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國號雖然升級為雄鷹,但是目前的雷達跟F16V或者對岸的J10B有一段差距,既然中科院有研發AESA的能力,可以先安裝先期版本給經國號,也能提高面對J20的存活率吧
陳小春2525 wrote:
單純防禦不可能飛離...(恕刪)
是的 如果國軍把IDF定位為"本島防禦戰機"
那麼的確不會脫離台灣防空及地面雷達有效保護區..
沒有急迫加裝AESA的需求...
對空能打到中國海岸線 對地能再深入個約100KM 也剛好足夠了..
(可以投射像萬箭彈之類的武器攻擊敵射施 )
這樣的距離 戰機雷達再強也沒預警及地面雷達的綜合戰力 經費有限 必須花錢在刀口前提下..
是可以不裝的...
要進行對地精準炸射 當然是交給整個對地能力幾近點滿..
(對地飛彈 電戰夾艙 JDAM等)
只差一具更高出力引擎的F-16V來處理 作戰半徑能在500KM左右也就夠了...
F-16有深入對方領空必要及能力 加裝AESA 以對抗對方可能的隱形戰機或其他敵機才有意義..
但是我以為基於研發下代戰機的需求 自製實作AESA仍屬必要..
應該至少會選定幾架IDF來加裝試驗.... 有實驗有修改 未來才能用在新戰機身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