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照FNSS公司以M113為基礎發展六個路輪的機砲車?

國軍該不該運用過去在M113裝甲運兵車所累積的深厚基礎,
比照FNSS公司發展加長車體到六個路輪的履帶平台,
以安置速射機砲,

做為灘岸殲敵,所需要的適當利器?

* 在此同時,
是否應調整雲豹角色,設置拖式飛彈車版本
以及
確立悍馬車擔任標槍飛彈專用載具,

以補足灘岸殲敵的任務需要及 火力完整性?

機砲車 負責 反直昇機降
拖式飛彈 負責 反衝灘偽裝貨輪之船橋
標槍 負責 反登陸輕步戰車
比照FNSS公司以M113為基礎發展六個路輪的機砲車?
2018-01-04 2:16 發佈
Leetian wrote:
國軍該不該運用過去在...(恕刪)

難道在相同的載具上衍生不同的功能不好嗎?
一定要弄個新的嗎?

Leetian wrote:
拖式飛彈 負責 反衝灘偽裝貨輪之船橋(恕刪)



越水射程也才1100公尺,是要打什麼船橋?
你佈好陣然後解放軍乖乖在你佈好陣的海灘登陸且沒有空中支援?
天災人禍我們避免不了,但車輛主被動安全,我們可以有選擇的權力!!!
謝謝回應

我的觀察,
似乎採用履帶底盤作為需要360度速射的武器底座

是否比較有 剛性支撐?

車身高度是否也能比較降低,

以至於後座力產生的 傾側狀態,能夠減少?

履带跑得慢,维护也更麻烦,本来台湾陆军维护水平就不高。而且台湾没有合适的履带底盘
Leetian wrote:
謝謝回應我的觀察,似...(恕刪)
Leetian wrote:
謝謝回應我的觀察,
似乎採用履帶底盤作為需要360度速射的武器底座

是否比較有 剛性支撐?

車身高度是否也能比較降低,

以至於後座力產生的 傾側狀態,能夠減少?...(恕刪)


其實使用 履帶或輪形甲車都可以 .








履帶或輪形 從 4->6->8 輪都有其優點跟缺點 .

美軍 沒使用 M113 改 史崔克裝甲車(Stryker vehicle)應有其原因吧 .
但是 , google find

美國國會議員質疑史崔克的設計原始構想就有問題,表示其實改裝型的M113舊式裝甲車就能取代史崔克所有功能,不需要再花大錢買新製造史崔克

但有一說
因為M113實在太老舊且跟不上裝甲旅級戰鬥隊中的M1戰車與M2/M3步兵戰鬥車的機動性,因此確有必要汰換

如果沒記錯
M2/M3 原本就是要接替M113,只是莫名其妙地發展到最後塞不了幾個人...防護力也不足(M2為何馬上改M3,美國自己有拍電影湯姆漢克主演)
美軍只好另外找接替案才開發史崔克,史崔克發展案一開始是連M2/M3都要一起淘汰,起意是便宜跑得快且裝的多,維修也容易的輪式車(錯一次不夠再錯一次)
所以低壓砲車構型也有開發...但實際發現史崔克跑得並不快(在野地的移動能力還輸M2/M3) 防護力更比M2/M3差(且體型更大不利運輸)
在阿富汗跟第二次波灣戰爭後,美軍基本已經放棄持續開發史崔克車型,回頭強化M2/M3的防護力
以色列開發雌虎運兵車,歐洲後續開發的步兵戰鬥車重量都逐漸上看30頓甚至40頓,表明運兵車的開發方向走向重視防護力
結論不是不能用M113不過M113連30mm的鍊砲都擋不住,當然也擋不輕型反裝甲火箭(紅隼同級),一登場就變活動鋁罐....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