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早:陸空軍技術跟不上雄心 貴州軍機墜毀12死
2018年02月02日 09:10 中時電子報 楊幼蘭
一架中國軍機這星期在貴州墜毀,至少導致12人罹難。《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指出,這暴露了中國空軍萬丈雄心與技術間存在「致命的鴻溝」。
中國軍方消息人士說,這次墜機嚴重影響了空軍的士氣。而中國空軍周一也已證實,這架軍機是在進行飛行訓練時失事墜毀。
雖然中國空軍並未公佈失事的軍機型號,或是傷亡細節。但一名接近空軍的消息人士告訴南早,至少有12人罹難,而墜毀的是從運-8運輸機改裝成的新型加油機。
這位要求匿名的消息人士透露,機上約有12名男女乘員,飛機墜毀時無一生還。由於那些飛機沒有彈射座椅,因此駕駛與機組員要靠機上的降落傘包。不過那架飛機墜毀的速度太快,他們不會有充分的時間跳機。
這位消息人士說,就在幾個星期前,才發生航母艦載機殲-15墜毀的事件,現在又有軍機在貴州出事,不免損及中國空軍士氣。
另一名解放軍消息人士說,儘管不知道上個月殲-15墜毀是否造成任何傷亡,但透露中國空軍內部愈來愈擔心,隨著飛行訓練增加,可能出現更多意外。他指出,中國空軍最近兩次墜機顯示,大陸軍機仍「不完善」,可能還不足以勝任所承擔的任務。
「我們必須承認,」他說,「在中國,空軍的實戰演訓和不完善的飛機研發之間,存有致命的鴻溝。」
他同時指出,無論是運-8或殲-15都有一些問題,其中包括引擎,設計與改裝在內。然而,縱使它們並不完善,但基於政治上要求,「要建立能打仗、打勝仗」的戰鬥部隊,當局並未進行更多飛行測試,反倒要駕駛直接上機。
而第一位消息人士則說,中國空軍駕駛的首要任務,就是奮不顧身,先救軍機再說。「這種訓練和教育推進了中國飛機研發,但付出了什麼代價?」他說,「生命是寶貴的。」
中國空軍從去年開始,展開密集的飛行訓練,其中包括靠近台灣的例行「繞島巡航」,以及太平洋上空的實戰演習。而解放軍說,這旨在證明,他們能突破第一島鏈。
不過第二位元消息人士講,最近的兩起墜機事件表明中國“不完善”的軍機或難負此重任。 該消息人士說,“我們必須承認中國空軍所受軍事訓練與戰機發展不完善之間存在致命鴻溝。
所謂的第一島鏈,泛指北起日本群島、琉球群島,中接台灣,南至菲律賓,以及大巽他群島的鏈形島嶼帶。據北京說,自從冷戰以來,美國就利用這天然屏障來圍堵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