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中,有照片曝光了9架殲20同時出現在某基地,這很有可能是殲-20服役至今曝光最大數量單次集結。并且在此次“紅劍-2018”的整體對抗當中,我們看到了殲-20很可能大批量的投入對戰,雖然暫時只有9架。但是足以組成一個隱身戰斗機戰隊,輪戰,齊射,突擊等,從來沒有見過的隱身戰斗機對抗任務來完成。并且這次大批量的殲-20可以和殲-10C、殲-16戰斗機組成亞洲最強打擊、格斗力量,挨個輪戰中國所有三代機,這比我們說的朱日和“藍軍旅”還氣派!特別是從裝備領域來看,殲-20已經是亞洲地區最大的隱身戰斗機集群。
而這次演練科目很可能是大批量殲-20集群主動,利用自身高度信息化感知系統和隱身優勢奪取局部制空權,壓制敵在于地面,或者起飛就殲滅。然后殲-16和殲-10C全面對地面目標進行遠距離打擊,進行第二、三次轟炸。這個是為了驗證中國從來沒有過新時代,或者是隱身、五代機時代新的打法。而猜想的科目主要是為了驗證中國現有的各型戰機的優勢進行互補,讓每個型號的戰斗機優勢發揮最大,令殲-20隱身戰斗機在數量不足情況下完成最大化的戰力發揮。
同時殲-20隱身戰斗機在第一波次打擊之后,可以不用立刻就離開戰場,可以在后方進行對第三代戰斗機進行指揮功能,提高自己高度信息化特點。殲-20可以同時擔任殲-10、殲-16戰斗機的“眼睛”。充分利用自身高度信息化集成的偵察、情報收集和監控平臺租用,利用自己完全隱身和具備戰斗機能力,只要發現敵方空中、地面有目標活動,與后邊殲-16、殲-10交換信息,指揮其后邊機群及時壓制,殲-10C和殲-16可以通過精確制導彈藥對其進行壓制。這個時候殲-20執行不單單“踹門”這么簡單,更多是空中指揮平臺。
通過自身強大的空中指揮前線優勢,可以通過先進的機載設備為其他戰斗機形成體系作戰能力發揮關鍵作用。這也是因為有新殲-20這樣跨時代裝備,才會有這樣的戰術戰法,隱身戰斗機通過先進的設計理念,帶來了較強的作戰理論,未來如何將這些新裝備發揮應用的能力,并且發揮極致是殲-20戰斗機訓練重點。殲-20、殲-16、和殲-10C戰斗機對于中國空軍是三種全新的戰斗機,殲-16是重型多用途戰斗機,理論上適合配合殲-20戰斗機進行“大掃蕩”,其實殲-10C單機掛載能力也不差,特別是精確制導炸彈時代的到來,殲-10C很多發揮作用不會比殲-16多用途戰斗機小太多,特別是前線支援轟炸,殲-10C戰斗機雖然依靠本機內油,油量可能小,這導致航程可能小很多。
但我們要看到殲-16雖然內油多了,但是殲-16多用途戰斗機是無法攜帶副油箱的,這也是所有蘇霍伊系戰機留下的特點,比如蘇-27、殲-11、蘇-30戰斗機都是無法攜帶副油箱的。而殲-16也繼承了這個特點,殲-10C依靠攜帶副油箱數量增大,暫時彌補了航程問題。而殲-10C機動能力超強,可以發揮短小精干的特點,并且產量十分充足,這一點上配合殲-20,很好的取長補短,達到“踹門”+“全面壓制”=奪取制空權。
殲-20領導三代機、二代機實現了最佳組合,殲-20未來作戰中肯定會利用隱身優勢。先利用隱身機群優勢,第一輪就徹底打癱敵方所有主要目標。這也是當今空戰模式,不和你一對一較量,不給你反應時間,第一輪就打癱你,怎么打癱?利用五代機數量、質量優勢,掌握空域時間、方向等要素,贏得制空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