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共過去的慣例,如果作出一個好東西,一定吹噓得比真的還好! 膨脹到150%是必然的!
但是如果沒敢提就是真有問題,不敢講,那麼太行這顆引擎到底怎樣? 行不行?
太行的一切數據都挺不錯的,唯獨沒有提它的大修間隔! 目前中共的殲-10,殲-11,殲-15,殲-16都是使用AL-31為主,少部分是用WS-10A。
AL-31的大修間隔是300小時 壽命是900小時 請參考下文,對某些新一點的引擎,去年起經過送回俄國大幅原廠更新後可以用到1500小時。
https://kknews.cc/zh-tw/military/r9olqqo.html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70120/852890.htm
太行發動機WS-10的大修間隔已經從300小時(WS-10A)延長到500小時(WS-10B),WS-10A壽命估計是800小時,已經服役,WS-10B壽命估計是1500小時,應該還沒有下部隊正式服役。請參考下文
https://read01.com/zh-tw/EB7k0O.html#.WwV2SkiFPAQ
所以使用WS-10A的這些飛機J10B一趟飛行2.5小時,可以執行120趟任務,如果中共空軍真的像吹噓的一般,讓飛行員每年飛180小時,這顆引擎只能用一年四個月就要下線大修,四年報廢! J11一趟飛行4小時,可以執行75趟任務,一樣四年報廢!
反過來看F-16,機體與引擎的壽命都超過8000小時,這個F-16台灣操它20年還沒有超過4000小時,還可以再操24年!
FCK-1上的TFE-1042-70/F-125大修是2000小時!
大家可以了解中共的噴射引擎與美國引擎的水準差異!
到2017年年底已有200多架戰機裝備超過400臺太行。
以殲16的換裝速度,預計到今年隨載機入役的太行總數會超過500臺。
以老共現在的軍費水準,一款不行的發動機還要用到尤其包括最新型並且大量生產的殲16上面。
可能空軍的腦袋真的不如你們這邊的鍵盤軍好用吧



PS:蘇俄發動機相對歐美發動機的短壽命源於其戰爭理念,蘇聯時代空軍戰機和發動機一直是作為批量消耗品進行生產和維養,他們的發動機所謂大修其實是沒有特別針對性的SOP“盲修”,作業快速但是效果不如歐美的“精修”,加之設計生產時也是秉持消耗品的理念在做(70年代後有所改善但仍和西方有很大區別),所以蘇俄直到第三代發動機都在壽命週期上和歐美發動機有較大差別。
然而中國的軍用航發近20年實際上並沒有照搬蘇俄“消耗品”的設計製造理念和“盲修”的維修理念,在這方面是大量學習了歐美的風格。不要忘了TG是最大的美粉。
Charlie_H wrote:
按照中共過去的慣例,...(恕刪)
catherin wrote:
感謝五毛對解放軍笑...(恕刪)
一、2018 3月9日,由贵安新区和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以下简称中航发)合作建设的国家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生产示范线在贵安新区挂牌。这是国内唯一一条国家级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生产示范线。
据介绍,这条示范生产线一期将于5月开工建设,厂房占地300余亩,其中200余亩位于贵安新区直管区高端装备制造园北部园区。2019年6月,一期生产线将全部实现投产。
据悉,2017年11月7日,贵安新区与中航发签署中航发涡轮叶片制造项目投资合作协议,计划总投资约26.2亿元。项目投产后,年产70万片发动机涡轮叶片,预计实现年产值约3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1200个。

二、太行与台湾自制只有27%的澣翔所生产的那一批发动机的重要差别在于进气孔的温度与高温高压燃烧室的温度,那差别可大了去了
。事实是只谈寿命不谈温度的对比纯粹就是自欺欺人。太行的温度比IDF发动机改进型与F16的高好几百K,而每高15K发动机一级高温叶片断裂的风险就会增加整整一倍,由于IDF高温叶片属于美国生产,所以台湾在这一块没有话语权。澣翔能自制的高温叶片无非是用于普通固体与液体导弹、火箭弹这种一次性产品。另:同级产品比较的话,发动机工作温度: 中国>美国>俄罗斯,欧洲的未加入讨论只因未出口亚洲所以不计入.

你们知不知道讨论的是不同工作温度的寿命,真搞笑!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