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中國海軍作戰指揮系統ZKJ-5

各位大大,為了更了解中國海軍的作戰指揮系統,我找到一些資料給大家參考,看起來他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 大家共同研究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先從一篇對岸的報導開始 https://kknews.cc/zh-tw/military/96yag8j.html
他號稱"中國海軍作戰系統性能提升,獨立研發並非山寨"
有部分外國媒體不友好地認為,中國海軍「西安」號驅逐艦等052系列的艦載作戰指揮系統有「逆向研發」的意味,也就是說他們認為中國軍工獨立自主研發的作戰系統是「山寨」。這種觀點帶有太多的偏見,並不足信。
比如有日本艦船雜誌就認為,中國海軍052系列驅逐艦使用的ZKJ-4/ECIC-1艦載指揮系統的結構和功能與法國海軍的TAVITAC指揮系統很相似,就好像這本雜誌的主編天天住在052D驅逐艦上似的。日本媒體還認為,義大利向中國提供過IPN-10數據鏈、RAN-10S對海搜索雷達、KIN-20S火控雷達、NEWTONBETA電子戰系統等軟體技術,幫助中國發展出新一代指揮系統。英國也向中國出售了CTC-1629簡易數據鏈,使中國發展出ZKJ-3指揮系統。俄羅斯向中國提供了各類艦艇探測、指揮和運算元器件,令其性能大幅提高。
需要指出的是,作為體系化程度非常高的信息作戰指揮控制系統,根本不可能通過一件成品就派生出龐大的軍種作戰系統,因此我們可以斷定外援從來不是中國海軍指揮系統發展的主流。中國海軍從建軍那一天起,就一直堅持自主開發的道路。比如,1979年中國軍工開發了ZKJ-1艦載指揮系統,內部代號為「海神1號」,試裝到051型驅逐艦「大連」號與後繼研製的052系列驅逐艦上。1987年中國在ZKJ—1的基礎上相繼推出系列化作戰指揮系統,1996年列裝到國產「深圳」號驅逐艦上的ZKJ4—3A指揮系統可同時處理數百條數據信息,傳輸速度達10Mb,標誌著解放軍的艦載指揮系統通過自主研發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目前,中國海軍已經擁有了ZKJ-5系統,她採用分散式布局,各個控制終端之間採用光纖傳輸,速度高達100Mb。052C、052D、054A和「遼寧艦」安裝的H/ZBJ-1型作戰指揮系統更是先進。美國情報機構分析H/ZBJ-1統兼容第二代JY-10G散據鏈,能像美國海軍使用的LINK-16進行數據鏈那樣實現三軍數據共享,這些自主研發的成果也真的是舉世矚目。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military/96yag8j.html

以下來自MDC論壇 052B的作戰系統

作戰系統方面,052B的作戰 指揮系統 是709所在2000年代初期研製完成的ZKJ-5,這是中國海軍第一種採用全分佈式、開放架構的艦載作戰系統。ZKJ-5的各個標準顯控臺、數據庫、指揮桌等節點由雙冗餘交換式商規乙太(Ethernet)區域網路以及視頻總線等連結,接線介直包括光纖線路(主幹)和鎧裝數據線。ZKJ-5作戰指揮系統是負責全艦的作戰指揮控制任務,整合全艦所有探測傳感設備 、電子戰系統、武器系統、艦載直昇機的指揮和控制系統等,能遂行空中、水面、水下立體作戰綜合指揮。ZKJ-5內嵌數十種應用軟件、戰術軟件以及海軍標準數據庫,可以實時(Real time)收集全艦各種探測傳感設備(包含雷達、聲納以及電子截收設備、從數據傳輸鏈接收友軍分享的情資等)收集的探測數據以及音/視頻信息信號,將所有信息進行實時的數據融合以及綜合判斷,形成完整的周邊戰術態勢圖像,並 具備自動的威脅判斷、輔助作戰決策 等能力,組織艦上武器系統和火控通道進行作戰(必要時艦上主要防空、反艦、反潛武器系統從感測器偵獲目標到發射武器接戰可以全自動化進行,無須人力介入);此系統可選擇由全自動指派武器與射控通道進行接戰,或者由人工介入下達接戰指令。ZKJ-5還可以通過各型數據鏈,從上級指揮節點接收統一的作戰態勢和協同作戰計劃,能與整個作戰編隊完成協同打擊任務;或者將本艦各傳感器獲得的信息和武器狀態透過數據鏈傳輸到上一級指揮節點,因此ZKJ-5能使船艦平台成為整個網路體系作戰的的一個節點。

由於1990年代後期以來中國電子工業技術發展突飛猛進,ZKJ-5作戰指揮系統的整體水平已經達到世界上同類系統的先進水平。由於採用開放式架構,ZKJ-5具有很高的兼容性、通用性以及可擴充/裁減性,能透過增加/減少模塊或者配合不同應用/戰術軟件來滿足不同艦種的需求,日後升級擴充、納入新裝備時,也能藉由增加新模塊單元(含軟硬件)並連上作戰系統的網路而輕易完成。相較於中國海軍前一代的ZKJ-4作戰系統,ZKJ-5無論是系統容量、信息處理能力、系統集成度、精確度、反應速率等都有極大的提高。中國海軍從2000年代開始陸續批量建造的052C/D導彈驅逐艦以及054/054A導彈護衛艦,都使用ZKJ-5系列作戰指揮系統,透過採取不同的系統網路構成以及戰術軟件來滿足這些不同級別艦艇的裝備與任務需求;而2010年代開始中國海軍為兩艘052導彈驅逐艦以及051B導彈驅逐艦深圳號進行大規模改裝時,也以ZKJ-5替換了原本的ZKJ-4B系統。

中國海軍對第三代驅逐艦的艦載戰鬥系統定義如下:指揮控制應用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系統工程理論,採用全分散式結構,Dual-Token Ring區網系統,資料匯流排則以具自適抗毀損特性的光纖分散式數位介面(Fiber Distributed Data Interface,FDDI)取代以往的1553B,傳輸速率10/100M;新一代指揮控制的處理器與工作站使用32/64位元晶片,應用圖形加速器、大面積光柵顯示器和多功能平面顯示器,軟體以美國軍規ADA語言撰寫,具備專家系統、戰術資料庫、多媒體應用等;而為了與預警機搭配,還 要配套開發新型高頻寬、高保密性的數位資料鏈。這些技術特徵咸信都反應在ZKJ-5中。

給大家參考!!





2017-05-17 16:31 發佈

Charlie2020 wrote:
中國海軍從建軍那一天起,就一直堅持自主開發的道路...(恕刪)


是我看錯嗎
中共建軍的第一步
不是對外採購軍備,再來就是copy出中寨品
原因 逆向工程也算是自主開發 阿...

從戰機到軍艦
由成品到半成品套件
有那幾項是中共沒買過的

其實買的最多最廣的應該是阿三哥,

怎麼弄了半天都沒有什麼進展?

所以買系統來拷貝的應該只是設計概念,

而不是真的去照抄或反向。
ZKJ-5十年前的052B就開始用了,052C上加裝了相控陣和垂發系統不可能還用同型的指控裝置,052D又把雷達從PESA換成了AESA性能差那麼多指控系統肯定又要改。

這是大陸官媒上公開的052D內部圖片,系統我不瞭解不過從人機交互介面看052D比052C先進不少。
La_dante wrote:
ZKJ-5十年前的0...(恕刪)

052c已經是有源相控陣,不是無源
海軍作戰系統在軍武討論中應該算是冷門項目,可是它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項目! 因為他是整個武器(這艘船)的大腦! 也是現代軍艦成敗的關鍵,作戰系統整合所有的感應器,比方說雷達接觸,定位,敵我識別,目標辨識,威脅評估,目標命名,可選用之武器與建議,
武器官選擇武器,下決定攻擊(艦長授權),武器備便,鎖定,發射。 這些動作都是透過作戰系統下達。現代的作戰系統可以經過設定變成全自動接戰,但是沒有任何艦長敢這樣做,因為會誤擊目標,或是被偽裝的目標攻擊! 這個程序裡面需要人為確定/鑑定/決定!! 所以它需要非常重要的人因設計以加快整程序。
舉一兩個例子。

美國海軍擊落伊朗客機
美國政府聲稱文森尼斯號錯誤地把伊朗客機辨認為一架攻擊戰機。軍官認為空中巴士A300B2的飛行剖面類似開始攻擊的F-14雄貓式戰鬥機。客機起飛的阿巴斯港國際機場,除了服務商用民航機外,也用作伊朗F-14戰機的基地。[1]同一份報告稱,文森尼斯號嘗試聯絡正在接近中的飛機但失敗,七次使用了軍用航空緊急頻道,三次使用了民用緊急頻道,卻從未用空中交通管制頻道。正常情況民航機不會監察緊急頻道。
上午10:24,民航機在11海浬遠,文森尼斯號發射兩枚SM-2MR地對空導彈,都擊中了655號客機。開火後,文森尼斯號艦員發現飛機原來是民航機。

這時的美海軍神盾艦上沒有建置完整的光電指揮系統能做緊急辨識,商用航空公司的無線電雖有建置緊急頻道通訊系統,居然被設定成忽略,也就是沒人監聽,整套作戰系統一直把該機定位成F-14,為什麼! 因為那也是F-14的基地,雖然有收到客機應答器的訊號,雷達操作員還是把它定位成F-14,可能F-14以前曾經這樣做!! 結果是在11海浬(20公里)處發射飛彈攔截!! 這個軍艦就是爛貨嗎? 我們看一下這架飛機的航線:
這架飛機是空中巴士A300B2型,註冊編號EP-IBU,由穆爾辛·禮薩揚駕駛,他是一位擁有7,000小時飛行經驗的資深機師。飛機在德黑蘭時間(UTC+0330)的上午10:17離開阿巴斯港,比原定的起飛時間遲27分鐘,原本應該是總計28分鐘的航程。在起飛之後,這架飛機由阿巴斯港塔台指揮開啟其應答器,向波斯灣前進。飛行航線是慣常編定的Amber 59空中走廊,航程20英里,直飛杜拜機場。因為距離短,飛機採用簡單的爬升模式,先爬升至14000英尺(約4300米),巡航一段時間後在杜拜降。該民航機一起飛就在距戰艦100公里內,可以反應的時間極短,一連串判斷錯誤就導致這個結果。
這個戰鬥系統可以修正這個問題嗎? 答案是可以也不可以,後續的BASELINE針對這個問題修改了幾個接戰準則的確認點,可是如果人員操作還是硬要把民航機當成F-14,而且決定發射飛彈,系統也不會去擋它!

紅海上的遇襲事件,第一起是發生在周日(10月9日),第二起則是在周三(10月12日),而遭到敵人巡弋飛彈瞄準的船艦分別有三艘:伯克級驅逐艦梅森號(USS Mason DDG 87)、船塢登陸艦龐賽號(USS Ponce)以及兩棲船塢運輸艦聖安東尼奧號(USS San Antonio)。根據美軍方表示,攻擊船艦的巡弋飛彈都是來自葉門沿岸:胡賽民兵所控制的區域。
根據調查,第一次事件的目標應是龐賽號,所幸這艘船艦當時的位置就在提供武裝護衛的梅森號附近,而梅森號在偵知飛彈來襲後(未說明距離),驅逐艦發射了2枚SM-2、1枚ESSM飛彈,並且發射Nulka反飛彈誘餌系統以反制,最終兩枚來襲的巡弋飛彈,在不清楚是被攔截或干擾的情況下雙雙落海,而未造成任何人員或船艦損失。
這起事件,懂得美軍電子干擾系統的人就知道,這是敢擾系統建得功。

電子干擾系統與作戰系統的連線,它的發動不需要授權,可以是全自動接戰! 與方陣快砲一樣,全自動接戰!

你一定會問哪美軍發射兩枚SM-2與ESSM,全都失敗了嗎? 這一點美軍並沒有公開資料,極可能是飛彈打到以前電子反制系統已經幹掉這枚反艦飛彈!! 你會問電子反制系統可以幹掉飛彈? 請你去研究一下美軍電子反制能耐,因為很複雜,我在次就不說了! 自己去看!! 另起一層樓談!!

每一次事件都會對這套BASELINE作戰系統提出更新要求! 所以BASELINE在80年代開始不斷在多次作戰中吸取經驗,40年來修改再修改! 以符合作戰需求!!

老共這套作戰系統已完成僅十多年,從來沒機會上戰場,都是用演習來修正它的問題,大該接戰程序可以說確定無誤,可是人因考量勢必還離美軍很遠!!
人因考量若不對,就要用人命換取!! 為了能及時接戰雄三,它一定要犧牲很多人的決定! 可是早期的HQ-9光是啟動電腦與電池備便發射就要十幾秒,這就不是作戰系統的問題了!




看起來跟link11很像,謝謝Charlie大的資料。

Charlie2020 wrote:
海軍作戰系統在軍武...(恕刪)
我在055比伯克3那一樓就問了一句,052D的能力可以比得上Baseline哪一個版本?結果沒人給我一個答案,只會想當然爾中國一定強別人經歷40年,經過大小戰役淬鍊出來的系統,你隨便就趕上了,我不禁懷疑中國情報工作是如此厲害。

真的不要怪台灣人每次都抬美國出來,事實就擺在那裏。
盡情歡呼吧!日後自己遭難,請不要怪人無情地訕笑!今日特此紀錄下這一段。
BUCK wrote:
我在055比伯克3那一樓就問了一句,052D的能力可以比得上Baseline哪一個版本?..(恕刪)


我認為是根本不能比!! 沒有血的教訓,學不來的!! 連基隆級的NTU都很複雜了!!

但是老共這一套在引用新科技上是很驚人的!! 它的聯網戰鬥能力要比台灣海軍現在建置的大成系統似乎還完整!! 這是讓人擔心的一部分! 台灣雖然已經在這裡加強了,可是問題在國產武器還是與美制戰鬥系統無法連線,這一點我們就很弱!!


rsteapwos wrote:
是我看錯嗎
中共建軍...(恕刪)

看來你很不了解對岸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