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隊任務編成:
1. 南,北2大艦隊(決戰): ACS DD x3, ACS FFG x4, 康定級 x3, 派里級 x3, ;
(ASM x 116枚, 長程防空飛彈 x 240枚, 中程防空飛彈 x 320枚;短程防空飛彈: 308枚)
2. 南,北,東 3大(分散保存實力)/ 平時聯合艦隊操演: ACS DDx2, ACS FFG x2, 康定級 x2, 派里級 x2;
(ASM x 72枚, 長程防空飛彈 x 144枚, 中程防空飛彈 x 192枚;短程防空飛彈: 128枚)
3. 一般巡航(防空+反潛): ACS DD x1 + ACS FFG x1 + 康定 x1 + 派里 x1;
(ASM x 36枚, 長程防空飛彈 x 72枚, 中程防空飛彈 x 92枚;短程防空飛彈: 64枚)
4. 狼群: 沱江(防空) x1 + 沱江(一般) x1 + 光六 x6;(5群)
(ASM x 60枚, 中程防空飛彈 x 16枚;短程防空飛彈: 32枚)
總體艦數如下.
![對未來12年的海軍艦隊[實際]想法](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02/mobile01-7ecd9bc791ca2bde2c41fe43690af1b3.png)
PS:
註一: ACS級武器及構型是參考高智陽先生的大作, http://www.mdc.idv.tw/mdc/navy/rocnavy/acs.htm . MK41 VLS 48管 + 單直升機庫以利裝設 32x TC-2N.
註二: 成功級升級防空構型因要維持 SM-2 發射數量(40x SM-2)及低風險考量, 故設定保持使用MK-13. 以SPS-48E/G/F 取代SPS-49V5, 3D雷達較精準再加一組 STIR240儘量增加導引接戰能量;
註三: 小弟對於康定級法國系統實在不熟, 故升級設定用迅聯系統加上美式裝備將法式雷達/防空系統全部取代;
註四: 因為派里級反潛艦沒有設定要發射 SM-2, 只發射 ASROC RUM-139 (4.5m) & TC-2N (4.8m, 3.6m +1.2m). 故設定派里級將 MK-13 改裝成 MK-41x16管, 可行性需評估; 結構未加強, 加裝斜射 4x 魚叉可行性需評估;
註五: 尚不知MPQ-951 X頻中短程雷達實戰性及可靠性如何, 可行性需評估. 設定 ACS可能會有 1 旋轉 (2~4sec) or 2 in 1旋轉 (1~2sec)
(50Km) or 3片固定式(60Km)構型.
註六: SPQ-9B(X)現為美軍現役一線裝備. 可視為中短程雷達備案, 但不知美國是否同意出售. 且SPQ-9B最大偵測距離僅 35km, 但轉速快 (2 in 1). 對於海劍羚中途導引反 ASM會很精準, 但對海劍二導引距離不足;
註七: 成功, 康定及派里級中長程雷達設定, 皆用原有的裝置,位置及重量為考量以一換一的想法替換. 可看出海軍急需3D輕量型中長程雷達(S or C), 現在的假設是改裝成取得性最高, 風險最小的 SPS-48G(防空,400km)/ -F(反潛,275km) 取代 SPS-49/ Jupiter (2D雷達- 重量 ~1.2 tons,應該可以原位裝設),可行性需評估; 大家應對於這部分最有意見, 尤其有西方有各式主被動C頻相列雷達. 希望大家由可獲得性及可改裝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