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F9-1日本特別強調的就是HYPERSLIM 就是特別小,中國的軍事專家卻能顛倒黑白變成特別粗長
實在不能不佩服這些中國專家
日本也特別強調這是原形機,中國專家特別把他貶成概念机,有一大堆外加電線是很正常的,不然怎麼測試???

中國專家不造假貶低日本,怎麼表現出
厲害了我的國
席皇上的偉大??



================================================
得到的这个结果,那么确实,接近F119水平。有人指出,该发动机的出现意味着日本航空发动机研发力量达到甚至超出我国的水平。
但实际上呢?军事专家只说了五个字:“仍然个概念机“,距离中国有十年差距。在军事专家看来,这不过又是和心神一样的一个美好的计划而已,要想真正成为现实,还有很长路要走。看日本公布的发动机的外观,以及日本给出的数字,发现一个有趣的地方:这个发动机很长。他在没有尾喷口的情况下,最大的长度已经到了4.8米,加上尾喷口,起码可以超过5.4米,这已经比世界上大多数大推力军用发动机要长,即便是俄罗斯的AL31F发动机,长度也就4.9米。
日本公布的XF9-1发动机,除了核心机,就是环绕发动机凌乱的线路,以及没有尾喷口的外观,距离真正的完整航发还有很大的差距。
除了长,他的进气口直径也特别大,从进气口直径看,世界主要大推力军用航空发动机的进气口直径多为900毫米左右,但是日本这款发动机已经达到了1米的进气口直径,这样的直径必然带来内涵道的进气流量的激增,而较小的涵道比则体现出该发动机偏向于制造较大的推力,并没有考虑扩大涵道比,以增加外涵道空气流量,使发动机省油这一必要的措施,而这一措施的采用才是发动机能否真正从实验室走向军用的一个表现,而日本抛开这一点,只谈他的推力大,这可以说是没有价值的,也证明他是个概念机,而非实用机。
XF9-1还不如我国发动机。在没有数字化控制系统、飞控系统、尾喷口、线路管路和外壳的情况下,该发动机的重量大大减少,而且推力损失不大,涵道比非常小,就是为了在实验室里堆出一个好看的数据用的,XF9-1发动机如果加上各种附加部件,在重量长度都大增,在涵道比扩大和增加尾喷口后推力下降,究竟还能存在多少推力和推重比?怕是连十吨左右都难了,毕竟就连那个1800摄氏度的极限温度也是实验室里不考虑发动机涡轮盘寿命得到的。
从日本的研发进度上看,目前核心机实验完成,开始发动机整机设计,这只相当于我国涡扇15发动机在2008年的进度,因为在2009年,国产涡扇15峨眉发动机的原型机完成了FRET鉴定(飞行前鉴定试验阶段)。日本计划2019年对完整XF9-1发动机进行试车,原因是目前在札幌的高空试验只是70kg/s中小流量,试验能力不足,无法对XF9-1这类大推发动机进行整机试验,而新的大流量试验台的预算在2018年才批准。
很明显,日本这款第五代大推力航空发动机目前距离真正的“飞机发动机”还有很长距离,他还只是一个概念性的设备,一个能产生推力的地面涡扇设备,类似于比较先进的火力发电站的涡轮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