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海軍要造微型飛彈突擊艇,是否會面臨人力問題?

“參謀總長李喜明提出研發45噸匿蹤微型飛彈突擊艇構想,若構型定案編列預算執行,最快4年內可籌建完成60艘匿蹤式微型飛彈突擊艇,目前該突擊艇已委託中科院研發。

《上報》報導,參謀總長李喜明先前曾提出,建造不具有戰鬥系統與雷達的突擊艇,搭載兩枚反艦飛彈,外型採用漁船或遊艇的造型,藉此混淆敵軍,再趁勝追擊,攻擊對方大型登陸艦。

國防部為研發不對稱作戰方式,微型飛彈突擊艇的構想交由中科院籌畫。而中科院在本月5日舉辦首場說明會,特別說明微型飛彈突擊艇外型以及作戰能力,這款突擊艇具船體外型具雷達匿蹤(RCS)造型設計,採用遊艇外觀造型,可與漁船混在一起,一旦突發狀況可採不對稱作戰。”


我擔心操作所需 官士兵人力

您的意見是........?
2018-01-07 11:15 發佈
微型潜艇朝鲜很有经验,可以向他们学习😂
把突击艇做成渔船的后果就是到时候不管是不是突击艇,看见渔船就炸,不知道台湾渔民同不同意。
明刀明槍的幹一架不行嗎?
乾脆軍服也不用穿不是更像?
要我來計畫 這些船一定不用人員來操作 當年海鷗的教訓還不夠嗎?

今天的這種海象要讓這些船出海 肯定要冒著很大的危險 一個不小心就翻船了

小船當作載台專放冷箭 其實可以運用大型的沱江艦當作母艦從母艦上來操控

以無人操作作為狼群攻擊的斥候與後衛 進可攻 退可作為活靶引開敵人攻擊
已经交中科院研发了!
所以这个新闻只是告知大家要这么干了。
感觉上,
是多此一举!
目标是登陆舰艇。
在海岸线附近拦截,
用不具有戰鬥系統與雷達的45吨突擊艇。
不是有很多(海基,陆基)对海导弹吗?
还有武装直升机阿帕奇,
还有战斗机,
。。。。
怎么多武器难道拦截不了登陆艇?
还要搞这些飞弹快艇?

住在台北的台中人 wrote:


這些船一定不用人員來操作...(恕刪)


贊成無人艇....

只是國防部為何需要長程反艦飛彈的海上載具??


目前的台灣反艦飛彈射程早已足夠防衛所需
岸基與車載部署的隱蔽性與成本效益又遠大於海上

我唯一能想到的理由

就是攻勢部署....
住在台北的台中人 wrote:
要我來計畫 這些船一定不用人員來操作 當年海鷗的教訓還不夠嗎?

今天的這種海象要讓這些船出海 肯定要冒著很大的危險 一個不小心就翻船了

小船當作載台專放冷箭 其實可以運用大型的沱江艦當作母艦從母艦上來操控

以無人操作作為狼群攻擊的斥候與後衛 進可攻 退可作為活靶引開敵人攻擊...(恕刪)


真知灼見! 無人化是必然趨勢! 攻勢佈署也是當然!

住在台北的台中人 wrote:
要我來計畫 這些船...(恕刪)


説不定就是規劃無人艇!?
daniellee888 wrote:
説不定就是規劃無人...(恕刪)


匿蹤化,無人化
最好具備電力(匿蹤模式下使用)與燃油(長距離移動或逃命用)雙驅動模式

基地就隱匿在未來將大量興建的風力機組中
同時還能作為無人艇的充電基座

戰時前進部署
直接對準對方出海必經航路或是登陸船團的攻擊發起點.









看過一些美軍實彈打船影片, 覺得魚雷破壞力比飛彈強.

進入 AI 時代, 個人的看法 :

[ 無人巡曳魚雷 ]

設計上, 給與 中長程 低中速 電力或燃油動力, 最後攻擊段用火箭動力(空泡) 或 全速+外掛助推.

平時就放在岸上艦上, 戰時給予敵艦大致方位投入海中 巡航 或 坐底, 再自找目標.
* 有 回收功能.
* 能 敵我識別.
* 能 中途接收資料變更目標.

.

.

肖想而已, 別炮我.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