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式:94式62倍径105毫米线膛炮,2KM穿深在使用APFSDS弹时为550mm,使用国产贫铀弹时600mm,自动装弹机,射速18/MIN
10式:日本祖传坦克炮,莱茵金属80年代水准的RH120L44高膛压版 + JM33弹(DM33日本版),2KM穿深只有可怜的448mm,甚至不如中国出口到中东某穷国的哈利德坦克。自动装弹机射速约12发/min,但是平均20发就会故障一次

火控:
15式:上反稳像,猎歼火控,和99A同代的车际信息系统
10式现在还在用稳线,技术上落后了两代
炮塔正面防护:
15式:35吨裸车时(本底装甲+轻质复合装甲)为400-450mm。加挂重型爆反装甲时39吨战斗全重,LOS为590mm。
以下为35吨状态的设计指标:“正面装甲炮塔正面装甲能在正常交战距离上防御2A46M (T72和早期T90主炮)的钢芯弹,在稍远距离上防御RH120L44 (90式及外销版M1主炮)+DM33弹,车体正面和全车侧面在反应装甲完好时能防御HJ73C等级的轻型ATGM。”
10式:44吨时LOS约400mm,加挂爆反装甲48吨时LOS 600mm,不过这些数字统统都是理论值,因为10式未曾做过针对APFSDS的测试,只进行过抗RPG和30毫米机炮的测试
机动:
主机功率:1000hp vs 1200hp,吨功率25.6hp/吨 vs 25hp/吨
35吨的15式,防护力优于10式44吨的形态,逊于10式48吨的形态。39吨的15式,可以和48吨的10式旗鼓相当,而105L62炮的火力甚至超过了10式过时的120L44炮
这样的防护力+火力+机动性三合一,而且战斗全重又刚好在解放军40吨空投底盘的容量之内。15式的设计目标,就是作为快速反应部队的核心,在打爆周围邻国2代坦克的同时,和邻国的弱鸡三代坦克(比如:10式)也能拼个旗鼓相当。
附:10式坦克表演主炮端红酒,刚开动酒杯就掉了,场面一度非常尴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