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震撼世界的苏联西方81军事演习

曾经震撼世界的苏联西方81军事演习,光这场演习,苏联军方就投入了50多万人的兵力,几万台坦克装甲!
2018-06-23 20:53 發佈
这次军事演习是苏联的一次秀肌肉,苏联总书记勃列日涅夫表示欢迎北约军事人员参观,这是苏联军队鼎盛时期的一次真实写照。这场军演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军事演习。
西方-81(俄语:Запад-81)是由苏联举行的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军事演习,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假想敌。1981年9月4日,在波罗的海沿岸,这场规模空前的大演习正式拉开了序幕。苏军出动了十个以上的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和近卫坦克军,在前线航空兵 远程航空兵以及国土防空军的伴随下,进行了大纵深装甲合成突击战术的演练。苏军首次出动由新式T80和T72组成的坦克军对假想敌进行装甲冲击,辅以集团军属地地火箭营进行精确战术打击,掩护后继的摩托化步兵继续前进,演习中大量出现空降强击旅,OMG集群等多种苏军新式战役建制,同时波罗的海舰队还出动了基辅号重型载机巡洋舰掩护海军步兵重装突击上陆。苏军在演习中也大量进行复杂条件下大规模诸兵种快速推进训练,总兵力超过五十万人。
  和所有的演习一样,“西方-81”演习也分为红蓝双方,红方为进攻方,蓝方为防御方。演习部队包括机械化步兵,装甲兵,炮兵,舟桥部队,防化部队,地地短程战术导弹部队,中远程战略导弹部队,空降兵,海军陆战队,海军舰艇部队,空军前线航空兵部队……几乎所有的军兵种都参加到了这次规模空前的演习当中。在为期8天的军演中,苏军主要演练了导弹远程精确打击,装甲集群突击,空降兵的伞降和机降,海军陆战队的人员/重装备突击上陆等科目。在演习中,仅仅坦克就动用了上万辆,比当时中国一个国家全部的坦克数量还要多。而且苏联军方要求“要最大限度的接近实战”,不但动用的是真刀真枪,导调部甚至连演习的结果想定这一环也省略了,而是命令双方根据战场形势临时判断进行决策,打到分出胜负为止。一时间,场面之宏大壮观,让人叹为观止。

该演习的目的是为了炫耀苏联强大的武力。北约国家智库认为,苏联除了炫耀武力,还威慑了波兰内的改革派。波兰人民共和国在70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革失败,使国家进入内乱的状态。苏军在格但斯克附近进行两栖登陆演习,是为了告诫波兰人在必要时刻苏联会动用武力来维护社会主义政权。然而实际目的是震慑西方!
西方八一军事演习是苏军在其实力到达鼎盛期间的一次演练,也是苏军在人类机械化战役理论到达老练期间的一次演练,西方八一军事演习是苏军几十年战略战术思维的一次悉数查验。这场演习望文生义是对于西方进行的。从参演部队的规划来看,也是苏军史上最大的军事演习之一。苏军总参谋部和苏共中央对这场演习予以了高度注重,并请求各军兵种和各大军区主官都要亲临现场观看,而苏军在其时最强壮的惯例武器也是悉数上台。下面为读者介绍这场主要的军事演习。

核震慑是暗斗中大家常说到的一个词语,就是说用自个的核力气吓唬对方,吓唬不是意图,意图是为了让对方在严重的问题上退让,但到了七十年代晚期,核震慑开端不灵了。因为那时美苏两国都树立起了力气相当的核武器库,并且谁也不能保证在首次冲击中就炸毁对方的悉数核弹发射井,使对方失掉核回击的能力。因而,在决议运用核武器的一起,也要做好自个的国家遭到毁灭性冲击的预备。在这种状况下,大国之间打一场核战役变得越来越不可能。

当核震慑失掉了其所具有的能力之后,惯例力气的优势就得以表现出来。因为通常惯例力气的震慑是看得见,实实在在的。当惯例力气构成一种气势时,这种震慑就越发显着的表现出来。演习中鳞次栉比、摆放规整的苏军坦克部队,好像战役还没有开端,就已经决议了战役的成功。这也是暗斗期间大多数演习的特色——不必交兵,却能收到交兵的作用——让对手理解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

西方八一军事演习作为苏军史上的一次极为主要的演习,是对苏军机械化战役理论的一次悉数的查验,是苏军强壮的惯例突击力气的完美表现,也是研究苏联戎行开展的一个主要参考资料。



西方八一军事演习以红蓝对抗的方式打开,包含了炮兵、导弹部队对敌阵地及纵深施行冲击、装甲部队远程奔袭、空降行动、水兵及水兵陆战队在敌后方拓荒第二战场等内容。空军在这次演习中没有重头戏,对敌纵深施行冲击的使命交给了中程导弹部队。由地上炮兵,中程导弹部队一起担任了炮火预备的使命。中程导弹部队对敌纵深施行了精确的冲击,反映出了苏军导弹部队几十年的开展状况。苏军在鼎盛期间一共有五大兵种,即——陆军,水兵,空军,疆土防空军和战略火箭军。将导弹部队单独成军,苏联政府对导弹部队的注重可见一斑。我军也模仿苏军将了第二炮兵部队单独成军(也就是战略导弹军)。跟着几十年的开展,我军第二炮兵部队成为了一支无足轻重的力气。作为西方八一军事演习的开场戏,上千门火炮、火箭炮齐射,二战完毕后,炮火预备的时刻越来越长,炮火密度越来越大。如此强壮的炮火预备,足以使敌方一线防护部队遭到毁灭性冲击。



演习中第二项精彩内容就是装甲部队的远程奔袭。苏军的坦克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打出了神威,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成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完毕后,苏军依然十分注重坦克的开展,一起,自行火炮、装甲运兵车等配套配备也使苏军装甲力气得以完善。尽管因为技术的改善,坦克的火力掩盖规模有了很大进步,已不必要过火着重速度,但这次演习中,苏军指挥部仍指令坦克部队在打开后以最快速度向前推动200公里。紧跟在坦克部队后面的是摩托化步卒部队,步卒乘坐着BMP装甲运兵车行进,打扫沿途未被炸毁的方针。苏军坦克部队的一个项目是在渡过河流后以最快速度向敌纵深推动200公里,特别要说到的是为了完结这项使命,指挥部指令伞兵合作坦克部队在敌后200公里规模内的主要桥梁,大街施行空降。伞兵乘坐的是由安东诺夫设计局设计的安-12运输机,其典型搭载方案是近百名伞兵,一辆中型坦克,一个小型医疗组、两门火炮、一辆拖车和二十吨重的弥补物资,记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伞兵最大的经验是只能用轻武器和具有坦克,装甲车,战防炮的德军作战。但现在,能够想象,当一支人数众多、配备精良、物资足够并具有重型配备的伞兵部队俄然出现在敌后方的关键方位上必定会对战役的进程产生严重的影响。



这次演习的第三大亮点就是苏军部队的登入作战。西方观察家以为,苏军的这次演习是为横扫西欧做预备的,因而苏军总参谋部在拟定作战方案时有必要将所有的艰难思考进入,而最大的艰难就是正面攻击受阻,而最佳的解决方法就是在敌的侧后拓荒一个战场。而苏军的四大舰队,即太平洋舰队,北海舰队,波罗的海舰队和黑海舰队中,波罗的海舰队具有最多的登入舰好像也印证了这一观念。这次演习中,苏军投入了其水兵的悉数高手,而最引人注意图就是苏军水兵陆战队,他们身着黑色军装,对岸上方针建议攻击,因为苏军水兵陆战队只担任抢滩的使命,因而编制一向较小。抢滩成功后,苏军坦克部队从滩头对敌施行突击,跟着登入战斗的完毕,让北约同行叹而观止的西方八一军事演习落下了帷幕。

令西方观察家们懊丧的是,西方彻底无法反抗苏军及华约如此强壮的攻势,只能寄希望于他们的靠山——美国,仅有的方法就是祈求美军能在苏军之前赶到西欧的战场,但是最意外的,是他们距靠山很远,远到隔着一道大西洋,更为意外的,是他们距苏联很近,近到了眼皮子底下,事实上,华约不管是在实力上仍是在地形上都占有绝对的优势,美国人在观看这场演习之后也不得不说:“可能当咱们的兵刚刚运完一半,西欧的战事就完毕了,俄国人将站在大西洋的岸边等着咱们。”

但是,有必要看到的是,苏军既要坚持一个强大的战略核武器库,又要在惯例武器上以压倒优势同西方国家打开比赛。这就必定打乱了苏联的国民经济,构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导致苏联最终的溃散。西方八一军事演习中如此巨大与恢宏的阵型,是苏军最终的自豪与光辉。
进击的北极熊,苏联1984年阅兵(苏维埃进行曲,红色警戒)[iframe]苏联1984年阅兵,威武霸气!(苏联进行曲,红色警戒)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