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莫夫設計局」在1995年6月12日收到了中國協助設計攻擊直升機於1996年1月11日將《941工程》設計方案包含在「中央空氣流體動力學研究院」(TsAGI)測試用的風洞模型送交中方手上中國以該方案,完成了《直-10》的開發原始設計出自於 "卡莫夫" 之手』,展示了親筆簽名的代號偉大了我的國天下英才 天朝所用 看來所謂中國自主研發是個謊言千萬別說自主資金,委外研發.........也算是啦自主研發泱泱大國...................要它不偷.拐.搶.騙.真的有困難
說真的俄羅斯的(卡莫夫設計局)能力不差花半年多就把直昇機設計好中國花錢就可以做到何苦自己設計不只俄羅斯幫助中國開發《直-10》連加拿大的「普惠加拿大」(Pratt & Whitney Canada, PWC)也提供《PT6C-76C》渦輪軸發動機的相關技術給予中國加拿大《P&W PT6C-76C發動機》因違反美國出口管制法令《國際武器貿易條例》PT6C-76C發動機 最後在美國壓力下禁止出口《直-10》最後只好裝性能低的國產《渦軸-9》想偷偷來還被抓到PT6發動機發動機功率(1150kw)甚至超過早期AH-64裝備的T-700-GE-701發動機(1100kw)後期AH-64D裝的(1600kw)至於《渦軸-9》只有950kw
lordkon wrote:說真的俄羅斯的(卡...(恕刪) 受限於渦軸九的性能,該機只有用偷輕方式設計製造,因此有很多性能限制,真不知出力差油箱小航程居然有說500也有說800公里!真不知那800公里航程怎麼編得出來!
共黨統治下的中國整個就是急功躁進/只想抄捷徑的心態~明明就是搭上了蘇聯瓦解/俄國軍火大拍賣的順風車,花了10億美金 TG才能拿到Su-27的授權生產 搞出J-11 也能讓中國五毛腦補成山寨(看看這次美國僅僅是停止供應零件 就讓中國燒大錢打造的高新產業直接變慘業,還好有鄰國台灣的聯發科供貨應急, 沒有台灣的雪中送炭幫忙中國 沒準中興工作的幾萬名中國高材生 都得回家吃自己)不然天安門慘案後 美國要是持續落實武器禁運 沒準就是八爺繼續在戰30年(天安門慘案後 美國雖然宣布禁運 但一直沒有落實 甚至還按照先前合約 提供一批MK46魚雷給中共 使得中國得以仿造,其他像是法國出售直升機技術/義大利提供導彈技術給共軍 都是眾所皆知的例子)沒有俄國發動機/以色列人的圖紙/法國的飛控 中國的J-10大概都生不出來~轉自Flak FB:中國自主研發的《直-10》攻擊直升機自問世以來,外界始終認為其吸取了來自於義大利「奧古斯塔·韋斯特蘭」或「歐洲直升機公司」技術援助(T-129「貓鼬」和「虎式」),直自2013年於拉斯維加斯由「美國直升機協會」主辦的「國際直升機展」(HAI HELI-EXPO)上,來自俄羅斯「卡莫夫設計局」(JSC“Kamov”S.V.)的總設計師《謝爾蓋·米赫耶夫》(Sergei Mikheyev)在發表演說時透露了一項關鍵內幕:『中國的《直-10》攻擊直升機的原始設計其實出自於 "卡莫夫" 之手』,為了證實自己所言不假,在現場還特別展示了上頭有他親筆簽名的代號《941工程》尺寸規格線圖以及與《直-10》的對比圖幻燈片。《謝爾蓋·米赫耶夫》於「卡莫夫設計局」擔任總設計師的職位超過32年,他表示,中國在1994年找上「卡莫夫設計局」,希望能協助設計一款六噸級的攻擊直升機,由於當時正值蘇聯解體;軍工體系崩潰的艱困時期,「卡莫夫設計局」急需維持企業營運及 Ka-50/52「黑鯊/短吻鱷」攻擊直升機的開發資金,因此雙方可謂一拍即合,未花費太長時間進行交涉談判便在高度保密下完成合約簽訂,將由中方提供嚴謹且詳細的戰術需求與技術規格,再交由「卡莫夫設計局」進行開發設計,《941 工程》(Проект 941)即為該委託項目的內部代號名稱。「卡莫夫設計局」在1995年6月12日收到了中國提交的性能指標,其數據內容非常詳盡,且全用俄語製作,附帶有圖表、繪圖和表格。中方希望設計一種採用縱列式座艙的專業攻擊直升機,配備武裝包括 AM-23 23公厘機砲砲塔、 90-1 反裝甲飛彈、12.7公厘機槍莢艙及火箭彈等。但中國並未明確說明渦輪軸發動機的型號,僅提供了功率、耗油率、重量和尺寸。其他要求還包括座艙要具備裝甲防護,航電系統則要基於 MIL-STD-1553B 資料匯流排的開放式航電架構開發。也因為所有規格指標完全依照中方的特殊需求,因此在《941工程》上見不到任何一絲「卡莫夫設計局」生產的旋翼機上獨有的風格與特徵(如同軸反轉主旋翼)!在幾經修改與測試後,「卡莫夫設計局」於1996年1月11日將《941工程》的最終設計方案;包含在「中央空氣流體動力學研究院」(TsAGI)測試用的風洞模型一併送交中方手上,中國則以該方案為基礎,成功完成了《直-10》的開發工作。不過《謝爾蓋·米赫耶夫》也特別強調,「卡莫夫設計局」僅止於提供設計方案,並未參與《直-10》後續的原型機製造、相關測試及量產機生產.....等進一步發展工作。#這裡也能看出卡莫夫設計局的深厚功力 #僅花半年時間便完成與本身長期掌握及熟悉技術完全迥異的設計開發方案從設計圖紙上觀察,《941工程》具有良好的匿蹤外型,無論是機身側面的棱線;帶有下反角的短翼;棱角分明的發動機艙以及主起落架根部的整流罩等,在在都顯示出該方案為了追求降低 RCS 目標所採取的設計手段。而除了主旋翼葉片數量從四片增加到五片並取消後掠槳尖;短翼改成無下反角與發動機艙明顯加大之外,《直-10》原型機基本上都延續了《直-10》的外形,僅有因為更換發動機風波,量產型的《直-10》從預定的加拿大製《P&W PT6C-76C》被迫改採功率較低的國產《渦軸-9》,為此進行了大幅減重,導致發動機艙出現了較大變動。上述提到,「卡莫夫設計局」並不是唯一幫助中國開發《直-10》的海外軍工企業,加拿大防務公司:「普惠加拿大」(Pratt & Whitney Canada, PWC)也提供了《PT6C-76C》渦輪軸發動機的相關硬體技術給予中國,還因此被以違反美國出口管制法令:《國際武器貿易條例》處以7,500萬美元的鉅額罰鍰,並在美國的壓力下放棄出口至中國。
人家現在自己也承認是脫胎于941方案啊。與其嘲笑人家的方案不是自己原創。不如想想為何人家出價就有那麼多國家來幫助研發。為何台灣要研發個什麼就總是千難萬難。你嘴上贏再多,可以改變共軍武備越來越完善和強大,國軍武備卻坐吃老本遲遲等不到更新的事實嗎?如果鍵盤酸幾下就可以阻礙共軍壯大的進程,還要什麼國防部?還要什麼美國重返亞太?還要什麼印太戰略?這世上最敢輕視共軍的不是美軍,不是自衛隊,不是國軍。而是諸位“專業網友”。然而諸位的酸文對鞏固國防有任何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