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抗美援朝紀念館公佈志願軍犧牲人數為183108人

中韓每年清明交接在韓中國軍人遺骨,但今年可能會因薩德暫停








瀋陽10月26日電(記者陳輝、顏昊)在中國紀念抗美援朝戰爭60週年之際,記者從抗美援朝戰爭紀念館獲悉,該館經過十多年全國范圍的調查核實,截至目前共確認183108名中國人民志願軍官兵在戰爭期間為國捐軀。
坐落在遼寧省丹東市的抗美援朝紀念館是中國境內唯一一座全面反映志願軍參加那場戰爭的專題紀念館。
該館統計的數字是志願軍直接參加戰鬥犧牲的人數,包括作戰犧牲者和負傷後病故等非戰鬥減員。這些志願軍烈士來自除西藏以外中國大陸的30個省區市。
據紀念館研究員張中勇介紹,從上世紀末開始,該館通過民政部下發通知,同時派員下到除西藏外的全國480多個地級市2670個縣區單位,從地方最基本的縣區民政烈士名單裡面,逐一進行核對。
走在抗美援朝戰爭紀念館的“志願軍烈士牆”兩旁,參觀者可以清楚地看到“志願軍烈士牆”的中間花環裡標明了志願軍烈士數字:183108,牆的兩旁則是該館統計的各省區市分別的犧牲人數:福建1173人;甘肅1259人;雲南1604人;江西3258人;遼寧13374人;山東19766人;吉林18499人;四川21051人;湖南11541人;河北11853人;河南11048人;江蘇8444人;青海56人;重慶9468人;安徽6375人;北京1551人;湖北7183人;廣西3418人;黑龍江8683人;山西5488人;內蒙1995人;陝西3387人;廣東3307人;海南91人;寧夏441人;貴州2957人;浙江3361人;上海1576人;天津808人;新疆93人。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志願軍準確的犧牲人數始終沒有定論,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戰史》曾公佈,志願軍傷亡36萬餘人,但沒有單獨公佈志願軍犧牲人數。
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的《當代中國-抗美援朝戰爭》也沒有說明犧牲的志願軍人數。此前,抗美援朝紀念館也曾多方蒐集資料,最初統計烈士數字是171669人,這些都是能查到姓名的志願軍烈士。
抗美援朝戰爭紀念館副館長尹繼波向記者介紹,從2003年1月開始,紀念館通過派人、發函、電話核實等多種方式,從全國范圍開始對志願軍烈士名單進行徵集、登記、核實
尹繼波說:“目前志願軍犧牲人數的統計數據,已經接近實際犧牲人數,即使再有新的發現,上升的空間也極小。尋找志願軍烈士的工作我們還將繼續下去,要對志願軍烈士負責,對烈士親屬負責
2017-02-03 17:02 發佈
從土共抗美援朝可見當時土共內部黃俄之多,完全以
第三國際的利益為利益,不是以中華民族的利益為利益。

打了8年抗戰(不是14年抗日),國共內戰4年,國窮民
疲,正當仿漢初行黃老治術,與民休息,金大胖一求援,
就被拖下水,把解放臺灣的正事給耽誤了。看如今:朝
鮮、越南都是以本國利益為優先,當年土共就是傻逼,
專養白眼狼。

有人說:美帝都打到鴨綠江邊了,東北不保,必須保
家衛國。1949年,美國駐ROC司徒雷登大使,留在南京,
並未撤至廣州,就是要與PRC建交,放棄蔣介石。可惜
(幸好)老共國際主義中毒太深,失去好機會。當年若
建交,哪需抗美援朝?




事實上朝鮮人對中國懷有很強的戒心 對中國人也沒有好感
中共發動的抗美援朝戰爭保住了金氏王朝
金家現在不但沒有成為中共的有力後盾 距離首都北京不遠還多出了核彈威脅
我看這志願軍大多應該都是非志願的
嗚呼哀哉~

chen753asd wrote:
從土共抗美援朝可見...(恕刪)

老毛子那時候也想跟美國交好呀,問題是49年美國就開始興起麥卡錫主義,除非共產黨自我解體不然怎麼可能直接建交。
中國人民志願軍好像大多數是以前國民黨的戰俘組成的。
這些人為了某些人的政治利益當砲灰,可悲
没有朝鲜战争哪来现在几十年的和平,没有和平怎么发展?和平从来都是打出来的,不是别人施舍给你的。中国从满清后期开始连维持国家统一都做不到,哪天不挨打?按老的说法抗日战争1937年爆发国民政府连对日宣战都不敢,直到1941年美国参战后才跟着对日宣战。别的不说,中共建国以后打的各场战争基本上都是在实际控制领土以外。这几场战争实际上也为后来中共参与联合国并接收中华民国的权力打下了基础。因为联合国做出的决议中共可以用战争的手段否决,所以给予中共联合国否决权是必要的。

天上一颗星 wrote:
没有朝鲜战争哪来现在几十年的和平,没有和平怎么发展?和平从来都是打出来的,不是别人施舍给你的。(恕刪)


請教一下當年老美是有要侵略中國?而且請別忘了就不過5年前老美還出人、出槍幫忙打本子。當年挑起戰爭不是要建立起社會主義的新中國?怎到現在走回去資本主義了?
不反中 不反共 專打SB開腦洞
wiki:
長春圍困戰、或稱長春包圍戰,是第二次國共內戰
時期在中國吉林省長春市發生的一場圍城戰,進攻
方為蕭勁光所指揮的東北人民解放軍(下稱解放軍),
守城方為鄭洞國所指揮的中華民國國軍(下稱國軍)。
長春戰役是遼瀋戰役之一部分,解放軍占領長春宣告
了遼瀋戰役第一階段結束。

戰役自1948年5月23日,解放軍對防守長春之國軍完
成包圍,並切斷國軍空中運輸開始,直至10月19日國
民革命軍第六十軍倒戈,新七軍投降,解放軍進駐長
春結束。

期間150多天解放軍進行了圍困和經濟封鎖,為讓城
內老百姓耗光城內國軍的糧食,利用鐵絲網、壕溝不
讓難民出來。為勸阻出來者回去,解放軍打罵捆綁離
開者,開槍射擊,最終數十萬難民餓斃。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