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導海軍新一代巡防艦原型艦將編列245億元,自2019年起分8個年度編列。
以這個金額來看似乎不夠包含四面完整的相位陣列雷達,極可能只有一個100-120公里的單面相位陣列雷達,配上一個SPS-49,應該會裝備至少48-64枚海天劍II型飛彈,形成小區域防空系統;不過海軍的最低底線,就是抗飽和攻擊的防空作戰系統,可能是小訊聯系統(就是完整訊聯系統的縮小版),問題在CPU機櫃數量是否有足夠的空間安裝,而且也非常貴,相信海軍一定放棄了不少性能要求,尋求一個妥協點。
Henry_S wrote:
據媒體報導海軍新一代...(恕刪)
找到的資料,應該就是區域防空而已,神盾艦是等紀德艦,應為15艘不可能做太貴,沒錢,空船就245億
台灣需要這樣的海上計程車
海軍:新造巡防艦不是「小神盾」 更下一代再說
2018-05-14 10:06聯合報
海軍先前披露的新一代巡防艦外型,清楚可看到有俗稱「小神盾」的相位陣列雷達。記者程嘉文/翻攝
海軍規劃建造新一代飛彈巡防艦,不過近日媒體報導,如果新巡防艦要裝置中科院研發、包括相位陣列雷達的「迅聯」戰鬥系統,號稱性能可與美軍「神盾」系統媲美,原本預計的4500噸排水量就嫌不足,估計要增到6200噸,才能避免超重的問題。因此海軍打算「減裝」,放棄讓新巡防艦成為「小神盾」,不在其上安裝迅聯系統。
今天在立院外交國防委員會,海軍參謀長李宗孝答覆立委蔡適應質詢時說,大家對所謂「神盾」的定義不同,新巡防艦的定位就是4500噸級的「一般」巡防艦。未來等到迅聯系統成熟之後,會再提一個新案子。
立委黃偉哲表示,我方規劃建造下一代巡防艦,不應該只以濟陽級、成功級的性能為標準。中科院副院長馬萬鈞回答,新巡防艦性能會比現役巡防艦強很多,但到底裝不裝相位陣列雷達,不便公開透露。
newshunshan wrote:
找到的資料,應該就是區域防空而已,神盾艦是等紀德艦,應為15艘不可能做太貴,沒錢,空船就245億...(恕刪)
空船就不可能245億,64枚海天劍II才19億,那個一面盾如果只有100公里就很便宜,反而貴在那個小訊聯。
另外中科院副院長馬萬鈞回答,新巡防艦性能會比現役巡防艦強很多,但到底裝不裝相位陣列雷達,不便公開透露。
這句話很有意思,因為像SPS-49這一類的雷達無法達成抗飽和攻擊能力,而這是海軍的底線。如果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要配上一個短距離的3D雷達,必須是3D雷達才來的及反應,如果不是相位陣列雷達,怎麼可能?
如果是AN/SPQ-9B X波段對空/對海追蹤雷達,距離只有37公里,又太短了,SPS-48E又比訊聯更重更大,更不可能,最有可能還是鋒眼的放大版本。
這個副院長會這麼說,我認為最大的問題可能會是艦體放大到5200噸以後,兩個LM-2500主機無法開到30節,可能只剩下25-27節,海軍受不了這個太慢的船速,而不到5000噸,那個抗飽和攻擊能力小訊聯重量與體積都太大塞不進4500噸的船身中。如果再加入幾個柴油主機,海軍對這種燃氣加柴油的共用齒輪箱沒有信心,因為在錦江艦上吃過這種虧。所以很多事都卡住了。另一個方式就是全柴油主機,但是需要更大的艦身。
整體看起來,這艘艦如果堅持用4500噸艦身,不是不行做,只是必須放棄掉抗飽和攻擊能力! 我是海軍,我會放棄30節高速,雖然只有27節,但是抗飽和攻擊能力是必要的,直接做6200噸比較有意義。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