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大陸軍壇爆料中國正在新建一型前所未有的新式軍艦

這是大陸最大軍壇的管理員畫的概念草圖。按其描述的特徵這型船應該是一型全電力推動具備隱身特徵攜帶了大量導彈的半潛式武庫艦。

大陸軍壇爆料中國正在新建一型前所未有的新式軍艦
2017-05-26 22:06 發佈
"武庫艦" 這不是美國以前就提出的概念嗎?


..百年世事三更夢,萬里乾坤一局棋。禹開九州湯放桀,秦吞六國漢登基,古來多少英雄漢,南北山頭臥土泥..
我以為是要祕密建造這個.....




看來是弄錯了~~~
應該是這個

海軍工程大學教授董文才主導的

據爆料應該是已經造了2~3艘

~~~~~~~~~~~~~~~~~~~~~~~~~~~~~~~~~~~~~~~~~~~~~~~~~~~~~

新概念船可在水面水下快速轉換

海軍工程大學完成作戰平台研究

發佈時間:2016-04-26 瀏覽:1955 發佈人:長江日報
23日,來自哈爾濱工程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海軍工程大學和中國造船工程學會船舶力學委員會及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〇一研究所、第七一九研究所的200餘專家、教授、研究生齊聚海軍工程大學,舉行第九屆武漢地區船舶與海洋工程研究生學術論壇,以此慶祝我國海軍建軍67週年。

此次論壇以“軍民融合、科研強軍、科研強國”為主題,共收錄論文280篇。

據了解,同城三所大學研究船舶與海洋工程,武漢是世界唯一。為活躍武漢地區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的學術氛圍,搭建校際研究生交流合作平台,2007年經武漢理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和海軍工程大學三校協商舉辦“武漢地區船舶與海洋工程研究生學術論壇” ,至今已成功舉辦了八屆。其中,海軍工程大學在論壇所提出的研究成果先後應用於多型艦艇;所完成的項目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所提出的能夠在水面、水下之間快速變換的新概念船現已成功申報,並圓滿完成了總裝探索一代“新型快速作戰平台”的研究。

海軍工程大學校長韓小虎少將和該校船舶力學專家92歲高齡的郭日修教授、77歲的張緯康教授出席論壇,兩位專家曾先後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

~~~~~~~~~~~~~~~~~~~~~~~~~~~~~~~~~~~~~~~~~~~~~~~~~~~~~~~~~~~

另一篇
http://inews.ifeng.com/yidian/48373390/news.shtml?ch=ref_zbs_ydzx_news
海軍工程大學董文才教授:嚮往淡泊艱辛的科研生活
最近
另一件新式概念艦

由中國大陸電磁領域很有名的
中國工程院馬偉明院士提出的

~~~~~~~~~~~~~~~~~~~~~~~~~~~~~~~~~~~~~~~~~~~~~~~~~~~~~

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17-04/26/content_368149.htm?div=-1

2017年04月26日星期三
“全能艦”將顛覆現有海上作戰樣式
今日關注
本報記者 唐 婷
在第十一屆中國發明家論壇上,馬偉明院士展望未來海戰——
進入4月以來,美國航母戰鬥群將駛入朝鮮半島海域的各種傳聞喧囂塵上,加劇了半島的緊張局勢。看似平靜的海面,是各國軍事實力較量的主戰場之一,如何才能在現代海戰中贏得先機呢?
“要想贏得戰爭,亟須艦船平台在能源動力、武器及發射方式上進行顛覆性變革,以技術性創新牽引作戰樣式創新。”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馬偉明表示。他是在25日上午在京舉行的第十一屆中國發明家論壇上作主旨報告時作這番表述的。此次論壇由中國發明家協會、科技日報社等主辦,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科學技術部部長萬鋼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當前世界各國海上作戰樣式,是按照任務類型設計和建造不同的作戰平台,由多個作戰平台組成編隊,謀求體係作戰和精確打擊。馬偉明認為,以編隊為單元的海上作戰樣式主要存在兩大局限,一是平台和武器的建造、維持成本高,經濟可承受性差,二是投入的作戰平台種類和數量多,前沿傳感器系統複雜,協同指揮難度大,電磁脆弱性強。
在描述對新的海上作戰樣式的構想時,馬偉明指出,艦載高能武器和全電艦船技術的集成創新與研製成功,將使單艘艦艇實現系統防空、反潛和對海、對岸的精確打擊,這將徹底顛覆現有的海上作戰樣式。電磁軌道炮、電磁火箭彈、線圈炮、激光炮等高能武器的出現,使單艦平台的整體攻防性能和持續作戰能力大幅增強,艦船綜合電力系統的研製成功,又為高能武器上艦提供了充足的能源支持。
如此強大的單艦平台,馬偉明稱之為“全能艦”,對其攻防性能逐一進行了設想。防空分為3個層次:200—600公里範圍,使用可重複自動裝填的通用電磁發射裝置發射反導導彈,實現點對點防禦;10—200公里,利用電磁軌道炮實現目標面攔截;10公里以內,利用激光炮作為最後一道防線,對末端導彈進行攔截。反潛和反魚雷上,利用電磁發射裝置發射反潛導彈對潛艇進行攻擊,利用電磁線圈炮對來襲魚雷進行攔截。
在反艦與對陸攻擊體系的構想中,“全能艦”將形成3層火力圈:600—1000公里,使用可重複自動裝填的通用電磁發射裝置發射遠程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完成對海和對岸目標攻擊;200—600公里,利用電磁火箭彈(炮),進行對海和對岸目標攻擊;200公里以內,利用電磁軌道炮完成對海和對岸目標的攻擊,一具電磁軌道炮可將對岸打擊能力提高一個數量級。
在馬偉明看來,我國在艦載高能武器和全電艦船技術兩大領域的群體性突破,為海上作戰樣式變革提供了基礎和條件。他表示,若能抓住當前化學能、機械能向電磁能變革的技術發展趨勢,充分發揮當前我國在電磁能武器和艦船綜合電力系統領域的世界領先優勢,先對手一步實現作戰樣式的創新與變革,必將實現對英美發達國家的後發趕超,並主導和引領未來海上作戰樣式。
(科技日報北京4月25日電)




我以為
要造這個,真是太讓人失望了。
“大陸最大軍壇的管理員”,楼主管理员就是管理论坛的没什么权威性的
joshpls wrote:
我以為要造這個,真是...(恕刪)

彗星號?

abc047 wrote:
我以為是要祕密建造...(恕刪)


不負責任消息(同時在此發表終身非自殺宣言):

聽說已秘密建造30架於新疆試驗場試飛中~

軍事論壇管理員?手繪圖?對不起,不是針對樓主,而是證據力實在超弱的啊!
盡情歡呼吧!日後自己遭難,請不要怪人無情地訕笑!今日特此紀錄下這一段。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