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還是會有民眾對軍隊不放心,至少有人認為中國軍隊的軍費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這不,筆者的朋友前幾天傳來這麼一個段子:
美軍10餘艘大型核航母,吊打全世界的無敵艦隊,60-70艘核潛艇,幾百架牛逼五代機,數十架隱形轟炸機,比黃金還貴的F22也搞了快200架,還有新型垂直起飛的飛機,牛逼雷達,牛逼預警機,1XXX馬力用燃氣輪機做發動機的敗家坦克。旋翼飛機,各種直升機,幾百枚洲際導彈,數千枚核武,無數間諜衛星,全世界ñ多軍事基地。海量的大型運輸機保證全球投送,各種無人機,各種大小雷達監控俄羅斯,全球各種情報機構,每屆總統上台幾乎都海外開戰或搞轟炸,每年各種全球軍演,所有軍人的各種福利,保險,退休金......一切的一切,只花了4倍的錢就做到了?好神奇中國的軍費都幹什麼了。
我能理解他們希望中國強大的初衷,不過我只能說,他們被這些簡單的數字忽悠了。這話的意思,即使不明示,大家也看得出。筆者關心軍情動態十多年,還是第一回知道原來中美兩國之間的差距是可以用“只”來形容的。美國人的軍力強大,靠的當然不是“4倍中國的軍費“。
不靠這靠啥答案很簡單:十倍甚至更多倍的軍費!
以下蒐集了1950年至今中美兩國的軍費開支,並按照當年的美元兌人民幣匯率重新核算後製成下表。紅色部分為中國軍隊歷年軍費開支之和,藍線以下(包括紅色部分)則為美國軍隊歷年軍費開支之和。差距多大似乎已經不言自明。
從圖上看,2000年前中國的軍費雖然保持增長,但長期處於100億美元以下,美軍同時期的軍費則從137億攀升到2700多億。2000年後,中國軍隊的軍費雖然高速增長,但同時期美軍的增長速度更快。直到美軍從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出,海外作戰經費減少後,中美兩國軍費的差距才真正出現了統計學意義上的縮小。
強行用中國剛剛勉強增長到1700億美元僅一年的軍費,去和美國連續30多年保持在1700億美元以上的軍費存量比較的天真程度,大概就和剛工作兩年的青年抱怨“我父親的年薪只是我的4倍,為什麼他有車有房有田有錢而我就要精打細算勤儉節約?“一樣。
武器裝備不是一年就能完成採購的,那些現役裝備使用的是多年以前的軍費,這就是軍費用於採購裝備後留下的存量。中國65年來的軍費之和折合美元約為13179億美元,美軍的軍費之和為155294億美元,為中國的11.78倍。當然,這些軍費存量中,不少已經隨著裝備退役無法計數了,但考慮到現代武器漫長的生產服役週期,美國軍隊的武器裝備存量依然十分巨大。諸如美國海軍現役的10艘航母,第一艘的開工時間在1968年年,也就是說1967年年甚至更早以前的軍費中就有為其撥付的部分至今依然在美軍的存量之中。同樣,冷戰末期美國生產的先進戰機,戰艦,潛艇,坦克也至今被作為美軍的存量用到這一統計中。
且不論年薪只有1/4,就算我的年薪比我父親還多,我也不可能在第二年就比我爹看起來生活優越。
現代軍隊中,儘管人員依然佔據著關鍵地位,但軍隊形態已經明顯地從人力密集開始向技術,資本密集轉變。幾乎所有的先進裝備都需要多年時間研製生產,追趕的腳步也就因此顯得漫長。別說只差4倍,即使給中國軍隊一樣的資金,美軍的裝備則“暫停”在今年的規模停滯不前,中國也需要差不多10年才能擁有比美軍多的先進主戰坦克,裝備同美軍一樣多的戰機則至少要15年,生產和美軍一樣多的導彈驅逐艦和巡洋艦需要20年以上,裝備10餘艘大型航空母艦(哪怕在質量上不如美軍,就純粹量產遼寧艦)起碼要30年......
建立一支強大軍隊需要的不僅僅是錢,但首先,你得有錢。
中國發展軍力,不是為了追求和美國一樣的世界警察地位只為保護中華民族不被外敵侵犯與欺凌,且要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須擁有高效強大的軍力,畢竟中國近代史被列強侵略的太慘了,在這一點上,我希望那些批評中國軍費過高者能夠理解,畢竟中國的興衰與否事關全球華人的地位與尊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