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山頂上的被動紅外線偵測系統

台灣為了下一代戰機的偵蒐系統,中科院與空軍規畫了新一代戰機的重要偵蒐架構,其中一項極可能成為新的偵測利器。
紅外線偵蒐系統已經成為新一代戰機必要的被動偵蒐系統,因為現代戰機超音速的紅外線訊跡明顯,新的超巡戰機會比較好可是因為噴射引擎所噴出的高熱依舊是無法隱藏的,所以被動紅外線搜索系統可以準確追蹤到敵機的動向,如果能搭配高倍望遠鏡,是可以辨識敵機,可是在飛機上空間有限所以高倍望遠鏡不易實現,但是在台灣的一堆3500公尺約11000英尺的高山上裝置這種紅外線與可見光組合的被動偵蒐系統,空間與電力供給都不會是問題,反而可以把系統做的更大更遠更穩定,因為它不會發射輻射訊號,它不僅可以對抗隱形戰機,還可以不怕反輻射的攻擊,無法被定位攻擊,甚至可能可以做到移動裝置上,而且一樣可以多個系統共同偵測分擔不同區育的偵搜,該系統將會對台灣的空防有革命性的改變!

可能的佈署會是將10-20集中到同一個基地或車輛,全面性佈署250-400個單元,可以分別偵蒐特定區塊也可以分配特定追蹤任務已提供飛彈導引,目前沒有確定的距離資訊,但是目標應該是訂在200-250公里!

要淘汰掉J20這一類隱形戰機似乎越來約容易!

大家對此是否有更好的應用與想法?

2018-03-31 14:24 發佈

Charlie_H wrote:
台灣為了下一代戰機...(恕刪)


先過的了環評/動保團體/原住民/里長的抗議再說
天災人禍我們避免不了,但車輛主被動安全,我們可以有選擇的權力!!!
c大可以踩单车为系统供电,毕竟夏天快到了,电就快不够用了
Charlie_H wrote:
台灣為了下一代戰機的...(恕刪)

chasingearth wrote:
c大可以踩单车为系...(恕刪)


半導體產業搬走,全島電力馬上超富裕……
aaaomc wrote:
先過的了環評/動保...(恕刪)


您是閒過頭了! 扯這個! 我看妳叫一票人去山頂把那24個雷達站都包圍起來,喊拆!
Chasingearth wrote:
c大可以踩单车为系统供电,毕竟夏天快到了,电就快不够用了.(恕刪)


肚子裡沒水,用這招,丟臉!

Charlie_H wrote:
台灣為了下一代戰機...(恕刪)


熱感應只能用在短距離,遠一點的就沒辦法,
擺設位置不對,還會炸煙囪,發電廠,甚至是自己的戰機,民航機。
所以只能用在戰場熱區。
哟,c大怎么还会批判起我的道德水平来了,说我之前也不看看自己平时都说些什么话。然后台湾岛上确实要没电用了
Charlie_H wrote:
您是閒過頭了! 扯這...(恕刪)
Lei123 wrote:
熱感應只能用在短距...(恕刪)


這個東西最早由SU-27/30引入戰場,漸漸的許多國家發現這種東西的好處,美國在這個武器上算是後知後覺的,最近在F-35才開始導入,現在還要幫F-15,F16用IRST夾艙方式裝上! 請自行Google。 目前最先進的機型可以在百公里外偵測到敵機。

距離遠近跟天氣有關,如果要遠距離偵測,它的望遠鏡頭將會限縮它的搜索角度,因此只靠一台是無法掃描廣大的空域,當距離增大,紅外線焦平面尺寸最好要倍增,或是用望遠鏡頭達成同樣功效,然後用多台同時掃描不同的區域才能及時掃完大範圍空域,安裝多台也有很重要的任務分配功效,因為可以指定某一台專門追蹤特定目標,因為有安裝雷射測距,所以也可以定位敵機3D位置,也就可以導引飛彈攻擊敵機而不需發射任何雷達輻射電波,當然飛彈上最好是有紅外線導引頭!

這種偵測鏡頭整個都不超過20公分直徑,所以一個1.5X1.5米的階梯狀安裝座應該可以安裝25個,它可以分散安裝也可以集中安裝,比較重要的是需要將大量偵搜到的資料在後台電腦中對比分析,確認目標性質,傳回指揮中心! 傳回去的機制需要用微波無線電往特定位置接收器發射,因為採小角度定向天線,也不可能在空中抓到該訊號。

這種東西沒有熱量,沒有輻射波,如果適當設計,因為尺寸都很小也不容易辨認,安裝在高山上,根本不會被辨認出來,或是裝在SUV車頂,全島跑透透! 只要天氣好,老共根本拿他沒轍!
老大,這部分您要再回去重讀一下~

Su-27是因為雷達性能穩定性欠佳, 才導入IRST作為雷達故障時備援

(SU-27的N-001雷達和MIG-29的M-019雷達都是機械掃描脈沖多普勒雷達,在實際作戰中都只能一次攻擊一個目標)

美國早在50~60年代設計的F-4/F-14 上面都有裝設IRST的紀錄,但在美製機載雷達性能穩定後,最後都取消了IRST

(對每一寸空間/機體都以空戰優先的戰機 IRST可以視為呆重)

近期唯一有IRST設計的F-16 BK60還是因為對地打擊需求 才加裝的~

因為IRST這東西看的距離有限/又容易受雲層干擾, 在空戰中用途有限,設計成夾艙就是不要在空戰時候成為呆重,對地任務才掛載

反而對地打擊上,IRST可以不像雷達受地面雜波干擾,可以協助目標辨識

Charlie_H wrote:
這個東西最早由SU-27/30引入戰場,漸漸的許多國家發現這種東西的好處

cche1079 wrote:
老大,這部分您要再...(恕刪)


美軍
對地掛夾艙.好處是有問題馬上換
對空有雷達就不須要這東西了

俄系
戰機裝這個對空性能普普,搜索距離也不夠
加上性能.體積大小成正比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