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個有趣的問題
如果有天真的開戰 開戰前夕會有什麼步驟
比如政府銀行工廠人民該有什麼樣的sop
比如台灣
兵貴神速,所以常練兵的已經準備好隨時開戰,比如美韓軍演和中俄聯合軍演。台灣近一年練兵頻繁,顯然已預作準備。
何時開戰?交流先斷,嫌隙漸增,拉幫結伙,順勢點火。
兩岸若開戰不會是單純的內戰,而是以美國為首的聯盟,打擊大陸。所以,中美未翻臉前,台灣不動便是自保。若台灣主動改變現狀,等於是逼中美攤牌,就看看美國聯盟是否已經準備好了?答案若是否定,台灣將被武統。
川普自詡師法雷根,冷戰與軍備競賽才是主角,加上孤立主義與國內種族問題,派日韓當砲灰的機率較大,就看這兩國的關係發展與武器儲備了。
現代戰爭的特色便在於精確打擊,多維度,多軍種,多方位聯合作戰。而由於現代武器的產業鍊結構,價格高昂,製造困難,短期一旦遭受大量損傷,便等同於戰敗。所以,往往以斬首取代全面殲敵,這也是台灣軍演部分著重領導人撤離的原因。
個人認為,兩岸戰事若開打,台灣不論是否守住,都將成為主要戰場之一。到時不分美軍或共軍,死傷最慘的將是台灣人民與軍隊。我們領導人若真愛民如子,應尋求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避免將台灣推向戰爭才是最好的國防政策。
個人認為最好的避難地點是醫院,根據萬國公約,醫院據有戰時豁免權,即使本國軍隊也不能佔據醫院,更不可成為敵軍事打擊目標。而且戰時萬一受傷可以就近醫治。
其次是學校,學校有比較多的房間可以供大量居民避難,而且若遭敵襲擊會遭國際輿論嚴厲譴責。在學校避難的民眾比較多,政府也會集中提供物資配給,免於捱餓受凍。
然後是地下避難場所,如地下捷運,地下停車場,或者專業地下掩體等。一般位於繁華地區,比較容易受到打擊,物资供应也會受影響。但是聽到防空警報時保命最重要,如果有可能當然是最先躲入地下。
比較差的是公園和廣場。平時看似沒有軍事打擊的價值,但是往往戰時會被利用當做防空陣地,變成首要打擊目標。就算沒有軍隊駐防,也缺乏基本住宿場所。
最差的是躲去深山。深山中物資配給困難。只靠自己逃難時攜帶的物資堅持不了幾天。深山中信息閉塞,無法及時掌握戰爭動向。戰時社會混亂,在城市中尚且難以自保,在深山中很容易成為盜匪劫掠的目標。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