機要承擔風險,產生的無效成本也會使發動機本身的研制經費快速消耗掉,這是極不明智的。所以等能看到WS-15裝上殲20的時候,就是這款發動機成熟的時候!
2018-09-08 23:06 發佈
ws15仿制R79的傳聞確實是假的,因為R79不過是跟F35B上的F135類似的發動機,向量噴嘴並不用於機動,只能用於垂直起降,另外R79涵道比太大,不適合超音速巡航,三是R79的推力雖然有15噸以上,但推重比只有5.6左右,只能算得上是二代發動機,所以ws15壓根跟R79就沒什麽關系,百度百科上面是錯的,都是以訛傳訛,只有引進過R79發動機這件事是真的,另外試飛壹般是用新機配舊發,或是新發配舊機,如果同時用新機配新發容易出問題不說,還難查找出到底是新機的問題還是新發的問題,所以ws15應該不會首先裝上殲20試飛,應該會先在其他平台上試飛,殲20用AL31或是太行發動機驗證成熟之後,而ws15也在其他平台上驗證好之後,才可能裝上殲20試飛以達到完整狀態,其實美俄也是這樣的,不會用新機配新發,F22當初是如此,俄羅斯蘇57也是如此,即使產品30開發出來裝上蘇57試飛,也只是壹邊產品30,壹邊117s發動機試飛來驗證
那個爆炸的新聞也是香港媒體傳出來的,還說是什麽內部消息,就是瞎扯,ws15確實遇到過問題,不過不是爆炸,而是振動的問題,F119曾經也遇到過,好在如今這個問題已經解決,網上還有專門的八股
ws15目前推重比9以上,總推力16噸以上,性能很穩定,另外大佬似乎暗示這台殲10B上的發動機其實就是ws15,而不是太行的向量版,我之前也好奇,幹嘛搞這麼多型號,突然又冒出一個太行的向量版,老共有這麼多多餘的經費搞這麼多型號嗎?所以現在似乎證實這台可能就是ws15發動機,並非什麼太行的向量版,再加上工科之前說的15片收斂片就是ws15,剛好也吻合,也就是說只要在殲10B上試飛成熟驗證之後就會裝備殲20,然後完成飛火推的一體化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