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從美軍TX教練機標案看 台灣IDF改(藍鵲)教練機標準

高達350+架訂單竟有人不玩了,總計300億美金(採購成本110億美金 + 20年操作成本200億美金)

首先雷神宣布退出美國空軍T-X教練機案
Leonardo正在評估如何讓T-100的性能與潛力符合美國空軍須求
從美軍TX教練機標案看 台灣IDF改(藍鵲)教練機標準
由於美國重視本土就業與廠商保護(台灣也一樣),失去雷神美參與後要取得訂單有點困難

諾格是T-X計劃的成本問題,有成本可能暴漲的潛在危險
從美軍TX教練機標案看 台灣IDF改(藍鵲)教練機標準
是1960~80年代F-20/T-38的兄弟機

因為其他兩家都有問題,波音T-X(目前沒重大消息)
從美軍TX教練機標案看 台灣IDF改(藍鵲)教練機標準
看起來就是F-18的兄弟機

韓國T-50目前性能高過於義大利T100
從美軍TX教練機標案看 台灣IDF改(藍鵲)教練機標準
從美軍TX教練機標案看 台灣IDF改(藍鵲)教練機標準
價格上也有韓國優勢,問題在非美國製造

天蠍攻擊/教練機因非後掠翼所以性能應該不會達標準
從美軍TX教練機標案看 台灣IDF改(藍鵲)教練機標準
從美軍TX教練機標案看 台灣IDF改(藍鵲)教練機標準
但引起美空軍對於低價攻擊機興趣,靠內搭然油能飛4000km,機身中段又有多重武器掛艙

...............................................................................
美空軍T-X要求在性能與低成本之間找到平衡點(單架2500萬以內)
1. 開放架構.第五代戰機座艙.線傳飛控系統
從美軍TX教練機標案看 台灣IDF改(藍鵲)教練機標準
2. 數位化電腦任務規劃系統以及後勤補保維修系統

3. 飛行性能
15000英呎高度
0.9馬赫.8成燃油,做6.5~7.5G以上迴轉至少140度
飛行速度不能比初速下降超過10%
飛行高度不得掉落超過2000英呎

4. 良好簡便的後勤補保維修(妥善率80%以上),因為T-38真的太便宜又好
5. 飛行模擬器,畫面.性能.模擬必須逼真
6. 每飛行小時的整體成本須比T-38低10%以上
從美軍TX教練機標案看 台灣IDF改(藍鵲)教練機標準
7. 可整合感測器系統與戰術資料鏈(須有F-35水準)

最後只剩下T50 VS 波音T-X
從美軍TX教練機標案看 台灣IDF改(藍鵲)教練機標準
因為波音T-X是美製產品,獲選率也高上不少


.......................................................................................
看完美軍TX教練機要求後,在看台灣IDF(改) 藍鵲教練機
從美軍TX教練機標案看 台灣IDF改(藍鵲)教練機標準
台灣規範在那?
因為數量少66架,成本應該高過2500來到3000萬美金,光發動機*2應該就超過1000萬美金
航電模擬器要有F-35水準(應該不可能),最多IDF/F-16水準
飛行成本高(雙發問題),因為T-38真的太便宜
性能應該好一點,少了不少東西(更輕)
航電延用部份IDF,加上F-16v/IDF特殊功能,
座艙航電與軟體以及機下的學員訓練系統如何跟得上時代,能夠符合學員飛官駕駛3代機乃至4.5代機的訓練需求

自制的好處(不一定便宜+加入後勤+20年整體成本有機會便宜)
飛行性能能達標(引擎推力)
內搭燃油不足問題(先天不良)AT-3可以飛3100km,IDF約1100km
妥善率高點(應該會)
代訓能力夠(須美商技轉)
開放式架構(自行開發模擬程式)
第五代座艙(須美商技轉)
線傳飛控系統(延用IDF架構)
增加對地攻擊能力(須內裝機砲與外掛導引夾艙)
2017-01-30 2:47 發佈

lordkon wrote:
高達350+架訂單...(恕刪)

教練機要不要自製,恐怕會很多角度會造成不同答案。
好像還有一說是為了自製下一代戰機練手的。

如果從產業投資角度,就當政府投資一個工業園區(至少比砸錢南向還好,也比搞蚊子工程好)
歷年航空產業產值
原址:http://www.casid.org.tw/Page.aspx?ID=9e2d07e8-9f61-4e7a-8485-63b5dcd16dda
在經濟部相關單位的推動與輔導下,我國航空產業已建構相關民用航空產品之供應鏈體系,與波音、空中巴士、龐巴迪、奇異、普惠、史奈克瑪等世界知名航太大廠建立合作夥伴關係。我國航空產業總產值,至2015年底已達新臺幣914億元,較前一年成長約5.07%。


補充
1.台灣修飛機超狂 航太產值首破千億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9710

2.阿帕契到空中巴士 都在台灣造飛機(從製鞋機到空中巴士引擎機匣、立式車床 打進波音供應鏈、阿帕契直升機零件也是MIT)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1912

如果政府對於未來國機國造是要連帶拉動台灣航太產業,這應該是值得投資的,畢竟比某些毛三到四的產業要靠稅負補貼去扶持的好。
如果民間產業能得到成長的機會,台灣國防能增加自主的比例,人才培育除了國用,民間就業也能聘用而增加相關專業人才累積,這應該是一個正向循環。

反之,如果高教機到時候通不過空軍驗收,後果是否是台灣不能承受的?能否有補救機會?也是可以評估的。

w001 wrote:

如果從產業投資角度,就當政府投資一個工業園區(至少比砸錢南向還好,也比搞蚊子工程好)...(恕刪)

這樣說來整體經濟是好的,但對空軍是一般的

搭上美軍順風球不是對經濟更好,以300億以上美金規模來看,又可以分到一點肉跟湯可以喝
F-35也是一堆國家參與分工,各有各的優缺點

研發下一代戰機少說要50~100億以上美金吧,但就只有自己能用,整體缺乏經濟效益問題
目前台灣應該是花不下這錢,海軍還要數千億預算去養

lordkon wrote:
這樣說來整體經濟是...(恕刪)

美國教練機都還沒定案,台灣要等美國定案再來決定嗎?
而且如果是波音拿到美國的訂單,依照波音跟中國關係,恐怕台灣沒啥好處,除非美國總統跟國會幫忙。

至於研發下一代戰機用50-100億美金??是指包含自製發動機嗎?,台灣應該沒人狂妄到整台飛機每樣組件都要自製。等評估出台灣下一代戰機規格,再來看台灣要怎生出來吧!
個人是覺得台灣目前宣布要自製的各種軍武,除了國家財務風險,風險最大是潛鑑自製,因為台灣根本沒做過,美國能幫到哪種程度又是個未知數!台灣相關經驗的研發人員有多少也是問題!
只是多年下來台灣根本外購不到,被逼上走這條路,這風險才真正是大阿。
w001 wrote:
而且如果是波音拿到美國的訂單,依照波音跟中國關係,恐怕台灣沒啥好處,除非美國總統跟國會幫忙。
...(恕刪)


這一層關係其實不用考慮太多,阿帕契照樣賣到台灣啊!!

中國市場對波音民用機有一定的助益,但還不到可以宰制波音的程度。

波音軍用部門,從麥道時代,就已經跟台灣軍方關係很不錯了。

joshpls wrote:
這一層關係其實不用...(恕刪)

原來如此,是我認知有誤了。

joshpls wrote:
這一層關係其實不用...(恕刪)

不錯是指
臺灣現役有波音的哪些軍品?

"可整合感測器系統與戰術資料鏈(須有F-35水準)"
以這個條件來看 台灣還是買美軍最後決選的TX吧
漢翔是沒有技術能力和經驗搞這個
但請用技轉或在台組裝的方式引進這個科技

不然 台灣自製的教練機才開發就已經落後了

lordkon wrote:
.(恕刪)


我加入一些意見!! 我無心批評大大的論點

[航電模擬器要有F-35水準(應該不可能),最多IDF/F-16水準]
航電模擬器是要模擬作戰飛機的飛行座艙操作方式,如果我們沒有F-35就不需要模擬F-35,F-35的座艙也沒有比新的F-16V先進,因為都是數字座艙(Glass Cockpit)的設計概念,請了解是概念與觀念,只有一種教練機要訓練三種戰鬥機飛行員,這個教練機需要給這個飛行員最新的操作Glass Cockpit的方式/概念與觀念,所以我認為會是用升級以後的IDF座艙就可以了,升級以後的IDF Glass Cockpit有參考F-16V的座艙,比較麻煩的是幻象的座艙並沒有升級,所以操作幻象還會有回到過去的感覺!

[飛行成本高(雙發問題),因為T-38真的太便宜]
事實上,我很懷疑老美把這一點列上,可能做到嗎? F404的操作成本非常高,F-125就低多了,因為它的原始根本是商用引擎設計不是軍用引擎設計,非常接近T-38的 J-85 可是操作成本還是會比J85貴,而T-38的機體構造都比現在每一架教練機更簡單,除非用AT-3來改才有可能會比T-38更便宜! 我認為不管波音或洛馬的兩款教練機都不可能達到T-38 90%的操作成本,藍鵲也不可能達到,只有AT-3改裝的較有可能!!

[自制的好處(不一定便宜+加入後勤+20年整體成本有機會便宜)]
教練機自製以後的維護成本一定比向美國購買要便宜許多勝至可以便宜到一半以上,長遠來看是對台灣的軍費有幫助的! 所以菜政府堅持自製應該是有想過這一點的! 而且這台教練機我認為會操作超過35-40年才會退休!

[內搭燃油不足問題(先天不良)AT-3可以飛3100km,IDF約1100km]
這是最大的問題,所以回過頭來討論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要增加機載燃油的容量,不是沒有空間而是引擎動力的限制,所以唯一的選擇是減重,如果拿掉機砲,雷達與一些非必要電子作戰設備就需要減低機身後半部分的重量,改用碳纖製品可以減重,我在另一篇討論中有計算到可以減輕總重量達到500公斤,燃油可以增加35%的載重,如果把機身的部分結構鋁合金件與機翼大樑換成碳纖製品大概又可以減低300公斤,如果更換更多結構件是可以減輕超過1000公斤,內載燃油可以增加到3000-3700公斤,等於增加50-75%燃油,不過成本會再增加一些!! 所以我認為增加內載燃油並不是問題,只是成本增加一些,事實上碳纖件的成本比鋁合金件貴沒有太多!

總結一下,教練機自製對台灣的經濟會有較正面的影響,畢竟有許多的零附件會在台灣生產,未來30-40年會產生300-500億的國內商機!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