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F35C負G發射Aim9x測試

2017-06-29 17:17 發佈
話說F35的不少武器測試 都有公開的影像/完整測試照片在網上可供大家觀看/評論~

美國這樣才算是資訊透明啊,光明正大的武器測試, 從頭到尾給錄像你看 ,而且還是整段影片而像非單截圖一CG~

自詡強國的中共 怎不敢學學先進國家,來段完整J20在負G發射飛彈的試射影片 放上網讓大家評論??

cche1079 wrote:
話說F35的不少武器測試 都有公開的影像/完整測試照片在網上可供大家觀看/評論~
美國這樣才算是資訊透明啊,光明正大的武器測試, 從頭到尾給錄像你看 ,而且還是整段影片而像非單截圖一CG~
自詡強國的中共 怎不敢學學先進國家,來段完整J20在負G發射飛彈的試射影片 放上網讓大家評論??


其實我覺得只是"透明的展示"還不夠... 當然 我們的強國--中國連這點都辦不到...

老美最了不起的地方 是勇於"自曝其短" F-35大大小小問題確實不少..
但是幾乎都是老美自己出手爆出來的 不管是國防委員會或是相關媒體...

這是一個有高度自信的民族 也對自身產品有相當高信心的國家
才幹得出來的事... 就算是台灣同為民主國家也自愧不如...


joshpls wrote:
洛馬 F-35C ...(恕刪)


呵呵,四代機把導彈掛在外面射,真是天才設計
一個是格鬪導彈需要外掛才能發射、一個是亞音速和特定角度才能打開彈艙,這二架的超機動真的淪為飛行表演專用了。
andanlandianddd wrote:
看來肥火雞也自暴自棄...(恕刪)

我最近讀了一些關於f-35的供氧系統文章,據稱是延用了f22的制氧機,發生故障之後,讓飛行員手動啟用備份供氧系統飛回基地,然後全面檢修,這我有點不解,難道自動切換模式這麼不可靠嗎?還要飛行員自己切換,太危險了吧,為何不加一個含氧偵測系統發出警告語音,也比自動或純手動安全...至於j-20我猜應該是傳統的氧氣瓶,雖然地勤麻煩一點,但簡單可靠
如果沒記錯,所有的五代機都有外掛點,可以在低強度,不需要用到隱身的區域戰爭使用,美國甚至允許以色列對閃電做出破壞隱身性能的修改。
f35會長成這個樣子也是因為單發動機的權宜之計,單發維護成本雖然較低,但f35c也招致美國海軍的不滿,無奈被迫接受,相比之下j31雖然是雙發,貧弱的載彈量與航程也是得不到解放軍的關愛。
這種設計就沒辦法在準備發射時預先關上彈倉了。
打開倉門時,雷達反射波很強的,我不清楚在雙方都進入雷達射程後,倉門開啟時間長短,對有效攻擊時間的縮短助益程度,但發動機距離較遠也有分散熱源的優點,再接近一點,對紅外線導引飛彈可能比較容易閃躲
joshpls wrote:
6枚R77。好了,...(恕刪)


本來不想參與這樓的口水~

但是看你拿這張圖出來說6枚R-77,我覺著還是有必要追根溯源一下……

這是一張PS的照片





“See below it's PSED pic”

出處
PAK-FA thread about information, pics, debate ⅩⅩⅢ

其實是一位軍迷和其他人爭論T50的單彈倉空空導彈配置到底是2+2還是3+3的時候拿出了這張PS的照片想證明尺寸上3+3沒有問題。



——————————

我覺得T50飛行中開彈倉展示內置武器的照片遲早會出現。

但是PS的照片還是不要拿來做證據了

——————————就這樣~
mangchaocs wrote:
本來不想參與這樓的口...(恕刪)


唉唉...一時不察,幸虧有網路搜尋能力強大的網友糾正我的錯誤。

你說的對,開彈艙是「遲早」的事,畢竟俄羅斯國防部已經宣布T50將在2018年進行量產。

至於影片中的Pak fa眼鏡蛇與大法輪等等亞音速機動動作,J20可不是想「遲早」,就能「遲早」做得出來的。

https://youtu.be/8Czhyw6DVgA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