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pcb wrote:
...(恕刪)
三號突擊砲(Sturmgeschütz III的首款量產型A型從1940年一月到五月總計生產卅輛,其中廿四輛裝備國防軍640、659、660、665突擊砲兵連(Sturmartillerie-Batterie,1941年二月統一改稱突擊砲連Sturmgeschütz-Batterie);六輛則裝備武裝親衛隊阿道夫·希特勒親衛旗隊(Leibstandarte SS Adolf Hitler, LSSAH)機械化步兵團的突擊砲兵連。每個突擊砲兵連下轄三個突擊砲兵排,每排兩輛。這些突擊砲兵連皆投入法國以及後續的巴爾幹、俄國戰場。
後來因波卡基村(Villers Bocage)戰鬥震懾盟軍的武裝親衛隊第101重戰車營虎式戰車王牌,當時LSSAH突擊砲兵連的Michael Wittmann下士即在1941年七月十二日於烏克蘭基輔地區擊毀六輛T-34/76,並因此戰功獲頒二級鐵十字勳章。他當時的座車是三號突擊砲A型,暱稱Buzzard (鵟/獵鷹)。

自1940年六月起,三號突擊砲的第二款量產型B型即開始生產至1941年五月,總計生產三百輛。除履帶加寬、發動機與變速箱更換外,B型與A型在外形上最顯著的差異在於B型將前方履帶支輪改向更前方,以避免履帶沉降過度而在轉動時敲擊驅動輪。因此三號突擊砲B型的三個支輪間距不一致。由模型的支輪間距來看是B型,但驅動輪的外形卻是A型。
由於突擊砲的戰術效益頗高,因此自1940年八月起,獨立突擊砲兵戰術組織的編制即擴大為突擊砲兵營(Sturmartillerie-Abteilung,1941年二月統一改稱突擊砲營Sturmgeschütz-Abteilung):每個突擊砲兵營下轄三個突擊砲兵連,總計十八輛。之前陸續成立的突擊砲兵連則併入不同的突擊砲兵營運作:
• 突擊砲兵640連:1940年三月成立,1940年四月配屬大德意志步兵團運作,1942年擴編為大德意志突擊砲旅
• 突擊砲兵659連:1940年三月成立,1940年八月擴編為突擊砲287營
• 突擊砲兵660連:1940年三月成立,1941年春季併入突擊砲600營
• 突擊砲兵665連:1940年四月成立,1941年夏季併入突擊砲600營
• 突擊砲兵666連:1940年五月成立,1940年八月併入突擊砲184營
• 突擊砲兵667連:1940年七月成立,1942年三月擴編為突擊砲667營
本車隸屬1941年四月成立的突擊砲226營(Sturmgeschütz-Abteilung 226),營徽為一輛突擊砲。

突擊砲226營與1940年成立且可能配發三號突擊砲A型的早期突擊砲兵連沒有交集,加上A型僅生產卅輛,因此本營成立初期應只配屬三號突擊砲B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