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自上週末的共軍海軍報 原标题是“勇當海軍試飛奠基人”。
因為此文是典型的共黨八股文宣沒有直白提及裝備的名字和試驗過程為了方便閱讀我更改了文中一部分內容的顏色並添加了備註。
仲秋时节,辽西某机场。某发展型号战斗机(戰鬥機顯然指J-15飛鯊,而發展型是指為了適應彈射起飛加強了前起落架和機體承力結構強度,應用J-16技術換裝了AESA雷達、先進航電和太行發動機的最新升級型號)上,海军试飞大队首任大队长程海林全副武装坐在驾驶舱,严阵以待。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可天公似乎也有意考验程海林,能见度远远低于标值。到底飞不飞?现场最有决定权的程海林稍作权衡,果断发出了“照常试飞”的信号。
加力、对接、冲刺、拉杆……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战机短距离冲天而起!成功了!
程海林的这次极限挑战,使得国防科技领域又一项空白被填补,海军试飞领域树起又一座里程碑。……
1991年程海林被招飞入伍。随后的17年间,从空军到海军,从学校到部队,从初教机到高教机,从二代机到最新型战机,程海林几乎飞过海军所有型号战机。他安全飞行2100多小时,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17年⋯2100多小時⋯這裡可以瞭解到90-10年代共軍一位典型的中生代菁英三代機飛行員年均飛行小時數大於120小時)
2008年底,海军在“海空雄鹰团”遴选首批舰载战斗机试飞员,程海林急不可耐地报了名。(這裡可以瞭解到共軍08年底開始組建艦載機飛行員部隊。)他过五关斩六将,如愿以偿成为“飞鲨”战机试飞团队的一员。正当程海林踌躇满志地准备驾机上舰时,上级经过对训练、人力等资源的统筹,却安排他去试飞舰载战斗机的教练机。该型教练机是海军舰载战斗机训练的主机型,程海林服从了组织安排。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程海林辗转几地,试飞了多种机型。当他受命来到新成立的舰载航空兵部队时,首批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培训任务正在展开。组织上考虑安排他当教练,程海林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教练必须具备驾机上舰的理论和实践。”他坚持地面苦练、空中精飞,既完成了放尾钩定点着陆、增阻轮挡直线斜线滑跃起飞等任务,还啃下了航母新一代阻拦索改进、地面加速冲索等试验鉴定“硬骨头”。2014年底,程海林驾驶歼-15舰载战斗机在辽宁舰上成功阻拦着舰和滑跃起飞,通过了航母飞行资质认证。
航母舰载战斗机出现之前,海军试飞任务一直依托空军。航母舰载战斗机试飞的坎坷历程深刻启示,航母舰载战斗机是海军特有,必须走独立自主的试飞路子。于是,2015年底,海军试飞大队应运而生。程海林被任命为首任大队长。……上任不久的程海林刚刚搭起大队的架子,还在四处招兵买马,就接到了新的任命:航母建设某核心技术试验试飞现场指挥部试飞指挥组组长兼首席试飞员。(或許是考慮到15年時文中的主人公已在軍中服役二十余年擁有豐富的飛行經驗,但四十多歲的他處於大多數戰鬥機飛行員職業生涯末期不再適合執行飛行訓練任務密集又高身體負荷的航母艦載機飛行的關係所以其被調任到飛行任務相對輕鬆的地面試飛大隊)
全新设计的试验机、全新研制的装置、尚未定型的飞机发动机、未知的飞行轨迹……(這裡全新研製的裝置和未知的飛行軌跡說明了文中這次實驗進行的只可能是共軍未曾進行過的地面彈射起飛)飞机性能究竟如何、装置是否过关、起飞后状态是否可控……面对一个个生死攸关的“未知”,程海林坚定地说:“海军试飞大队一定要为海军争气!”
他一头扎进飞机和装置的相关研制资料之中,虚心向研制专家求教,反复研究相关资料,短时间内整理出5万多字的笔记。
首飞当天上午,上级领导和有关研制单位、部队的同志齐聚试验场,共同见证一个伟大的时刻。
可天公不作美,在能见度上出了难题。但在程海林看来,试飞本身就是向风险的挑战。他以堪称完美的一试,有效验证了装置与试验机的良好适配性,宣告了我国航母建设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的重大突破。(此段提及裝置與試驗機的良好適配性和航母建設更加證明了進行的是航母艦載機的地面彈射試驗,而世界領先的重大突破顯然不可能是在講已經被多國使用了半個世紀的蒸氣彈射而應該是目前僅有美國掌握的電磁彈射技術)
这一试,不仅再次印证了程海林的高超技能,也试出了新生的试飞大队的战斗力,书写了海军试飞事业的新传奇。
程海林带头试高难科目,带头飞风险项目,牢牢把住质量关口和安全底数,积极与工业部门共同研讨完善试验流程细则,驾驶试验机完成了一系列开创性试验试飞任务,先后提出意见建议20余条,为后续装备的研制和试验试飞积累了宝贵经验。
国重磅报道电磁弹射歼15,官方自豪地称取得世界领先的重大突破
近日,军报报道,我国航母舰载机试飞取得世界领先的重大突破,文章强调中国在今年九月辽西某机场,做了一项里程碑仪式的试验试飞,强调这次极限挑战使得国防科技领域又一项空白被填补,世界领先。军迷们纷纷推测,这应该是中国首次电磁弹射重载歼15成功,而且是有人驾驶的弹射,与无人驾驶或者小黄车配重弹射意义完全不一样。
这次试验说明中国成功掌握了电磁重型舰载机满挂弹射。
为什么说是电弹歼15成功呢?
如果是汽弹成功,算不上世界领先,美国早就成功运用数十年了。
而在电弹领域,虽然美国最先提出电弹理论,但事实上因为中美技术路线不同,中国的马伟明院士在舰船中压直流领域的全面突破,全面领先美国和西方十年,美国目前只能使用中压交流系统,在电弹上先天不足。
这就造成美国福特号航母直到近日才完成F-18超级大黄蜂的实机舰上电弹实验,而且没有挂武器,属于轻弹。因为福特号的电弹设计先天不足,目前一直不能完成全负荷的大黄蜂电弹,使得福特号航母的战力大打折扣。
中国在马伟明的技术优势下,全面完成了电弹的有人,无人,重载,无人机等数十项弹射实验,技术全面成熟,已经达到装舰水平,所以本次海军某发展型号战斗机上做了划时代的试验。
接下来国产航母铁定上电弹了。
重點1:殲15成功全載電彈
重點1:第三艘航母捨棄蒸氣式改用電彈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