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即將到來的對華戰爭》The Coming War On China



澳洲名記者皮格爾(John Pilger),以猛力抨擊英美帝國主義聞名,向來揭露以英美為首的帝國主義國家,擴軍背後的政治和社會禍害。皮格爾最新拍攝的紀錄片《即將到來的對華戰爭》(The Coming War On China),在英國和俄羅斯電視台播放以來,旋即引起英國、俄羅斯和中國等地民眾熱議。皮格爾在紀錄片表明,核戰並非難以想像(unthinkable)。

2016-12-20 13:45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華戰爭
中美雙方武力對戰,我覺得還很久,但是經濟戰及貨幣戰爭已經開打很久了
要弄個理由來實際出兵,很難
在核弹的保护下 也就打打嘴炮或局部战争
每次當全球經濟不好,總有戰爭的黑影如影隨形;當全球大利多,連窮人都忙著賺錢誰還要打仗。

台灣人可悲呀 wrote:
每次當全球經濟不好,...(恕刪)


景氣大好也是要打一場「賺錢」的仗,這部紀錄片就是說明美國永遠都需要一個敵人,這個國家隨時準備好了要打一場勝仗。

台灣人可悲呀 wrote:
每次當全球經濟不好...(恕刪)

俄國佬作的把美帝黑出翔來的宣傳短片

"為什麼美國在歐洲需要一場戰爭?"


不得不說短片質量製作精良 , 情節內容緊湊
看看沒損失


還有另一支

我們就是"侵略者"


是不清楚這是俄國官方授意製作 , 還是只是俄國網民自發的業餘創作
若是後者就太令人震驚了
影片水平真是極高 , 拉得一手滿滿仇恨值
我看中國中宣部該通通開除改請這些人去保證便宜又大碗
nickmice wrote:
這部紀錄片就是說明美國永遠都需要一個敵人,這個國家隨時準備好了要打一場勝仗


孟曰: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所謂假想敵的存在,有時就跟鯰魚效應一樣。
從40:30的The Coming War On China看到:
"在美國你能改變政黨,但無法改變政策,在中國你不能改變政黨,但能改變政策"
觀點跟馬丁‧賈克 Martin Jacques:了解中國的崛起差不多
用中國的觀點在看世界,可是外頭是動物世界,又不是國內的順民

如果把中美對抗看成是太平洋戰爭的未完成部分呢?
只要東海被核綑綁控制住,中國專心經營南海即可(分而化之)
台海不再重要,壓力轉向菲律賓!大家其實都精的很...

steven.yo wrote:
從40:30的The...(恕刪)

老美的軍工體系早就已經把共和民主兩黨綁架了
或者說早就是利益共生結構比較貼切
對老美來說
不停的在世界製造戰爭
為自己不斷樹立假想敵
成了老美繼續存在的唯一途徑
蘇聯倒了
老美就再製造出邪惡的中國
如此而已

至於世界和平..
讓我們呼口號
美利堅不倒,世界不會好
守法 一定要守法 公平 一定要公平

台灣人可悲呀 wrote:
孟曰:入則無法家拂士...(恕刪)


鯰魚效應十分有趣,但是在毫無選擇的情況下的反應。美國有許多選擇,樹立假想敵並確實擊敗對方,這個敵人不在外邊,只存在內心的暗室之中。別的國家的失敗就是美國的成功,這種邏輯是該隨時代變遷而遭受淘汰了。

希望所有中國人皆善用孟子的智慧,能夠成為擔當大任之人。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