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需要大家討論而不是繼續跟教主討教,是因為教主終於下定決心花了三百多台幣提升了黑名單限額。把我拉黑了



而且拉黑之後還另開一貼,繼續堅持他的殲9VI-II沒有邊條翼,而是雙三角翼的觀點。
那麼我們來看一下這個討論的焦點在哪裡:
在之前教主跟我的爭論中,我提出1976年由成都611所提出的殲9VI-II方案採用帶邊條復合三角翼,而教主則拿出空軍之翼的一篇文章,試圖證明殲9VI-II採用的是雙三角翼而不是帶邊條三角翼。
難怪中國敢把J-20叫五代機---
voltes0 wrote:
這是中國空軍之翼對J-9的介紹,很明確地說是雙三角翼
http://www.afwing.com/aircraft/j-9.html
在随后的时间里,歼-8 飞机很快得到了批准,并定下了试制的具体时间表。歼-9 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六零一所先是进行了歼-9 气动布局参数的选择,选出了 4 种机翼平面形状,即前缘后掠 50 度的后掠翼,前缘后掠 57 度的三角翼,前缘后掠 55 度的后掠翼,以及双前缘后掠角的双三角翼,并设计了风洞模型。...(恕刪)
其實教主引用原文中說的601所雙三角翼是下面文章的配圖中最右邊的殲9IV方案,時間是1965年。
2008年新浪軍事文章:揭秘中國殲9項目

然而教主自己引用的空軍之翼文章中,對1976年611所提出的殲9VI-II方案也有所描述,教主似乎(故意?)忽略掉了。
1976 年初。六一一所进一步调整了歼-9 总体气动力布局和设计参数,形成歼-9VI-II 方案,其特点是:鸭式布局,60 度三角翼。面积 50 平方米,鸭翼为 55 度三角翼,面积 2.58 平方米,固定安装角 3 度,机身长 18 米,两侧进气。进气道为二元可调节多波系混合压缩式。装一台 910 涡扇发动机,地面全加力静推力 12,400 公斤。装 205 雷达,探测距离 60-70 公里,跟踪距离 45-52 公里。带两枚 PL-4 拦射导弹,最大有效射程 8 公里,导引头截获距离 18 公里。
同一篇文章在前半段專門強調了1965年的方案IV是雙三角翼,沒理由在後半段描述1976年的方案VI-II的時候故意漏掉一個雙字吧?
於是在當時的爭論中,我把殲9VI-II風洞模型的主翼角度做了如下測量。
並請教主解答一下紅框部分不屬於60°三角翼的翼面應該叫什麼名字。

從那以後,教主不再回應我,而是充值01VIP賬號,提升了黑名單上限,然後拉黑了我

那麼回到討論的主題
你們認為,上圖中1976年的殲9VI-II方案,到底是如教主所說的雙三角翼,還是如我所說的帶邊條復合三角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