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埃落定,大陸軍墵也不會再爭執這個問題了。————更正,後來發現各軍壇還有不死心的人想盡辦法想從視角及透視等方面著手證明後面也是64坑。其實terraserver.com上8月7日大連造船廠的055衛星照片,其中一艘后垂發基礎的尺寸已經可以使用工具測量。寬度和前垂發一致,長度就確實只有差不多四分之三。112應該是無誤了。樓下朋友說的后垂發使用小坑可能性應該很小,TG目前公開的就只有兩種方形通用垂發,而054A上面那種小型熱垂發無論可用彈種還是發射方式的靈活性都遠不如052D和055上面這種大型冷熱共架垂發。 目前一艘盾艦使用兩種不同垂發的只有韓國的世宗大王級。
lawmessi wrote:最新055图。。。...(恕刪) 怎麼我看起來是128?只是覺得船前身彈坑是大彈坑後彈坑大概是小彈坑那個紅布的長度就是後彈坑總長度以最後一列和建築物距離,還有紅布距彈坑..的距離...有列會看不到...
感覺接近米國火力艦的想法還有2戰日本戰艦都以攻為主的思維打個比方像2戰美輕巡若有12管魚雷發射架但日就要搞18-20枚以上一個是享用火力壓制敵人一則是因為艦隊數量輸人但事後證明這數字太大沒屁用要看整體 搜索 準確度 耐戰損能力 等綜合因素這麼多枚的火藥庫 若損管涉及不良將不耐一彈之擊(可以看到祖國個垂發體積很大 但又執意要比人家多.....火藥庫佔艦體面積不小相較於勃克級人家可是均衡多了.......唉!何必 大做文章的其實將可能是缺點)至少勃克級他當初的設計很重損管事實證明的確也不賴(竟發生好幾起與民間船隻相撞 與受恐怖攻擊)極權國家的戰艦與民主國家的設計上就是會有思惟上的不同人總是在踏前人的路一在循環而不自知
在你們眼中都沒戰損問題高抗戰損可以提高經過多次海戰後能動用的戰力此隱形戰力在資源突然吃緊時功不可沒那真該多充實自己....少聽領導與官煤 多翻翻海戰史增廣見聞看看大國海軍的對抗要注重那些重點豬母都把垂發放到船身兩邊外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