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想 當時蘇聯的工業生產能力都比德國高
打蘇聯 即便德國不會面臨兩線作戰的困境 想徹底吞下蘇聯 我覺得可能性也不高
竟然打蘇聯風險這麼高 德國為什麼還是要走這條路呢? 為什麼不選擇集中兵力把非洲的盟軍趕走呢?
非洲這麼大的一塊地方 理論上應該會蘊藏很多油吧 如果選擇佔領非洲的話 也不會面臨兩線作戰的困境吧
這在極權政治才會特別明顯
當時共黨與納粹都是互不相容
雙方都有野心想擴張勢力
雙方都互相猜忌....像史達林2戰前就去打芬蘭想染指東歐
像屠殺猶太人的作法你會覺得很扯
已經變成廢墟的史達林格勒與莫斯科
希特勒就是執意要拿下全城.....

甚至把其他現的主力最後都調往吶
今天的老美應該不會硬要打下一個大城
而是會站住一腳,然後主力繞過城鎮,繼續追擊後撤的部隊與工業
另外有歷史學家指出
希特勒本身很猜忌史達林
但主要在對英國的作戰失利
希特勒對英國是又敬又懼
所以對英作戰主要是希望英國能與其簽訂和平協議
但英國偏偏不領情.....德耗掉不少航空兵力在那
最後希特勒連海師作戰都草草結束(若相較與往後的東線悲慘狀況,德還不如繼續去嘗試
佔領南英一塊)
但英國很機車....海師作戰結束,還是拼命找機會反擊希特勒
從戰略轟炸騷擾,芬蘭
地中海都一直找機會戳希特勒......邱吉爾真的很賤
邱吉爾也很賤.....已經沒事了還是要犧牲大英帝國的人民
戰況開市不佳....為了讓民心再沸騰(像阿扁)....怕反對勢力把他再趕下台
與消彌對史達林的猜忌與避免英國未來會站起來
避免他害怕的兩面戰爭
希特勒做了白吃的決定......害怕就去幹了
希特勒白吃的決定可是一堆
這個決定讓很多軍官當時很震驚
既然對英失利又怕未來他們站起來反撲
應該重振旗鼓與他們耗
但有些投機份子某方面失敗了就失去耐心
想去另一面找好處.......希特勒是這類
//////////////////////////////////////////////
非洲是為了要聲援他危險的盟友義大利
所以給北非得軍力很微薄
但看後來有搞頭又多派了不少
但最後失利,又不准後撤..........基本上他的人格有大問題
還好祖國現在沒出這類的狂人.....都挺自製與理性
我叫林長青
家住臺北市中山區
電話0921603661
希特勒血腥上台,想必惹了不少人暗地不爽
若他打戰又打不好
哪天這些人反撲,他下場鐵定很悲慘...莫索裡泥下場就慘死
基本上他是內憂外患下.....做了很多白吃的決定
放不下的傢伙.....最後得犧牲一堆人

///////////////////////////////////////////////////
集權國家需要好的領導人
向毛澤東就是徹底爛貨.....但他爛到徹底根絕中國各地互不相容的地方勢力
以前中國不團結在清朝中央沒落後地方勢力的貪婪與自私是很重要因素
還好友鄧小平把這情形轉正過來,他應該算是中國近代最重要的人(如同蔣經國.....比較能放手些少些個人私欲)........實屬難得....但集權的未來誰知

我叫林長青
家住臺北市中山區
電話0921603661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