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一個中國解放軍前南京軍區副司令員居然寫得出這種近乎軍盲毫無一點基本軍事常識的文章
難怪台灣一些統派媒體轉載的時候都把對雄三性能分析的部分刪掉,不敢讓台灣人民知道,
因為連統媒都很清楚,這次雄三事件真正讓台灣人有信心的恐怕還不是雄三的威力,
而是這位中國解放軍前南京軍區副司令員王洪光暴露出解放軍素質的低下,低到
變成台灣論壇的笑話,也難怪以筆者這種軍事半桶水都能整天把解放軍專家打臉打著玩
不過說實在,小弟還真的不相信堂堂一個中國解放軍前南京軍區副司令員水準
會低到變台灣論壇的笑柄,我猜是雄三的威力真的讓解放軍嚇破膽.只好使出老手段
請出這個中國解放軍前南京軍區副司令員捏造假經過,偽造假數據貶低雄三
幫解放軍壯壯膽,免得解放軍連港口都不敢出了 ;P
1:先看第三點
<<<有說玻璃鋼强度不夠,所以未引爆導彈,但此話外行。小轎車在高速路上行駛時速超過100千米時,一粒小手指甲蓋大小的石子被前車碾壓跳起來都可以把后車擋風玻璃打裂。飛機在起降時,飛鳥可以打破駕駛窗甚至打壞發動機。戰斗機低空飛行時,飛鳥可以擊落飛機。而這時飛機的速度都不到1馬赫。真是2.5馬赫的速度別說玻璃鋼,就是拍在水面上也會爆炸,不爆炸也會因撞擊水面而破碎“爆炸”。>>>>
直接拿類似的印度BRAHMOS超音速反艦飛彈實際打靶照片出來打臉:
飛彈撞擊靶前一瞬間

飛彈撞擊靶後繼續往前飛

被擊的靶根本就是個角反射器,只有被擊的左下角略為受損,其他根本完整良好

哪裡是這個中國解放軍前南京軍區副司令員王洪光說的
<<真是2.5馬赫的速度別說玻璃鋼,就是拍在水面上也會爆炸,不爆炸也會因撞擊水面
而破碎“爆炸”>>??
原因就是台灣國防部說的,因為被擊目標太脆弱,雄三根本就是一穿而過,轉移給被擊物
的動能很小,所以被擊物沒被擊碎沉沒,同樣的,
<<第二點是引信質量不過關,該啟爆而未啟爆>>
同樣的因反作用力反作用在雄三的能量也很小根本不足以引爆雄三的延遲引信,現代的反艦飛彈都是這樣設計的
<<第一點是飛行速度遠遠達不到2.5馬赫,報道說8時12分發射,飛行2分多鐘擊中漁船。即使起飛后有一個加速過程,在飛行70千米后也應達到最高速度,但推算下來只有1.6馬赫>
所謂的2分多鐘是概略值不是精確的時間,而且這位中國解放軍前南京軍區副司令員顯然不知道
現代的反艦飛彈不是只會直線飛行的呆瓜彈,是可以設定不同轉折點迷惑敵軍,
還要時間搜索敵艦最後還會閃避動作,所以估出來的只是大略最低速度,不是最高速度的
這位中國解放軍前南京軍區副司令員水準堪比中國大陸軍壇的軍盲,他很明顯把雄三外掛的助升器當成
外掛的沖壓發動機了
<大陸軍壇有幾個小白把大陸80年代引自前蘇聯發展失敗的C-101,C-301和台灣的雄風三比
其實照片擺一擺就清楚光看照片外型比就知道C-101,C-301都還是外掛的沖壓引擎和雄三整合進彈體的
衝壓引擎根本不同代,沒有可比性,有點像拿F-22去和MIG-21比說>>
c101
采用鴨式氣動布局,動力包括2台衝壓噴氣發動機、2台固体燃料助推器,飛行速度2馬赫,最大射程45千米,半穿甲型戰斗部重量為300千克,艦載型全重 1850千克/機載型1500千克,艦載型全長6.5米/機載型7.5米,彈徑540毫米,巡航高度50米,戰斗部重300千克,翼展1.62米。

c301
發射重量34O0千克,鴨式氣動布局,在巡航段爬升高度為100至300米,在末段飛行高度為5至1O米。可固定或者移動發射。系統包括 4台牽引式發射裝置、1部警戒和目標指示雷達、1部火控系統、1台供電車以及8部導彈運輸裝填車。其反艦導彈基數為8-12枚,運輸車共計16輛,最大運行速度為60千米 /小時。射程130-180千米。

轉載自環球網
==================================
2016/07/08 10:14??環球網
原南京軍區副司令員王洪光
台灣“雄風三型導彈誤射事件”過去好几天了,兩岸官方都初步表明了態度。我本想只看笑話,不想多嘴。但几天來島內綠營政客和名嘴不想放過這個可以刷存在感的機會,一時間喧囂熱鬧起來。有說“小漁船都可以鎖定貫穿,雄風三讓解放軍好害怕”,有說“導彈真厲害,飛那麼遠,飛那麼快,6公尺長漁船打中央”,有說“一個中士就可以反攻大陸,台灣好棒棒”,還有几個擔心大陸會把沉落的導彈撈起“生產山寨武器”。“國防部長”馮世寬在慰問死者家屬時說“要感謝上帝,如果射到澎湖要死更多人”。
島內政界軍界和媒体如此吵吵鬧鬧,而其言論如此之荒唐,素質如此之不堪,也是讓我醉了。不僅看了笑話,還看了熱鬧。還真憋不住想說几句,也算對這場鬧劇的一個側面解讀吧。
其一,對“雄風三型導彈”怎麼看。“雄風三”這一戰术級導彈,在台灣被看成戰略級武器,號稱“航母殺手”。雖然離“殺”航母還差得遠,但就單件武器來說,“雄風三”在台軍武庫中,也算是一件拿得出手的家伙什,低軌彈道射程150千米,高軌彈道射程300—500千米,加上2.5馬赫的速度和GPS+末端精確制導(暫且相信上述數據),確實防御起來比較麻煩。尤其在和平時期,如果冷不丁發射几發,對我艦船威脅確實很大。就這次“雄風三”誤射,如果單純從技术上看,我本人認為的確是一次誤射。盡管導彈射擊的標准作業程序比一般武器復雜,但也要看是什麼導彈,彈道導彈和肩扛式防空導彈或單兵反坦克導彈的發射程序能一樣嗎?據台軍自稱“雄風三”射擊需要5步完成,但在自動化程度很高的導彈系統中,這些程序都可以預置。在馬虎大意情況下,一些程序已被預置,操作員自己和其他戰位的人並不清楚。有人問,為什麼導彈飛向70千米外海域而不是繼續向西飛過中線,打擊大陸的目標?這也很好解釋。請注意,落彈區位于澎湖列島與台灣本島之間海域,屬于台澎“內海”,面向大陸有澎湖遮擋,落在這個區域也是事先裝定諸元時預置的,因為這個地方敏感度最小。比如我們擦槍,即使槍內無彈,槍口仍然不許對人,射擊預習必須對准靶檔;坦克校炮,規定炮口必須對准前方被彈面,不准打高越過被彈面。這些措施都是為了預防出現意外情況。再看“雄風三”的威力。貫穿玻璃鋼漁船而沒有爆炸,說明三點。第一點是飛行速度遠遠達不到2.5馬赫,報道說8時12分發射,飛行2分多鐘擊中漁船。即使起飛后有一個加速過程,在飛行70千米后也應達到最高速度,但推算下來只有1.6馬赫。由于速度不夠,按速度設計的引信保險未能解鎖。第二點是引信質量不過關,該啟爆而未啟爆。第三點有說玻璃鋼强度不夠,所以未引爆導彈,但此話外行。小轎車在高速路上行駛時速超過100千米時,一粒小手指甲蓋大小的石子被前車碾壓跳起來都可以把后車擋風玻璃打裂。飛機在起降時,飛鳥可以打破駕駛窗甚至打壞發動機。戰斗機低空飛行時,飛鳥可以擊落飛機。而這時飛機的速度都不到1馬赫。真是2.5馬赫的速度別說玻璃鋼,就是拍在水面上也會爆炸,不爆炸也會因撞擊水面而破碎“爆炸”。所以建議台軍在打撈未炸導彈時,仔細搜搜,能撈几個碎塊也是好運氣。你們放心,我軍對落后二三十年的導彈不會有興趣。乞丐的寶貝龍王能看上嗎?
其二,對“誤射”怎麼看。台灣說是“誤射”,我本人從技术角度看也是誤射,盡管是小概率事件。但是不是真“誤射”,已經不由台灣說了算。你這一枚導彈既已向大陸打過來,判斷是否“誤射”,應由大陸自己研判,大陸說了算。說它是誤射就是“誤射”,說它是故意就是“故意”。就是什麼也不說,也是一種態度。1999年美國轟炸前南聯盟,制導炸彈命中我駐前南大使館,美國說是“誤投”,我們信嗎?憑什麼我們現在就要相信台灣方面的說法?聯系蔡英文上台后兩岸官方聯系“停擺”,再聯系兩岸1949年以來還是處于停戰狀態,我們為什麼不能理解這是台灣方面重開戰端?或是用武力試探大陸武統台灣的底線?或是在我黨95周年紀念日這一敏感時刻對我挑釁,而蔡英文躲到美洲裝作不知道?各種“可能”都有可能。至少證明台灣的導彈平時都是瞄准大陸的,今后不要再用大陸導彈瞄准台灣來說事了。台灣軍方稱“並未飛過海峽中線”,來模糊這次“誤射”的性質。所謂“中線”是誰定的?兩岸就“中線”協商過並達成一致意見了嗎?我們根本就不承認什麼“中線”,“中線”不是楚河漢界。這次“誤射”已經把小卒拱到了界河邊上,再一步就過河了。我如果用當頭炮滅其卒也在情理之中。現在主動權在大陸方面,左營軍港早在我火力打擊編目之中。這倒是提醒我們,要把預防“意外事件”的反擊標准作業程序做得更清晰,把權力下放到一線指揮員。
其三,對“‘雄風三’對我軍威脅”怎麼看。“雄風三”如果作為單件武器對我單艦船威脅比較大,但把它放到武器裝備体系和作戰整体力量對抗中,就不是多大威脅了。“雄風三”要安裝在錦江級等艦艇上,或向我台澎沿岸陣地上。在台灣海峽它有生存力嗎?說實在的,在台灣中央山脈以西到我大陸沿岸,台灣的陸海空軍所有裝備,以及它們所在的陣地、軍港、機場等軍事設施戰時都無法生存。在我軍强大火力打擊下,海空力量只起到“補槍”的作用,比如對漏網的搭載“雄風三”的艦艇用岸對艦、艦對艦或空對艦導彈予以擊毀。真到我運輸船團啟運登陸兵時,海峽南北兩口早被我封鎖如桶,搭載“雄風三”的艦艇如何能靠近?早在我軍還沒有裝備武直十時,武直九在打擊水面快艇時,就像老鷹捉小雞一樣,把類似“沱江艦”的小艇追得到處亂竄,航速慢得多的“錦江級”又能逃到哪里去?
其四,對“台軍素質和地位”怎麼看。台軍在島內稱“國軍”,與我軍(島內稱共軍)打打停停近百年,怎麼越打越抽抽,現時快掉到台面下邊去了。早先,陳水扁在台上執政時視察部隊,台軍官兵極盡拍馬屁,吹捧陳是“甜心巧克力”,但漢光演習導彈差點打到參觀台上的“甜心”。然后是“洪仲丘案”,搞得台軍高層到基層臉面全無,當時的國防部長楊念祖不得不辭職。又有陸航軍官私自帶人參觀台軍才引進的“最先進武器”阿帕奇直升機,讓娛樂明星在保密機艙拍照。前几天又冒出虐待小狗案,引發社會上一致譴責。這次“導彈誤射案”更是全面暴露了台軍官兵素質及其地位之低下。一是部隊管理水平不能支撐高戰備水平。裝備帶彈處于臨戰狀態,是最高戰備等級,所有戰位必須嚴陣以待,怎麼能有官兵離崗開會或去“喝水”?二是紀律松懈,不把操作規程看成法典。一個中士除了自己負責的戰位,怎麼能趁別的戰位無人而去觸動別人負責的按鍵、開關、旋鈕等?由不同人員操作的5步程序,怎麼能由一人“一路通關”?出事以后從視頻上看,該中士仍面帶笑容,毫無負罪感,可見平時養成教育之差。后有報料(准確度存疑),原來此中士只服役了9個月,中尉兵器長也才服役1年8個月。新瓜蛋子還未成熟就上崗,不出事才怪。三是訓練水平差。“導彈誤射”是在“金江”艦組織甲類操演驗收期間發生的。從帶實彈演習看,台海軍所謂“甲類操演”應是最高等級的戰備演練,“演”和“戰”只差一步,而且是上級來驗收,更是重中之重。竟然在這種最高等級的訓練中發生如此低級的錯誤,不禁讓人大跌眼鏡。“環球社評”說台軍訓練只是民兵水平,還真是高看了一眼。其實,我國大中城市基干民兵的專業技能水平,有的真不比正規軍差!四是軍人低人一等。“金江”艦涉事官兵4人到受害人家致歉,居然被要求跪爬而入,跪拜而出,4人一一從命,這真是天大的恥辱。犯錯受罰,天經地義,哪怕判刑槍斃。但遭人侮辱,天理不容。同為中國軍人,我真為台軍弟兄悲哀,你們的軍民關系已經到了如此不堪的地步了嗎?再聯系“洪仲丘案”、“小白狗受虐案”和近期海軍學校才入校的三十余學員要求退役的新聞,可見“國軍”在島內老百姓心中的地位是如此低下。這樣的“國軍”能保衛台灣嗎,更何況“台獨”?台軍官兵不知道為何而戰,為誰“含笑犧牲”,台灣民眾不知道愛護軍隊。依托這樣的軍隊,蔡英文和“台獨”勢力還有什麼底氣跟大陸談什麼統獨?自己要不爭氣,美日也幫不上忙。這倒是讓我輕松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