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沙特國王訪華簽署650億美元 人民幣4486億大單 含嫦娥四號、鈾釷礦、核反應堆合作等

當中國“壹帶壹路”遇上沙特“2030願景”,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乘坐鍍金專機出訪的沙特國王薩勒曼訪華第壹天就出手不凡,與中國國家主席共同見證簽署了中沙包括油氣、核能和航天等領域價值650億美元的合作大單。

3月15日,薩勒曼王國帶領壹千多人的龐大隨行團隊抵達北京,當中包括25位王子(親王)和10位大臣。
16日,習近平和薩勒曼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會談,隨後,兩國元首共同見證了經貿、能源、產能、文化、教育、科技等領域14份雙邊合作文件的簽署。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張明表示,這些協議包含35個項目的合作,價值6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486億)。

3月16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同沙特阿拉伯王國國王薩勒曼舉行會談。會談後,兩國元首見證了經貿、能源、產能、文化、教育、科技等領域雙邊合作文件的簽署。
這壹數字甚至超過了2016年的中沙貿易總額。3月16日晚,中國商務部長鐘山陪同薩勒曼出席沙特—中國投資論壇閉幕式並會見中國企業家。鐘山致辭時表示,2016年中沙貿易額達到424億美元。目前,有100多家中國企業在沙開展投資和工程合作,項目涉及石化、鐵路、港口、電站、通信等領域。沙方企業在華投資的石化等領域的項目也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外媒註意到,中沙此次簽署的合作協議涉及領域相當廣泛,除了沙特阿拉伯的老本行——石油能源,沙特還將與中國合作生產無人機。
根據沙特通訊社消息,沙特還要參與中國的“嫦娥四號”登月項目,但具體的參與方式尚不明朗。
這是薩勒曼國王2015年1月即位以來首次訪華,也是對習近平去年1月對沙特進行國事訪問的回訪。巧合的是,習近平上次訪問,中國和沙特也是簽署了14項協議和諒解備忘錄,包括在貿易、衛星導航技術、可再生能源和石油等領域的合作、研究、投資和開發。
沙特是中東地區舉足輕重大國,也是美國在該地區傳統盟友,在G20、歐佩克、穆斯林世界都有重要影響力。特朗普上臺後基於“美國優先”立場傾向加大國內原油生產,對於經濟高度依賴石油的沙特是不小沖擊。奧巴馬時代美國在伊朗、敘利亞、伊拉克等問題的“軟弱”態度,也未能令沙特滿意。沙特現於也門、敘利亞等問題上泥潭深陷,特朗普也沒給予足夠支持。
法新社16日就稱,在特朗普領導下的美國全球外交立場仍然不明朗之際,中國正在轉向中東,而沙特也正在加強其與東亞國家的關系。
而對於中國正在推進的“壹帶壹路”建設來說,沙特是重要環節。沙特既可以成為中國同歐亞腹地開展互聯互通的重要環節,又可以成為連接非洲廣闊市場的重要樞紐。

3月16日晚,商務部部長鐘山陪同正在訪華的沙特國王薩勒曼會見中國企業家,出席沙特—中國投資論壇閉幕式,並致閉幕辭。
BBC報道稱,中國是世界上第二大的石油市場,也是沙特和俄羅斯這兩個主要石油出口國的爭奪對象。沙特多年來壹直是中國的最大石油供應國,但去年首次被俄羅斯趕超。沙特自然不甘心,希望進壹步增加對華石油出口。
沙特石油和經濟學家穆罕默德·薩班認為,近年來,沙中貿易額增長遇到瓶頸,而恰逢此時中國提出了“壹帶壹路”倡議,沙特提出了旨在擺脫對石油依賴的“2030願景”。依托這兩者的深度對接,中國可以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和強大的工業制造能力在沙特投資建廠,幫助沙特發展非石油經濟,沙特則能夠將其先進的石化技術和經驗應用於龐大的中國市場。
觀察者網註意到,這次簽署的寫就包括中核集團將在兩年內對沙特9片潛力地區開展鈾釷礦資源勘查工作,以及中國核建與沙方聯合研制高溫氣冷堆。
16日,在中沙元首見證的協議之外,沙特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簡稱“沙特阿美”)與中國北方工業公司(Norinco)簽署備忘錄,希望在中國建造煉油廠和石化廠。
彭博社報道稱,知情人士稱,在薩勒曼國王訪華期間,中國和沙特官方就中國中投、中石油參與沙特阿美計劃中的IPO進行了討論。沙特阿美是中東最大的能源公司、石油生產商,正籌劃上市,有望成為史上規模最大的IPO,價值高達4000至20000億美元。
BBC報道稱,除了經濟領域的合作,中沙兩國在國際戰略上也各有盤算。
中國依賴於中東的石油供應,但歷史上壹直對中東地區的各種糾紛采取低調的不幹涉態度。但近來采取了較以往積極的外交態勢。比如,中國政府最近主動要求主辦敘利亞內戰各方之間的和平會談。
中國外交部說,在中沙元首的會談中,習近平和薩勒曼討論了敘利亞和也門的內戰,雙方同意這些沖突都應該通過談判解決。

3月1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同沙特阿拉伯王國國王薩勒曼舉行會談。這是會談前,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北大廳為薩勒曼舉行歡迎儀式。
除了中國以外,薩勒曼還造訪了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文萊和日本四國。對中國的訪問結束後,薩勒曼壹行還將造訪馬爾代夫和約旦。
以下為觀察者根據沙特通訊社和中國媒體報道梳理的14項協議:
1、工業投資與基礎設施的合作備忘錄
2、在延布城建立貨櫃站、基礎設施領域的合作備忘錄
3、中石化與沙特基礎工業公司戰略合作協議
4、沙特參與中國“嫦娥四號”的合作備忘錄
5、無人機制造合作協議
6、產能領域合作項目諒解備忘錄
7、沙特廣播電視局與廣電總局之間的執行合作項目
8、簽署了貿易與投資領域的合作項目
9、簽署了教育領域的合作備忘錄
10、簽署了勞動領域的合作協議
11、簽署了和平利用核能事務的諒解備忘錄
12、高溫氣冷堆項目聯合可行性研究合作協議
13、鈾釷礦資源合作諒解備忘錄
14、出口信貸領域的合作備忘錄
=========================
沙特果然有錢,跟沙特合作果然美滋滋
2017-03-17 18:51 發佈

cai881224 wrote:
當中國“壹帶壹路”...(恕刪)


當年沙特大手筆購買東風三導彈 , 就已經讓老共見識到什麼叫土豪了 ~~

piwu0536 wrote:
當年沙特大手筆購買...(恕刪)

还好还好。。。。。。。。。
這個該發去新聞時事版吧?

發錯地方囉!

piwu0536 wrote:
當年沙特大手筆購買...(恕刪)

網傳版本是,談判代表準備開價1000萬人民幣,國防部長說軍火生意怎麼能只賺100%,然後開了1億人民幣。然後沙烏地聽到直接喊成交,然後說 國際大殺器竟然只要1億美金,中國人果然是窮慣了。

skybug wrote:
網傳版本是,談判代表準備開價1000萬人民幣,國防部長說軍火生意怎麼能只賺100%,然後開了1億人民幣。然後沙烏地聽到直接喊成交,然後說 國際大殺器竟然只要1億美金,中國人果然是窮慣了。

1986年大陸全年GDP只有2976億美金,外匯儲備只有20億美金,賣DF-3就賺了35億,確實是餓了三天的窮人撿到一隻燒雞的感覺。

中國的新聞

再打個七折

等真正要交貨時

又要打個一折


這就是中國
沙國抱頭燒!今年油價得拉至 75 美元才能打平開銷

barron’s.com 23 日報導,Bernstein Research 分析師 Neil Beveridge 發表研究報告指出,沙國去年財政赤字達到 790 億美元,支出下滑了 25%,今年打算把支出拉升 8%,以便提振非產油業的景氣。

根據 Beveridge 計算,去年沙國的損益兩平點是 65 美元,但隨著支出增加、產油量又得依據減產協議降低,意味著沙國今年得讓布蘭特原油均價拉升至 75 美元才行。

不僅如此,沙國計劃推動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Saudi Arabian Oil Co.,或稱 Saudi Aramco)IPO,認為其總市值超過 2 兆美元,相當於兩家蘋果(Apple)加上一家母公司 Alphabet Inc.。不過,據美國知名媒體報導,能源顧問公司伍德麥肯茲(Wood Mackenzie Ltd.)計算顯示,Saudi Aramco 核心資產的市值大概只有 4,000 億美元。

也就是說,沙國極有推升油價的意願。另外,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打不過美國頁岩油,也透露出想與之結盟的訊息。OPEC 秘書長巴爾金都(Mohammad Sanusi Barkindo)日前表示,他在下個月會跟美國業者會面,爭取支持。

MarketWatch、路透社等多家外電報導,巴爾金都 21 日在倫敦國際石油週(International Petroleum Week)上表示,他計劃在 3 月於休士頓一場能源會議上跟美國頁岩油商高層會面,要直接跟美國展開能源對話,不會眼睜睜看著美國產油量上升。他強調,美國並不是威脅,而是讓市場恢復平衡的夥伴。

===============================================

油價崩跌後,油霸講話都沒底氣了,加上葉門戰事膠著,沙國損兵折將還緊急又跟美國大買軍火

油價低迷+長期的高昂福利開銷 讓沙國的財富狂縮水,還得維持高昂軍費應付戰事

不知沙國還剩多少銀彈能真正拿出手??

去年的舊聞參考一下

2016-04-18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在杜哈討論凍產協議的十八個產油國,近一年半來油元資產合計蒸發逾三千億美元,迫使他們達成凍產協議,以提高油價的壓力升高。此外,美國石油業者Goodrich Petroleum上週五聲請破產保護,成為不敵油價低迷而宣告破產的最新一家油商。


根據彭博編輯的資料,自二○一四年十一月國際油價開始下跌以來,上述十八個產油國已動用三一五○億美元外匯存底,以支應薪資等社福支出,約占這些國家外匯存底的近五分之一。而在去年第四季,這些國家的外匯存底暴減近五四○億美元,為油價崩跌以來,外匯存底燒掉最多的一季。

產油國的外匯存底大幅蒸發,除了產油國本身,也衝擊到安本(Aberdeen)等國際基金業者和全球貨幣市場。在邀請十八國參與杜哈會議的信函中,卡達能源部長薩達(Mohammed Al Sada)表示,產油國須穩定市場,才符合全球經濟的利益,目前的低油價,對各國都沒有好處。

在近一年半期間,沙烏地阿拉伯的外匯存底大減一三八○億美元,占該國外匯存底的二十三%,緊追在後的是俄羅斯、阿爾及利亞、利比亞和奈及利亞。去年第四季,沙烏地阿拉伯外匯存底更暴減三八一億美元,為一九六二年以來單季最大減幅。

cche1079 wrote:
沙國抱頭燒!今年油...(恕刪)


這次的單子明顯跟轉型計畫有關,

會不會成功我不知道,

但是伊朗相對完整的工業能力確實一直式沙烏地羨慕的對象.

沙烏地阿拉伯經濟深度轉型計劃 誓言戒掉“石油癮”
http://blog.cnyes.com/My/carolinali/article2277495
伊朗因為長期被石油禁運的關係

所以勢必得發展賣油以外的相關產業來為生

好歹也是搞了30多年,還透過台灣/中國等國家引入機台設備

(在台商vendor時,帶我的師傅就吹噓 他剛進公司就曾遠征至伊朗的工廠, 幫伊朗人裝機)

某種程度上 伊朗也算因禍得福,沙國沒有禁運的問題+早幾年原物料大漲躺著賺,

小弟不認為沙國人會吃飽撐著 學苦逼得待完郎去學得爆肝技術(躺著賣原料還有時間把妹,進Fab除了苦幹 啥都沒有)

特別技術這種東西沒有20年磨一劍 大概都只能算門外漢,

更別提是要做到聚落/養活十幾萬人的等級

看看台灣達到聚落等級的Semi/Display產業,哪個不是30多年前就開始在耕耘的??

而且切入時間點更是關鍵,中國就是只搶到代工的末班車,所以在C/P值上 遠遠不及早個幾十年切入的台灣

就看沙國的積蓄能否撐個20年,燒錢燒到幾十年後技術開花結果

sp0609 wrote:
但是伊朗相對完整的工業能力確實一直式沙烏地羨慕的對象.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