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浅析:直-10,台湾雄三、雄风二E、天弓、台湾AESA

1,直10,做为一款借鉴苏联设计的直升机早就是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大陆的军迷早就知道,不用再拿出来说事。
无论是直10还是后来配备毫米波雷达的直19, 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的重装备制造能力,只有拥有相关军事综合体的国家才能在拥有图纸、以及可借鉴的参数下生产出自己想要的防卫武器,既然大陆能随心所欲的生产、升级改造、就已经说明了问题。而具备全部能力的国家两只手就数的过来,但绝不包括中国台湾省。
2,台湾中科院的雄3、天弓不是本军迷妄加猜测,个人推断雄3(最终版)其真实射程不会超过140KM,应该在120-130之间速度为2-3马赫,而非对外界宣称的300,4马赫:雄风二E 的真实射程应该在700KM以内,而非宣传的1000Km-1200KM 速度应该在0.7-0.8。
天弓的真实射程应该在150-185KM,速度在3-4马赫左右,而非张成工程师所讲的7马赫。究其原因就是台湾中科院的技术能力储备有限而且防空导弹所需要的超过5马赫的发动机生产能力只存在于意法联合体、中国、俄罗斯、美国。就算是北欧、英国、日本、印度都不具备。
3、台湾AESA 本军迷稍有研究、也看了台湾中科院官网的说明、抱歉的是台湾虽然很想自制战机AESA与舰载有源相控阵、以台湾中科院的能力如果拼劲全力独自研发那是没有可能的,就像台湾研究的隐形材料一样、台湾军方弃之不用就是因为技术不过关。虽然邀请了海内外百余位华人专家帮助、但是这真的不是很容易,从现在算起台湾可能需要专注于战机AESA 20年、舰载有源相控阵30年才有可能达到实用阶段。
台湾的隐形材料、战机AESA、舰载有源相控阵公关能力是不可能快过意法联合体的。
台湾中科院的能力大陆十分清楚、媒体乱说是没用的。
2018-05-22 20:05 發佈
沒頭沒腦的, 從頭到尾只見夢話, 不見分析. 文不對題, 退回重寫.

牛奶伯 wrote:
沒頭沒腦的, 從頭...(恕刪)

台湾的军备研发能力具有一定水准、但并不像中科院宣称的一样、只能说水很大、很深,先捞钱再说
别像教主一样过渡贬低就没意义了。就算技术前身ALVRJ也有200km射程。如果是高高弹道300也是可能的。你要讨论和吐槽的是雄三与共匪的鹰击12体积差不多,弹头载荷却差了50kg,而且由于国军掌握不了固体燃料SRB一体式助推发动机,只能用原始的外挂助推器(国军说法是为了控制长度好装在成功级上,我认为是扯),导致很难用于空射。这极大的削弱了导弹的威慑力。另外可以吐槽的是雄三的所谓400公里射程意义并不大,因为要想攻击400公里以外的目标,首先要有发现定位目标的能力,除了ET2,国军海军有哪一艘舰船有能力侦测300~400公里外的目标。而共匪海航的预警机电侦机及鳖版宙斯盾都有此能力。
139edu wrote:
1,直10,做为一款...(恕刪)

黑夜有雨 wrote:
别像教主一样过渡贬...(恕刪)

2017年我看到官网说的,台湾的中科院研制PESA雷达(非AESA)都有难度,我们就不要强人所难了。总之:我匪威武
这是美国限制所造成的。台湾虽然民用半导体产业发达,但没有军用半导体的设计制造能力,连一个班排级通讯设备都需要进口,就可以看出。剑二服役多年,却还是归属防空部队,而没有进入陆军服役。在历次演习中也很难看到全军数据链的互通能力,比如即使有最新型号的阿帕奇,却没有空地协同演练。即使有F16,也没有空海协同的内容。从指挥架构来说,也没有见到战役级别的统一协同指挥架构。
139edu wrote:
2017年我看到官网...(恕刪)

黑夜有雨 wrote:
别像教主一样过渡贬低...(恕刪)

別胡說,雄三跟ALVRJ一點屁關係都沒有,是抄
另一款。

139edu wrote:
1,直10,做为一...(恕刪)


根本就是關在中國自己意淫幻想出來的假數據,一點根據都沒有
voltes0 wrote:
根本就是關在中國自...(恕刪)

那就请最爱拿数据证明自己或是日本超级厉害的这位军迷拿出你的真实有力数据反驳吧!洗耳恭听

139edu wrote:
那就请最爱拿数据证...(恕刪)


差太多了,我可是引經據典的,和你老兄憑空幻想偽造根本不是同一層次,我敢說運20總師吹牛造假,因為我拿得出這個,你呢??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