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中方自己承認岷山發動機不如烏克蘭產品

俄媒:中方自己承認岷山發動機不如烏克蘭產品
環球網

資料圖:珠海航展上公佈的岷山軍用發動機
據俄羅斯軍工綜合體新聞網11月20日報導,在第9屆中國珠海航展上中航工業集團首次公開展出國產“岷山”新型航空發動機,預計今後它應當替代烏克蘭西奇發動機公司生產的AI-222-25F發動機,裝配在國產L-15高教機上。但是烏方專家對此提出質疑,認為“岷山”個別性能還不是非常先進,在近期前景內難以替代L-15正在使用的烏制發動機。
俄媒稱,據英國《簡氏防務週刊》披露,在本屆珠海航展開幕日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中航工業詳細介紹了國產“岷山”發動機的工作性能參數,而且還邀請烏克蘭西奇發動機製造公司和“伊夫琴科-進步”國有企業的專家出席。據悉,中國“岷山”雙轉子加力型渦扇發動機由中航工業渦輪院(624所)牽頭研發設計,由中航工業瀋陽黎明航空發動機公司總承制,由中航工業貴州黎陽航空發動機公司生產,最大起飛推力4700公斤力,高於烏克蘭AI-222-25F發動機的4200公斤力,具有推重比高、飛行包線寬、起動高度高、加速性能好等突出特點。
但是烏克蘭專家在珠海航展上接受英國《簡氏防務週刊》採訪時,對中國“岷山”新型發動機的性能和前景提出了自己的質疑。他們認為,中國研製的“岷山”發動機借鑒了斯洛伐克公司為L-59教練機生產的DV-2發動機的相關技術,而DV-2的生產卻以烏克蘭AI-25發動機為基礎。“伊夫琴科-進步”國有企業領導人評價稱,在中國“岷山”發動機上還發現了捷克L-159教練機使用的F124發動機的部件。也就是說,中國新型發動機實際上是國外幾種現有發動機的組合品,整體性能不如烏克蘭產品。而且中方自己也承認,“岷山”發動機的燃油效率比烏克蘭AI-222-25F低20%。在另外幾個重要參數上,中國產品也不能說完全符合現代要求。
俄媒稱,烏克蘭專家認為,中國航空發動機製造企業成功研製新型產品的成就當然值得祝賀,但是在近期前景內,“岷山”發動機暫時還不可能替代烏克蘭產品。今後中國研發人員不僅需要順利完成“岷山”發動機研製項目,還要成功說服L-15高教機生產企業和國外訂購商,讓他們相信中國國產發動機在品質性能上能夠替代已在試用中證明自己的烏克蘭AI-222-25F發動機,並且確信這種替代是最佳方案。














中國一天到晚喊已經超英趕美.......................
感覺膨風
2017-01-29 14:40 發佈
ebola01 wrote:在中國“岷山”發動機上還發現了捷克L-159教練機使用的F124發動機的部件。
...(恕刪)


F124不就是漢翔跟子公司「國際渦輪公司」與蓋瑞特合作的產品嗎?

又被老共繞著彎拿去用了!@@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F124發動機

joshpls wrote:
蓋瑞特...(恕刪)


蓋瑞特有輸出到捷克去當教練機用

應該是透過第三方弄到零件的
這不知道是幾年前的新聞了
還且還是個不實新聞

現在L15已經裝備中國國產WS17
賣到一堆國家去了

~~~~~~~~~~~~~~~~~~~~~~~~~~~~~~~~~~~~~~~~~~~~~~~~~~~~~~~~~~~~~~~~~~~~~~~~~~~~~~~~~~~~~~~~~~~~~~~~

http://www.guancha.cn/military-affairs/2015_12_14_344614.shtml

2015年的新聞

英國《簡氏防務周刊》12月10日報導稱,近期他們採訪了與中國合作關係密切的烏克蘭專家,他們稱,中國航空工業在發動機領域仍受到技術瓶頸的困擾,仍需依賴烏克蘭技術和採購俄羅斯發動機部件。他們舉例說,中國展示的L-15教練機就使用了烏克蘭馬達西奇公司生產的AI-222-25發動機。觀察者網軍事評論員認為,從文章內容看來,這種說法更像是這家老牌軍火掮客媒體對烏克蘭專家言論的故意曲解。

烏克蘭AI-222-25F發動機

珠海航展上展示的“岷山”發動機,機匣上方的盒子是FADEC系統機箱

《簡氏》報導稱,位於烏克蘭東南部扎波羅熱的伊夫琴科-進步設計局對中國航空發動機項目的印像是,中國的努力受到技術瓶頸的阻礙,儘管他們公開宣布並展示了多種“自主”發動機設計。

2012年11月,中國國營的中航工業公司在珠海航展上展示了“岷山”發動機。中航工業和中航技公司官方舉行的媒體發布會上稱這種引擎將會被用在洪都公司L-15噴氣式教練機上。現在這種飛機仍使用不帶加力燃燒室型的AI-222-25噴氣式發動機,這種發動機由伊夫琴科-進步設計局設計,馬達西奇工廠生產。

伊夫琴科-進步設計局是蘇聯時代航空發動機企業中倖存至今的代表性企業。伊夫琴科官方對簡氏稱,這是有多個原因的,例如該企業的設計局和工廠被設置在一起,“這兩家公司代表的可能是蘇聯時代留下來的唯一有完整設計和製造全新噴氣發動機的企業,至少是幾乎獨立做到這一點。”

這位官員指出,與他們相似的俄羅斯企業,例如莫斯科“禮炮”工廠,在發展下一代發動機的時候只能考慮與其他航空發動機企業合作。在俄羅斯計劃發展第五代戰鬥機發動機的項目中,“禮炮”廠不得不和它的主要對手:土星-留里卡聯合體合作。他們將聯合發展一種取代“土星”工廠的117S發動機的新型發動機,117S發動機目前被裝在蘇-35和T-50戰鬥機上。

(《簡氏防務周刊》網站原文譯完)

洪都L-15“獵鷹”LIFT型首架原型機06號,該機頭部安裝相控陣雷達,採用烏克蘭AI-222-25F發動機,具有超音速飛行能力
觀察者網軍事評論員表示,上述文章中的一些說法顯然是有問題的。

關於中國“岷山”發動機是仿製AI-222-25F的說法,顯然不准確。根據伊夫琴科-進步設計局提供的相關資料,AI-222-25F發動機的最大推力為4118公斤力,而中國“岷山”發動機的推力達到4700公斤力。兩者間顯然有區別,並非簡單仿製。(烏克蘭AI-222-25F是AI-222-25發動機的帶加力燃燒室型號)

根據中航工業提供的資料,“岷山”發動機是在中航工業渦輪院研發的10公斤流量級核心機基礎上,派生髮展的一型雙轉子加力型渦扇發動機。而研製“岷山”發動機的主要出發點就是烏克蘭AI-222-25F型發動機研製嚴重延誤。根據中烏雙方早期的計劃,AI-222-25F發動機應該在2012年開始交付,2015年完成全部交付。2014年珠海航展時,烏克蘭進步設計局的官員曾透露AI-222-25F發動機已經對中國穩定供貨,但可能目前只交付了很少數量,運用在傳說中的L-15第06架原型機上。

從具體技術水平來看,中國“岷山”發動機的渦輪葉片採用了較為先進的葉片設計,從外形上來看,AI-222-25F和“岷山”也有較明顯的區別,說“岷山”不是中國的自主設計,顯然不正確。據相關國內消息人士指出,“岷山”發動機運用了一些通過引進AI-222-25F發動機獲得的烏克蘭技術,但該發動機從一開始就是國內自主設計的,絕非AI-222的仿製型,其未來發展潛力會更大。

另一方面,說馬達西奇和進步設計局是蘇聯時代存活至今唯一有完整設計生產能力的發動機聯合企業,就更是有些“自我吹噓”之嫌。
事實上,2004年,當時關係良好的俄羅斯和烏克蘭在航空發動機方面還有很多合作,俄羅斯“禮炮”工廠為了給雅克-130發動機配套,從馬達西奇方面引進了AI-222-25發動機的生產線,但至今生產此型發動機時仍要用到馬達西奇公司提供的零件。事實上,雖然目前烏克蘭政府和俄羅斯已經反目,但馬達西奇2015年仍有67%的產品出售給俄羅斯,而且該公司由很大一部分股權掌握在俄羅斯手中。由於蘇聯時代軍工產業佈局設計的“心機”,除了俄羅斯之外沒有一個加盟共和國有獨立生產大型武器裝備的能力,因此雖然烏政府和俄羅斯勢不兩立,但對於國內各軍工廠商與俄羅斯“暗通款曲”卻只能開一眼閉一眼,否則就只能眼看著它們倒閉。

但俄羅斯目前正在努力減少對烏克蘭生產的武器裝備零部件的依賴,儘管在艦船燃氣輪機、航空發動機方面還有很多困難,但未來的趨勢對於馬達西奇並不樂觀。

在這種情況下,向中國出口AI-222-25F對於馬達西奇公司就變得非常重要。但現在中國自行研製的“岷山”發動機日益完善,計劃安裝AI-222-25F的L-15飛機未來可能換裝“岷山”。在中國最新的裝備AI-222-25F的L-15 06架原型機上,已經安裝了相控陣雷達,可以用於先導空戰訓練,也可作為輕型多用途戰鬥機用,很適合替換中國空軍目前還大量裝備的殲-7戰鬥機(這些殲-7飛機很大程度上是用來維持空軍裝備規模的“單座教練機”,未來遲早要被新型飛機替代)。而且中國向委內瑞拉出口L-15的時候也確定了要出售一部分LIFT型(先導戰鬥訓練型,也就是具備超音速飛行能力的型號),顯然這種飛機未來在國際市場上也可能打出一片天。如果烏克蘭方面早幾年交付AI-222-25F,或許中國空軍採購數量還不止早先傳聞的120台(每年交付40台),甚至還可能出口數十台。但現在烏克蘭方面比原定時間晚了3年交付,就導致中國可能在大量生產自用型L-15飛機的時候選用國產“岷山”發動機,而不再大量採購AI-222-25F。或許,這才是烏克蘭官員感到焦慮的主要原因。

此外,簡氏防務周刊此文顯然還搞錯了俄羅斯“禮炮”和“土星”兩家公司之間的關係,可能是他們未能正確理解烏克蘭專家所說的實際所指。

事實上,“土星”公司和“留里卡”設計局聯合組建的土星-留里卡設計局一直是俄羅斯技術實力最強的發動機企業。而“禮炮”工廠原本只是一個分包部分AL-31F發動機生產任務的組裝廠,該企業是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得到中國投資用於研製殲-10戰鬥機所用的AL-31FN發動機時與中國建立了良好的關係,後來在中國資助下,該企業自己的設計部門得到了長足的進步,才成了可以在一些領域與“土星”公司相抗衡的新興發動機設計、生產聯合體。其設計的99M系列發動機還裝上了中國的殲-20戰鬥機,該系列發動機還一度與117發動機競爭俄羅斯第五代戰鬥機的動力。

不論從哪個角度而言,“禮炮”的實力仍然弱於“土星”,說它和“土星”合作是因為實力下降,顯然並不客觀。據熟悉俄羅斯航空工業的人士透露,目前俄羅斯新型第五代戰鬥機動力系統代號為30號項目,該項目集合烏法、土星、禮炮三家俄羅斯主要航空發動機公司共同進行。而其基礎則是“土星”公司提出的方案,“禮炮”公司在AL-31基礎上進一步深入挖潛的方案已被放棄,這可能才是烏克蘭專家所說的“禮炮”公司遇到麻煩的實際所指。不過,事實上馬達西奇公司早先也有意參加五代機動力方案競爭,但莫斯科方面很早就否決了他們提出的相關方案,這或許是烏克蘭專家對“禮炮”和“土星”兩家企業“抹黑”的原因。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