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新意,陆地雷达功率可以不受限制,但是容易被摧毁,机载雷达受到体积跟功率限制又很难发现隐身目标,隐身机的优势就是让你即使发现也不能及时锁定 Leetian wrote:專門對付隱身戰機收發...(恕刪)
不錯不錯.. 未來台灣的飛彈及雷達系統..應該都會採取機動式設計與佈署...中國的遠火飛彈 不可能大量摧毀之 中國空軍想在台灣上空耀武揚威..仍得要跟台灣的防空系統硬拼... 絕對不可能安穩無威脅的..不過 就如同另一篇討論F-35必要性的文章我說的..防空系統 相對還是保守消極的 我認為除了F-35之外..台灣的對地飛彈 以及巡弋飛彈 也要開發與佈署相當數量..才能達到更積極備戰的目的..中國可以摧毀台灣機場及雷達站 台灣當然也能做到...以制空權來說 與其在本島等著中國一架架飛機臨空 掌握戰術主動權..不如台灣也"學"中國 直接打擊其機場/港口/後勤設施 把中國武器投射能力"從根切斷" 這樣更為有利..對了 L大 那些擺明一定來鬧場的 直接黑了吧..讓他們來回覆您的文章 是沒有意義 破壞討論氣氛的事..
YC_Jiang wrote:不錯不錯.. 未來台灣的飛彈及雷達系統..應該都會採取機動式設計與佈署......(恕刪) 可是瑞凡 , 這種布置方法就是跟當年伊拉克一模一樣呀 !!但只要雷達一開機 , 還不是照樣馬上就被定位摧毀 .....一樣沒轍呀 !!
YC_Jiang wrote:不錯不錯.. 未來...(恕刪) 沒錯,沒錯,這套雷達能佈署下去,對岸的任何暱蹤戰機飛到接進海岸線就一定能被偵測到。移動式的接收與發射器,根本不可能全部摧毀! 最好訂購個10台收發機型加上50台收訊機型,訊號發射車還可以移動,找也找不到,打也打不完!從技術上看這個雷達,要從30-40年前說起,許多國家的雷達情資交換與分享系統裏面,通常是只傳遞訊號處理器分析完以後的目標資訊,原始訊號資料相對於目標資訊的數量要大太多倍,因此需要的無線電頻寬也不小,過去美國在30多年前就推出類似的雷達資訊交換系統,名字我不太記得了,把多個雷達的原始訊號相互傳輸過去,再一起分析,就可以得到所有雷達涵蓋面的所有戰情資訊,這種作法需要大量的CPU計算能量,每一個能綜合分析雷達資料的節點都具備超級大的計算機能量,結果這設備只能裝在船上與超大型的運輸車上,近年來CPU運算能力增長至少300倍,價格也掉落到過去的2-5%,這種技術開始變得可行了,現在中科院居然把它活用到匿蹤戰機的訊號差異分析上,實在是太棒了! 將來的匿蹤戰機越來越沒用了!J20剛服役,匿蹤就被地面雷達破解掉了! 弓三又可以從無法匿蹤的上方攻擊,對岸300-500億投資丟到水裡了! 爽死我也!
Charlie_H wrote:沒錯,沒錯,這套雷達能佈署下去,對岸的任何暱蹤戰機飛到接進海岸線就一定能被偵測到。移動式的接收與發射器,根本不可能全部摧毀! 最好訂購個10台收發機型加上50台收訊機型,訊號發射車還可以移動,找也找不到,打也打不完! 現在的問題只剩下,1. 分散式的架構上,如何把抓到的訊號作整合運算,標定目標實際位置。以現有的商用電腦架構下,小弟倒不擔心CPU能力問題。就只是軟體問題而已。2. 如何讓這套系統引導現有的弓 2/3,擊殺計算出來的目標。尤其要如何把算出的目標即時上鍊。3. 搞得定這套系統,F16, IDF當成活動發射平台的藍圖也出來了。至於有些白痴在旁鬼喊鬼叫的,樓大可以忽視。匿蹤戰機本來就要要進行突破的,有個白痴用了相反邏輯要野鼬部隊來幫撿角20開路。不是很好笑嗎?這個人證明了,撿20果然真撿角。
imshi47 wrote:現在的問題只剩下,1...(恕刪) 幾個傻B以為中國有匿蹤機 , 就不會摧毀台灣雷達了 ~~ 事實上根據蘭德報告 , 中國一開戰就有能力癱瘓台灣所有軍用機場 . 這時殲20還來湊熱鬧幹嘛 ? 對地攻擊能力比得上殲轟七 殲16 強五 SU-30這些嗎 ? 這些攻擊機又不具備匿蹤能力 , 飛臨之前當然會以導彈 遠火將尚在開機雷達清洗後再說囉 ~~當然 以兩岸現在龐大軍力差距來說 , 這些現實問題還是不適合想太多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