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中興通訊不堪一擊中國解放軍也是


美國之前宣布禁止出售晶片給中國電信公司中興通訊,竟讓中興通訊瀕臨破產倒閉,也讓中國社會掀起一股反省風潮。認為中國實際上並沒有中國媒體所宣傳的那麼強大,在很多領域仍然落後先進國家太多,特別是晶片這種今日科技產業的基礎,中國竟付之闕如,高階晶片幾乎全部仰賴進口,雖然中國政府之前也投注了許多資金,想要建立自己的晶片設計與生產能力,但卻苦無多大成果。在此同時,中國軍方高層於日前又公開坦承,中國所仿製生產的殲-15艦載機問題很多,失事頻傳,因此可能不會大規模生產,而會改以發展FC-31的艦載機版,或是改良型的殲-15B來取代。

許多人開始質疑中國解放軍是不是另一個中興通訊。
2018-08-18 17:35 發佈

catherin wrote:
美國之前宣布禁止出...(恕刪)







聽說公務員年金被砍了很多

不知道你的店面和住宅一開戰被炸了以後

能不能申請國賠

catherin wrote:
美國之前宣布禁止出...(恕刪)


在電信行業,中興從來是看不到華為的車尾燈,華為任正非反而在軍隊很多年,
後來才創辦華為,麒麟系列的CPU根本無所謂高通禁不禁,就算TSMC不能投片,
能代工的晶圓廠多了,Android就算禁了,替代的OS也準備好了,

從武器推估,解放軍海空武力還不能和美軍對抗,不過美軍只能做航母秀,
真正打起來的戰耗是美軍無法承受的,俄羅斯和解放軍早就有針對美軍的戰術對策了,
就是隱形戰機,在近海透過地面雷達陣列和演算法,也不是真的隱形,
F-22/35只是雷達反射面積小,對付小國一定是來去無蹤,幾個軍武大國早就有方法處理了.
遠洋作戰共軍一定會輸,在中國近海美軍討不到好處,航母戰鬥群再強大,
陸地的後勤才是源源不絕,而且威權體制動員能力更強.

樓主講解放軍不能打,是相對美軍還是國軍??美軍一定是不敢打,
國軍跟解放軍打什麼??國軍數饅頭部隊要怎麼打??
沒終身俸18%誰跟你拼命??樓主不去從軍太可惜,人才呀.

catherin wrote:
美國之前宣布禁止出...(恕刪)


說中國解放軍不堪一擊 此言真是過了 毫無意義

erwin_cat wrote:
在電信行業,中興從...(恕刪)


看得到誰車尾燈重要嗎?

現實擺出來 你有本事就舉國不要用美國晶片 不靠外國製程(TSMC)..
不然 人家要斷你技術何難之有?

華為技術很好沒話說 那就走出中國 跟其他廠商對幹..
看你華為有多少海外市場 不是很會做處理器嗎?
那就提供全中國廠商用啊! 何必用高通 聯發科的爛貨呢?
(有本事也不要下單給TSMC 中芯不會自己做?)

回到軍事...
美國的強項"只"有隱形科技? 那只是比較成熟而已
因為人家發展夠久了...
但中俄這等後起之秀說想追就追 憑什麼? 出得了大門..
給外國看看你們隱身效果如何? 敢不敢?

中國的J-20目前敢拿到國外給人家驗證你的實力嗎?
你夠資格笑美國F-22/35? 憑什麼? 憑一張嘴?

若隱身能力都差人一截 說什麼反隱身能力就多強..
這不是在說笑話?
一個連核心處理器都得依賴外國的國家 說自己電戰科技有多強..
見鬼了是嗎?

美國從二戰以後 空戰一直保持的強項..
是組織作戰能力 結合其相對其他強權較高的科技
讓任何國家空軍 都不敢正面與其交手...
大規模空戰 美國基本上是不敗的..

不交手 也不會有任何經驗 只能躲在家裡"兵推"...
像中國網民一樣 連最基本的軍務及戰術都不知..
就認為武器只要一按 對手就直接被命中打垮一樣...

YC_Jiang wrote:
看得到誰車尾燈重要...(恕刪)


ARM的處理器誰都會做的,投片未必要在TSMC,
ARM是英國核心供應商,就是不要用ARM核心,設計核心也不會很難,
消費市場主要問題在硬體架構和軟體系統相容性問題,ARM的市占大,指令相容性高,
設計處理器並不會很難,台灣也能做,大陸也行,全球規格的制定者主要還是美國廠商,
只是一般消費級處理器,重新設計處理器,在消費市場會有OS/APP相容性問題.

商業往來是互利的局面,中國有本事全用自己的CPU,美國廠商有本事丟掉全中國市場??
手機用處理器主要問題還在電信專利問題,2/3/4G主要專利不在中國,5G才相對有話語權,

講消費市場半點用都沒有,軍事用途全封閉的IC處理器,誰想做都可以,
封閉系統就沒必要考慮OS和APP相容性的問題,也不一定要用到14nm制程,28nm以上好用的很,
這些消費級的處理器,在強干擾或嚴苛環境的表現通常很爛,用高通/三星/MTK基本都要掛點,
開IC不是什麼高深的東西,只要做出來賣的掉,竹科一堆小公司設計IC,有的賣的不錯,有的也慘,
不要只會看新聞,很多技術的東西,多數人根本不懂,美國有領先的技術,世界不是只有美國,
最新的高速運算超級電腦也未必要拿INTEL來用,神威.太湖之光這種系統台灣能做嗎??
神威系統在超級運算當世界第一好幾年,最近美國發表SUMMIT系統才又重回第一寶座,
超級電腦的OS系統複雜度比消費級的高太多了,運算的AP層也要自己發展,別以為中國沒人才,
科技的發展各有千秋,不要以為美國才有科技人才,如果美國把印度人,華人工程師都趕走,
美國的科技業也會重創.

近幾十年來,美國只能去弄那些小國,當年跟蘇聯只能冷戰,真要衝突成本太高,
只能去搞古巴,中東,北非等小國,中俄這種規模最多只能冷戰,經濟制裁,不可能真打起來,
最多演個航母秀,在公海開開,有本事開進中國12海哩,這就是宣戰行為,
有些事誰都沒本事,吹牛放新聞打TWITTER只是沒用的嘴砲.
解放軍能不能打,真的不用操心,美軍100%不會來幫台灣,要考慮的是國軍耐不耐打.
巴子孤陋寡聞,中國軍用芯片持續幾十年高投入,已經完全自主,並且大量出口,比如俄羅斯,沒有中國的宇航芯片連衛星都無法生產

軍用跟民用不同,軍用追求的是極端操作的可靠性。

catherin wrote:
美國之前宣布禁止出售...(恕刪)

sutuberder wrote:
俄羅斯,沒有中國的宇航芯片連衛星都無法生產


蘇聯在打衛星時,中國在大煉鋼

看中國解放軍是不是不堪一擊,方法很簡單



從武器出口,就知道中國賣的武器,不是鬧笑話,最後就是被退貨

過程就像中國人一樣,一開始喜歡吹牛

最後,用送的,連非洲黑人都不敢用


和民用電子元器件市場靠進口不同,我國軍用電子元器件由於一直受到美國禁運,國家投入得早,基本上在1999炸館事件之後就開始大規模投入,堅持了將近20年的高強度投入,最近這些年終於開花結果,大部分的軍用電子元器件都有突破,到今天自給率已經接近80%。

首先我們應該明確,軍用電子元器件和民用產品的要求有所不同。民用產品一定把性能,功耗,成本都放在高優先級考慮,而軍用電子元器件則是把可靠性,環境適應性,抗各種輻射干擾等放在最高優先級考慮。

難道軍用CPU不追求性能嗎?答案是不像民用產品那麼追求。比如,Windows10,你打開菜單,可以看出菜單是用一種漸進式的動作彈出的,所有人機界面都有一種三維視覺效果,陰影,半透明,淡入淡出,這些花里胡哨的效果都需要CPU和GPU在後台拼命計算。而軍用電子產品的界面以簡潔明了為第一要求,可以看看F22戰鬥機的座艙顯示器,都是以簡單的線條為主,對CPU的速度要求沒那麼高。事實上,F22戰鬥機的寶石柱航電系統,採用的是486CPU,而當今世界最先進的F35寶石台航電系統,採用的是英特爾早期酷睿處理器,65納米製程工藝的。

按照工作環境溫度範圍和抗輻射能力從低到高排列,電子元器件的等級基本可以劃分出四等:民用級,工業級,軍用級,航天級。民用級電子元器件基本只能工作於室溫下,抗輻射抗干擾能力很低。工業級可工作於戶外和工業車間環境,工作溫度範圍更廣,有一定抗干擾能力。軍用級則可在更嚴酷的環境下工作。航天級是頂點,可在宇宙空間中工作,有太陽直射時能達到零上二百多度,處於陰影之中是零下一二百度,還有各種輻射包括X光,阿爾法粒子,電磁波等等的強輻射,民用電子元器件一上去就完蛋。

軍用IC通常用不著最先進的製程工藝,有些功率器件還特別需要更大的線寬來承載大電流。要知道美國軍用電子元器件的兩大楚翹,TI和 ADI,都沒有英特爾台積電和三星那種頂級製程工藝的工廠。砷化鎵,氮化鎵微波功率器件,MEMS微波器件,使用的製程工藝線寬更大,通常是幾十微米級。

軍用IC的使用的材料,製造工藝和封裝工藝都和民品不太相同,都是為了達到嚴酷的工作環境和可靠性要求。

我國軍用電子元器件的生產企業以國家隊為主,國內軍用IC企業建設了多條6英寸和8英寸晶圓生產線。

有些人對這些國營研究所的印像還停留在幾十年前,大概就是一座七十年代建的大破樓,裡面人浮於事,一張報紙一杯茶混一天。這種印像已經徹底過時了。

這裡列幾個這些研究所和工廠的成就:

AVIC洛陽158廠也叫中航光電,他們的各種工業級接插件和連接器產品,2017年向芬蘭諾基亞供貨1.5億元人民幣,向瑞典愛立信供貨9000萬元人民幣。另外向歐洲ABB,西門子集團也大量供貨。

不要瞧不起接插件和連接器,有些技術含量非常高,158廠有的高級連接器,可以同時連接電線,光纖,同軸電纜,和液冷管道,並且連接器可以旋轉,裡面的線路不受影響! (用在旋轉的雷達上)

下面的圖片是精華:都是導彈用,飛機用,超級計算機用的高級光連接器,價格在數千元至上萬元人民幣一根,高價格高利潤。 (光纖連接器產品是中航光電與海信合資生產的)

CETC中國電科13所的產品更廣。軍迷們掛在嘴上的AESA相控陣雷達的MMIC TR組件,砷化鎵,氮化鎵功率器件,這些都早已量產。當然不能說白菜化,因為成本和美國比並無多大優勢。 MMIC是單片微波集成電路的縮寫,用在雷達和軍用通訊器材上比較多,而民用通訊也用得上,這是13所很看重的領域。他們的射頻元器件已經在向中興華為供貨了,主要用在基站上。這類元器件也是高價格高利潤的。除了通訊基站意外,未來無人駕駛汽車用的毫米波雷達上也用得到。

CETC中國電科55所的產品線70%和13所重疊,他們更重視民用產品研發。附件有個照片是我自己在展會上拍的,是55所出的8*8單元相控陣天線,是為未來5G基站準備的,目前大唐在測試。這個產品目前功耗還比較大,未來一兩年將優化到微型基站可用的地步。未來的5G通訊系統將全部採用智能天線波束合成技術,目前我們看到的諾基亞,愛立信,中興和華為展示的5G天線,還全都是分立器件,體積有熱水器那麼大。而55所的這個產品只有一盒撲克牌那麼大,這才是未來。





今年初法國總統馬克龍訪華,帶來法國軍工企業泰勒斯Thales集團的質量總監,給航天772所(也叫北京微電子研究所,縮寫BMTI)頒發了質量證書,這標誌著772所進入了Thales的供應鏈。據Thales質量總監說,在考察772所之前,他們以為中國的航天級電子元器件非常落後,考察完之後認為,772所的水平和美國最先進水平只有1到2年的差距。而俄羅斯這幾年一直採購中國造的軍用電子元器件。 2017年772所向俄羅斯出口了X千萬美元的航天級電子元器件。現在可以說,沒有中國造的電子元器件,俄羅斯連衛星都造不出來。

電科11所今年初開發成功了2.7K*2.7K的紅外焦平面探測器,而美國目前最高水平是雷聲公司的4K*4K分辨率紅外焦平面探測器。我們的差距並不遠。

我國計算機用的CPU產業也有所發展,目前看,這些產品在商業上不太成功,但可以用在軍用和政府IT系統中,完全自主化,解決了國家安全問題。從龍芯(MIPS架構),海光和兆芯(X86架構,從AMD和VIA取得授權),申威(購買DEC alpha架構),再加上一些交換芯片,arm架構的處理器,中國基本上能實現整個計算機和網絡設備的全自主。

下圖是電科15所下屬太極計算機公司提供的全自主軟硬件平台。有人會說,這些平台的操作系統都是用開源Linux改的,數據庫基本是基於開源SQL改的,我們只做了寫應用層的軟件比如WPS,還不如微軟OFFICE好用。但是你想想,世界上能提供這樣的全自主平台的國家有幾個?除了美國,只有中國了吧?你可以說,日本德國這樣的國家也有能力搞,只不過一方面他們戰略上沒有壓力一方面商業上不合算,所以他們沒搞。這可能是事實,但是我們做到了,就是了不起的。據我所知,俄羅斯對我們這套自主平台可是羨慕不已呢,已經有些談判,打算購買了。



總體來說,中國軍用電子元器件國產化率比較高,但還有20%左右需要進口,其中大部分通過特殊渠道是比較容易買得到的。但的確有些高端的產品難以買到,主要集中在高端DSP,高端AD/DA變換器等領域。這些高端的產品一般是按訂單生產,市場上沒有存貨。

比如雷聲公司要造一批雷達,向TI公司訂購1000片DSP,TI公司會單獨開動生產線生產,從交貨到雷聲公司入庫,都有美國安全部門監控。除非雷聲公司有內鬼往外賣,否則市場上根本就買不到。對於這些產品,我相信在我國軍工企業的努力下,一定能實現國產化。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