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中共軍改 俄媒:正為海戰作準備
2017-03-24 13:49:02 中央社台北24日電
俄媒解讀中國大陸軍改指出,共軍的重點訓練方向之一是對台灣的登陸行動。在行動準備框架內,共軍東部戰區的兩棲部隊有可能編入海軍陸戰隊。因為建設海軍才是中國大陸絕對的優先任務。
大陸新浪網今天摘發俄羅斯自由媒體網站3月21日刊出由馬爾達索夫(Anton Mardasov)撰寫的文章「中國為海戰作準備」。
文章引述南華早報的報導,軍界消息人士說,中國大陸可能在軍隊改革期間裁減陸軍約20萬人。一些部隊可能改編為海軍陸戰隊或傘兵部隊。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主任研究員卡辛(Vasiliy Kashin)分析,中國大陸解放軍的重點訓練方向之一是對台灣的登陸行動。在行動準備框架內,東部戰區有所謂的兩棲部隊。這不是海軍陸戰隊,而是能夠兩棲作戰、配備登陸用特種裝甲車的陸軍兵團。
卡辛指出,這支部隊有可能編入海軍陸戰隊。因為中國大陸在陸地上沒有強敵,建設海軍才是絕對的優先任務。「中國人正在為海戰作準備,這決定了他們的軍事建設方針。他們需要符合中國國際新地位的海軍陸戰隊」。
由此研判,共軍削減的部隊可能部分編入海軍陸戰隊,使海軍陸戰隊的人數成倍增加。
中國大陸於2015年11月宣布大規模軍隊改革。據中新社報導,中共中央軍委2016年初印發「關於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意見」,在軍隊規模結構方面,裁減軍隊現役員額30萬,軍隊規模由230萬逐步減至200萬。
-----
大時代來臨了! 應立即建立100隻隱形飛彈快艇 + 300輛岸基機動雄風發射車 + UAV加掛反艦飛彈 + 陸軍步兵班全面配發標槍反坦飛彈,以彈海戰術全面「中和」掉20萬名 PLA兩棲部隊。
最大的問題是登陸載具. 這說是說載重型軍備的大船,不是說載人的漁船.地一波來的這些登陸船隻,是否保證這不是單程票.
因為強國人不是美帝,當年美帝的D-day可是聯合英國和西歐的反抗軍.可是看D-Day1打多久才攻下來,更何況他們同時開6線. 目前強國人沒這資源.
再則海軍的集結,台灣的各種雷達不可能不知道,準同盟的美日不可能不會告知台軍.
打登陸戰,一定先打沈野牛和大型登陸艦.其他在岸上就用雷霆放子母彈/汽油彈對軟性目標施放,不然就用砲兵放黃磷彈,看它們很夠運幾趟兵員來當砲灰.
要記得大型運兵船是沈一艘就沒一艘,相同的道理作戰軍艦/飛機不見一個就是少一個.回補可不是online game那樣,下指令等時間到,裝備就生出來.軍備要工廠生產,工廠要有料件才能生產.入營的新兵需要訓練尤其是專業兵種(海,空).看日本帝國就知道,到後期是有空母,沒飛機,有兵員,沒船運,有飛機,沒飛行員可飛. 所以才會拿空母當快遞使用,戰艦當岸砲使用.驅逐艦當運兵船使用.
據稱,PLA戰車/甲車平時海運多由中遠(廣遠)裝船運輸。民船在戰時單純不打頭鋒而已。烏克蘭已授權PLA狂造野牛氣墊船,軍艦攻下一個港口後,COSCO SHIPPING的民船會把後續幾十萬軍大量運送出來。因此台灣對海飛彈的載具和數量可能要增加。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