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中華民國編300億向美採購「地表最強戰車M1A2」(更新資訊)

更新資訊

陸軍是否採購新戰車,軍方內部反覆討論了10多年,如今國軍戰力有望要加入地表最強戰車了!國防部拍板,將編列300億預算向美國購買「地表最強戰車─美製M1A2戰車」,以汰換老舊戰車,蔡英文總統對此表示相當支持。

據《中國時報》報導,陸軍針對採購M1A2戰車案,軍方內部已討論多年,如今終於拍板定案,有軍方官員透露,先向美方採購2個戰車營,數量約100輛的M1A2戰車,其中這項採購案還包含種子人員的訓練,5年零附件等,估計預算約2、300億元,明年是第一年編列預算。

此外,軍方官員表示,我國現有戰車包含勇虎戰車與M60A3戰車多數已老舊,且戰車是基本戰略武器,適時更新軍事設備,有助於提升國軍形象,對戰力有信心,家眷也會安心,對此,總統蔡英文表示相當支持。

M1A2艾布蘭戰車也被號稱「地表最強戰車」,重量約70噸,比我國陸軍現役的勇虎戰車還重20噸,軍方解釋有了M1A2戰車的加入,若是共軍來犯,就必須得運送更大的戰車上灘岸,對共軍而言將會非常困難。

News
--------------------------------------------------------

國土防衛作戰需求是

(一)、精準地殲滅陸上具威脅的目標

(二)、不會輕易地被反坦克飛彈或是火箭推進榴彈摧毀

News

個人覺得要用老古董取代新式戰車,畢竟戰力提升有限

---------------------------------------------

2017-12-18 8:16 發佈

rockliang wrote:
國土防衛作戰需求是...(恕刪)

我已覺得陸軍需要更換新戰車

但是 M1A2太重

台灣地形複雜

山丘河川多

M1A2來台灣光要過個橋可能問題都很大

有別的選項的話會更好

至少要在60噸以下
搞轮式突击炮或者买三四十吨的轻坦就好了
先就壓毀路面來看,M1A1戰鬥重約在六十一公噸(空重五十九公噸),由於是履帶車,接地 壓較低,比起在路面上疾駛的砂石車接地壓還來得低,加上履帶膠塊可降低對路面的傷害 ,M1A1對於路面的影響可能還較砂石車為低。 在橋樑方面,由於橋樑是受到剪力影響,而非壓力,故無法用接地壓問題說明某些橋樑能 否承受M1A1,但主要橋樑應是無此問題,據曾在軍中服役的裝甲兵前輩表示,裝甲兵手中 有一份資料,顯示有哪幾座橋梁是愛車可以通過、哪幾座是不行的,而這也是很重要的一 點,不光是屈就於重量,重點在於軍方對於能通過的橋樑有沒有足夠的掌握,否則就算是 二十五噸重的雲豹,開上只能承受十噸重的小橋,也是有危險。 但值得慶幸的是,目前軍方裝甲旅採戰區分割,鮮少有長途支援的事項,也就減少過橋機 率,而過橋也可以透過配置浮橋車、架橋車解決;國內目前主力M3浮橋車可承重七十噸, 戰鬥重六十一點三公噸的M1A1自然沒有這問題。

另外橋梁的問題對共軍更致命,戰時台灣可能會主動炸毀南北向的橋樑 讓南面登陸的共軍無法跨溪向北推進~

依照國軍 各主要陸軍基地都離自己負責戰區的登陸灘頭 平均只有15km左右的距離來看, 其實橋樑的影響對國軍很小 除非是要跨區支援~
(台灣河流都是都東西向,但戰區劃分跟裝甲部隊基地的設置位置,其實台灣裝甲部隊的攻勢剛好避開河流的影響)

sogo5370 wrote:
M1A2來台灣光要過個橋可能問題都很大
讚喔。。

按照這理論主動炸毀電廠讓對方無法用電,主動燒毀民方讓對方無法居住。

對敵人真是致命啊。。

工兵不是可以架橋,敵人會無法跨溪嗎?

cche1079 wrote:
另外橋梁的問題對共軍更致命,戰時台灣可能會主動炸毀南北向的橋樑 讓南面登陸的共軍無法跨溪向北推進~
..(恕刪)

rockliang wrote:
個人覺得要用老古董取代新式戰車,畢竟有限...(恕刪)


主要還是看 升級的內容而定
如果 可以提裝備妥善率 減化補保問題
不一定是壞決定

要知到 台灣主力戰車 M60及CM11 就有近千輛
使用兩套射控系統
一套底盤系統
如果可以利用這次升級將兩套射控改為同一種
底盤性能升級一下 減化保養
對面未來的戰場 不一定會比較差


你當台灣會準備工兵材料 等著讓中共來架橋嗎??

中共工兵架橋需要的材料/重裝備 這是需要港口機具 才能快速支援 下卸這類重裝備,

不然你想靠效率低落的兩棲濕搶灘 來卸下10萬大軍所需的彈藥/食材/醫藥補給, 需要耗費時間都要超過一周了,

更別提中共要登陸的人數/後勤還遠在這規模之上,耗費時間更久~

(美韓之前號稱30萬人的兩棲登陸演習,其中20幾萬人 都是擔任掩護/海軍船隊上的船員/周邊後勤支援單位人員,實際能送上灘岸搶灘的戰鬥人員 也才一萬多人,兩棲作戰 耗費的人力資源之大 可想而知)

現在還要再加碼 另外下卸工兵架橋需要的材料/重裝備,那些灘頭忙到分身乏術/無法休息的共軍後勤單位 應該會很想先對你開槍~

就算台灣天真到 不要以火炮干擾中共兩棲濕搶灘,國軍全體吃爆米花看戲

可能登陸戰後一個月內 有機會看到中共工兵終於從灘頭拿到材料 可以開始架橋吧??

還是中國人都認為台灣會傻到不會灘頭布雷,不會炸橋後再周邊道路堤岸設置IED/地雷 等著噴飛共軍的工兵

還會準備好工程材料/施工需要的重工具 讓中共工兵可以順利施工的??

terrylaw wrote:
工兵不是可以架橋,敵人會無法跨溪嗎?
只想確認一件事情,美方有沒有運一輛M1A1戰車來台進行測評?
網路上好像有些小道消息說,美方曾經運來台灣試驗過台灣地形了。
cche1079 wrote:
依照國軍 各主要陸軍基地都離自己負責戰區的登陸灘頭 平均只有15km左右的距離來看, 其實橋樑的影響對國軍很小 除非是要跨區支援~
(台灣河流都是都東西向,但戰區劃分跟裝甲部隊基地的設置位置,其實台灣裝甲部隊的攻勢剛好避開河流的影響)...(恕刪)

如果各軍區無法交叉支援

萬一登陸區淪陷

其他區又無法快速支援

起不是讓敵軍有更充裕的時間可以建立灘頭堡

雖然台灣的好處是小啦

但是橫向溪流可不小

某些主要河流夏季豐水期的河面更是寬闊

如果不依賴既有主要橋梁

要靠工兵架浮橋運送裝甲部隊

可能會有困難

說不定敵人會比我們自己還更想炸橋
建議您先去研究

96年台海危機後 解放軍高層為何要大費周章 搞斬首戰/首戰即決戰的背後動機~

中共在台海戰役中,啥咪都缺 但最缺的就是時間

一旦台灣本島登陸作戰進入僵持,幾十萬PLA的精銳之師卡在孤島上 不得動彈

最開心的就是美國,還有一海票與中國有邊境衝突/競爭關係的國家

(這幾十年 台灣的反擊規劃 目地都在拖延時間/延長戰局,這背後的動機 跟解放軍高層為何要搞斬首戰/速戰 不謀而合,兩相比對一下)

就算整個南部都給PLA佔領好了,一旦無法快速拿下台北 達成實際佔領目標

你認為隔著大海的這支登陸孤軍 在沒有港口/缺乏後勤支援下 能獨力支撐在濁水溪以南多久??

對美軍來講 幾十萬名PLA的精銳之師 宛如探出頭的烏龜 遠離自家保護傘 卡在這美國眼皮下的海島上

(美軍對台灣島的熟悉程度還高於解放軍,甚至解放軍還做不到像美軍那樣 隨時有成隊的現役軍官在台灣本島活動)

美軍要隔著幾百km外 以戰機對這些島上困獸之鬥的PLA 來個幾波數百枚遠程導彈的飽和飛彈海洗地,對美軍來講可是行之有年的作戰方式~

所以PLA最關鍵 是如何在外國勢力介入/對中國其他防禦虛弱的爭議國界 開始行動前,最快速的拿下台灣全島 然後讓些集結的部隊 能安全回防原本各自戰區~ (台灣這邊的防務由其他後續二線部隊接手)

畢竟美國沒好心到主動協防台灣,但利用中台衝突 中共舉師跨海遠征之際 以遠程導彈,狠狠背刺中國一刀

讓中國幾十年培育的精銳部隊 全在海峽另一端孤島上變成糞土, 這種損人利己/讓對手大失血的勾當,美國可沒少做過~

sogo5370 wrote:
起不是讓敵軍有更充裕的時間可以建立灘頭堡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