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彈道彈和遠火並不是萬能 戰爭中針對不同的目標選用不同的武器裝備這不是常識嗎?順便一說我理解中的台海戰爭會怎樣展開

不理解為什麼只要一涉及到標題中的兩型武器討論就會進入怪圈…

和工具一樣任何武器都有其優缺點和適用範圍,在戰爭中會針對不同情況和目標配合使用不同的武器,就彈道彈、遠火和航空炸彈三者比較而言:
武器威力從高到低依次是彈道彈、航空炸彈、遠火
突防能力和被攔截概率從強到弱依次是彈道彈、遠火、航空炸彈
火力投射性價比從高到低依次是航空炸彈、遠火、彈道彈

從這三點就可以看出這三種武器的特點不一樣使用的情境也明顯是不可能一樣的。

比如說,戰爭開端時期面對敵方完備的雷達防空體系和各式防空飛彈和高射砲陣地您是會選用彈道彈和火箭彈突防呢還是讓飛行員冒死駕乘飛機去臨空轟炸?

還有 對於類似戶外防空飛彈陣地這種低防護又相對分散佈設的目標您是會用使用單價相對較低即使被攔截數枚也不影響打擊效果的裝載子母彈頭的火箭彈齊射進行火力覆蓋呢還是會用威力超大且昂貴的彈道彈進行打擊?


其實稍微有點戰爭基本常識的人應該都知道現代戰爭追求的是體系作戰武器間是相互配合使用的,就台海戰爭而言這三種武器的典型使用模式會是這樣:

首輪打擊會以防區外武器如彈道彈、火箭彈和巡航導彈等為主,其中彈道彈因為火力準備時間短及飛行速度最快將最先造成殺傷,其針對的目標主要是地下工事、核心指揮與控制中樞,大型陸基雷達站、機場跑道、軍港碼頭和停泊中的大型艦艇及彈藥庫和電廠、電視台、廣播塔等堅固且重要的高價值核心設施;
而火箭彈將緊隨彈道彈在數分鐘後開始對目標形成大面積的火力覆蓋,其針對的目標主要會是戶外防空飛彈及高射炮陣地、各軍兵營、飛機機庫、儲油儲氣罐、變電站等次要設施;
隨後在一二十分鐘後陸基海基和空基的巡航彈等飛航式武器也會抵達戰區並命中各自預設目標(巡航彈缺點是突防能力差易被攔截及干擾,所以其在空防體系完備的狀況下很難造成殺傷使用效費比會較差,但它的優點是能進行路徑規劃攻擊洞窟等隱蔽目標,且威力大精度高適用多種類型彈藥火力投射成本要低於彈道彈和火箭彈),同時期各式戰機和特種作戰飛機(如電戰機和預警機等)也會飛抵戰區開始爭奪戰場制空權。

其後的半小時至數小時,在經過偵察和評估基本癱瘓了敵方空防體系,並且空優機已奪取到制空權以後,戰轟機也開始深入戰場空域開始獵殺隱蔽機動轉移中或遺漏未開機運作的地面防空設施和通訊指揮設施及其他有威脅的目標,隨後大型轟炸機才會飛臨戰場持續進行轟炸擴大戰果。

在經過數小時甚至一兩天的大規模轟炸和火力覆蓋且特種兵空降兵登陸清理出岸灘以後,在天上有偵察機、戰轟機和電戰機的掩護,水面有神盾艦護航的情況下,兩棲部隊開始搶灘登陸建立防區,工程部隊接續上岸開始修建簡易碼頭為大規模船團靠泊做準備,隨後是陸軍主力兵團和重型裝備登陸。







2017-12-05 17:36 發佈
要是能发展出非核EMP炸弹就很好了……
chasingearth wrote:
要是能发展出非核EM...(恕刪)
很难,能量基数很难达到核武器的水准,台湾这边否定远火是他们压根不清楚火箭炮发展历程,自二战以来火箭炮从早期的装甲部队配备的短近程武器变成陆军重型火力再到几乎所有重炮退役后陆军最强的可大批量消耗的远程打击武器系统,在现在155炮基本到极限.203炮缺乏良好的平台和发展空间的时候,基本上各大国陆军都会将火箭炮作为延续陆军火力打击范围和能力的主要工具,因而可以预见的未来火箭炮除了小口径的制导化和精准化外最主要的就是大口径的距离延伸化和火力加强化。
不黑黑远火,怎么能显示出某些ID砖家的专业呢!把不同战术应用的装备混为一谈,来对比。然后证明台湾南波湾就好了。实在台湾不能南波湾,只要美国无敌也行。
La_dante wrote:
不理解为什么只要一涉...(恕刪)
能量水平问题应该不大,就算一枚只能瘫痪方圆二十公里都可以,这是除了核弹以外最快解除战斗力的方式了……真出现了可能会改变战争形态
dfxldm wrote:
很难,能量基数很难达...(恕刪)

看你寫這麼辛苦 實在不好意思再吐
可是你顯然沒看到我更辛苦寫的:

問個實際一點的問題

假設要攻擊台灣 涵蓋範圍是300公里
剛好差不多是WS遠火系列射程

為什麼貴國解放軍要用這類遠火
而不採用更成熟的DF-11系列?

1.價格差不多 都是30幾萬美金

2.精度 東風優 150~200公尺CEP WS是200~300公尺

3.載彈量 東風優 至少500公斤彈頭(有看到一說是800公斤)
而WS系列只有150公斤

什麼涵蓋面積什麼的 你載藥量不足涵蓋什麼?
為了射程 彈藥部大幅降低 就是付出的代價不是嗎?

為何不看看貴國實際大量採用的PHL-03(射程達150KM)是什麼規格?

1. 價格只有75萬RMB 約十餘萬美金
2. 精度 跟300公里的東風差不多 100~200公尺CEP
3. 載彈量 達235公斤 多出WS約一半

懂了嗎? 只有這型火箭彈 是東風系列無法cover的範圍
雖然載彈量及射程都只有東風一半左右 但價格只有3~4成
且重量適中 可以大量車載化 一次12枚火箭丟出去 可以載彈2.8噸彈藥
成本為150萬美金左右
東風飛彈要達到同等破壞力 必須要有6枚 總價約210萬美金
這只是一波PHL-03齊射的攻擊能量 如打上十幾波 差距更大!

中國軍方並不傻 打仗更要算成本 所以不管是WS或AR系列
根本沒在中國軍隊裡大量採用
為什麼這麼明顯的事實 早講破嘴了還有人執迷不悟?

YC_Jiang wrote:
為什麼貴國解放軍要用這類遠火
而不採用更成熟的DF-11系列?
..(恕刪)


唉 ... 這就像為啥國軍要用天弓三取代"成熟"的鷹式飛彈一樣嘛 !
性能差一截 , 為啥不能新型淘汰舊型的呢 ?

美軍也是用新型GPS制導GMLRS+來取代最早期慣性制導的ATACMS呀 !
兩者射程差不多 , 精確度可是差好幾倍哩 !

重點是新型GMLRS+的價格僅6.2萬美金 , 比最早期慣性制導的ATACMS便宜十幾倍 !
所以將ATACMS淘汰是理所當然的囉 !!

老兄 難道你不知道隨著科技進步 , 這些衛星制導套件早就白菜價了嗎 ??
YC_Jiang wrote:
為何不看看貴國實際大量採用的PHL-03(射程達150KM)是什麼規格?...(恕刪)



PHL-03就如同鷹式飛彈一樣 , 已經正在批量淘汰了喔 !

那麼多解放軍正在以射程300公里的AR-3汰換PHL-03遠火的報導及連結都轉貼給
你看了 , 你真的還是要堅持視而不見嗎 ?

事實上早期PHL-03因為是慣性制導 , 單價十萬美金非常昂貴是沒錯 ! 畢竟過去的末
制導彈道類武器 , 內部裝的是精密陀螺儀 高度計 精密加速計這類慣導套件來控制
彈道誤差 ~ 尤其陀螺儀是非常昂貴的 , 要大量量產也有不少難度 ...

相較之下 現在新型火箭彈及戰術導彈的末制導 , 說穿了就是一塊電路板罷了 ~
其他微機電控制機構都與傳統慣導火箭彈差不多 .... 所以真要算成本及生產效率的話 ,
反而比傳統火箭炮還便宜非常多哩 ~~

所以說 隨著科技發展 , 現代衛星制導火箭無論射程 精確度都是全面進化 , 價格卻反
而比過去的火箭低個十幾倍
哩 !! 現在有那麼多國家發展遠火 , 可不是沒有它原因的 ....

所以你真以為現在中國遠火還像當年一樣一枚十萬美金 ? 想太多 ! 現在中國外貿300
遠火價格之所以僅一萬美金 , 甚至舉辦一些比賽時還能大量施放助興 ... 這就是科技進
步與中國慣有量產白菜價帶來價格大幅下降的優點呀 !!
YC_Jiang wrote:
精度 跟300公里的東風差不多 100~200公尺CEP...(恕刪)



老兄 你還真是堅持中國武器精確度停留在二十幾年前呀 !!

在類比時代 , 彈道類武器是非常昂貴的 , 尤其導航裝置中的陀螺儀 , 基本上
其精確度美國是佔壓倒性優勢 , 不過也無法擺脫慣導距離愈長 誤差愈大的宿命 .

至於最近十幾年發展已經很成熟的衛星制導套件 , 由於是數位化產品 小小一塊
電路板
非常適合大量生產 ... 而在精確度方面 無論是美國 中國 俄羅斯 韓國 伊
朗 泰國 巴西 以色列 土耳其製造 大家都差不多 , 而且完全不受射程影響 ! 所
以美國在這方面的優勢就沒有啦 ! 畢竟末制導芯片所需計算能力在十幾年前算是
頗高 , 可是現在的話 連小口徑火箭及砲彈上面都有人把它裝上去哩 !

CEP 100~200公尺的衛星制導遠火 ? 這就像你現在想要買跟二十幾年前性能相
同的電腦 手機等數位產品一樣 .... 想要找也找不到啦 !!
一个射程1000公里,载荷500kg,跟射程150公里,载荷150kg比价格,居然脑补出来价格差的不多。真是何等专业。
YC_Jiang wrote:
看你写这么辛苦 实在...(恕刪)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