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中國認證】台灣漢翔自製發動機具國際水準,遠遠勝【太行發動機】!

中國新浪媒體一篇「從台灣渦扇發動機發展歷史看太行前進必經之路」報導說

針對近年來中國的戰機研發的內容提出質疑和批評,藉以台灣研發噴射引擎的歷史經驗,批評中國的太行發動機的研發問題。

報導指出,軍事專家說明台灣透過戰機引擎研發中,就是建立了應付美方對IDF研發推力上限制的對策。選擇與美國加雷特渦輪引擎公司合作,共同投資,設立國際渦輪引擎公司來研發和生產IDF戰機的渦輪扇噴射發動機。美國加雷特引擎公司曾與台灣航發中心合作生產裝置在AT-3高等教練機上的TFE- 731-21渦扇發動機。台灣航發中心的構想是藉用合作的方式,一面發展,一面增加自立研發的能量。而加雷特公司則是想藉著發展IDF戰機所用發動機的機會,向中型軍、民用發動機市場進軍。就在這樣互惠的原則下,雙方協議相等投資。以ITEC公司本身資金依據IDF戰機設計需求,先行研發代號TFE-1042型渦扇發動機。

TFE-1042型發動機
TFE-1042型發動機的設計推力受了美國政府的限制,其最大推力(使用後燃加力器時)是8350磅,中級推力(基本引擎)是5000磅,IDF 戰機裝置了兩具TFE-1042發動機,所以其最大推力是16700磅,中級推力是10000磅,TFE-1042發動機經過設計、製造、裝配,以及累積 50小時以上功能驗證測試與空中飛行測試,證明是一具性能非常優異的先進型發動機。1988年依照預定時程裝置在第一架出廠的IDF戰機上,1989年2月初步飛行合格完成,1990年3月全步飛行合作完成,開始進行量產。TFE- 1042發動機的設計耐久度:高溫組件是2000飛行小時,低溫組件是4000小時。

TFE-1042-70發動機不但用在了IDF戰機上,1998年曾出口77具到捷克,1996年捷克和台灣所合作生產的L-139及L-159「信天翁」攻擊教練機,所使用的兩具F-124-GE-101的發動機即為TFE-1042的無加力版,2005年還外銷了4具到意大利,供M-346原型機使用。1998年4月,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波音公司、雷神公司和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獲得了無人機先進技術概念驗證機(ATD)合約。1999年4月,波音公司被選中發展無人作戰飛行器第2階段驗證機。第一架飛機選用的就是TFE-1042-70/F-124發動機。2002年5月,該 發動機裝備驗證機X-45A上首飛,後面的X-45B尺寸比X-45A更大、重量更重。 2002年初,美國空軍才決定發展尺寸更大的UCAV,於是這才選擇了F404用於X-45B的動力。

超越中國各戰機種類
2009年台北航太展,漢翔公司的工作人員稱TFE-1042-70發動機自製率已達9成必要時可以100%自製但關鍵部件的可靠性不能保證壽命將會降低到1500小時(目前的壽命是4000小時),IDF在正式裝備台灣空軍後對TFE1042-70進行了重大改進(改型編號是 TFE1088-12),改進的結果是使TFE1088-12的加力推力提高約5512公斤,提升幅度高達26%,新的F-CK-1C/D(IDF經國號 戰鬥機改進型)的發動機得到了顯著提高。

TFE1088每具推力12500磅,兩具就是12500*2*0.454=11350公斤推力。而IDF戰機最大起飛重量12530公斤,正常起 飛重量9072 公斤,推重比1.25。改進後F-CK-1C/D推重比高達1.2,IDF空戰推重比性能已經達到第三代戰鬥機中的高水平,甚至超越亞洲各國機種。

太行發動機的研發問題
在2005年12月28日,中國第一台自行研製的大推力渦輪風扇發動機「太行」就在瀋陽誕生,然而10年過後,這款在當初受到無數美譽的太行發動 機,仍然前途不甚明朗,迫使大量中國產戰鬥機「有身無心」,只能轉而向俄羅斯大批購買發動機甚至整機,太行發動機是中國自行研製的首款大推力高性能渦扇發 動機,在中國發動機研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然而到目前為止,太行發動機仍然不能滿足中國空軍對高性能發動機的全部需求,太行發動機搞了近20年,還要購買 昂貴的俄製發動機,這多少顯得有些尷尬。

計劃在2003年底首飛的殲-11B戰機其原型機也不得不適用了AL-31F發動機進行試飛工作。然而待太行發動機裝上殲11戰鬥機後,出現了一系 列技術問題,導致了這個型號的戰鬥機根本無法適應戰鬥力的要求。2009年,大量新生產的發動機仍然處於排出故障階段。同年,大量照片顯示02批殲 -11B和殲-11BS戰機因無發動機可用而停在沈飛的停機坪上、和沈飛工廠大院。

據俄羅斯軍工綜合體新聞網稱,中國空軍也購買國產太行發動機,但其可靠性無法令人滿意。平均工作不超過300小時就需要大修,而俄羅斯同類產品的飛行時間要高出幾倍。中國又從俄羅斯訂購了123台發動機,這說明中國國產WS-10A發動機性能仍不夠好。


太行發動機其可靠性太差,平均工作不超過300小時就需要大修,而TFE-1042發動機的設計耐久度:高溫組件是2000飛行小時,低溫組件是4000小時,台灣自製發動機的壽命要高出大陸的十倍,甚至比俄羅斯的同類產品還好。

















太行發動機其可靠性太差,平均工作不超過300小時就需要大修.................
而TFE-1042發動機的設計耐久度:高溫組件是2000飛行小時,低溫組件是4000小時,
台灣自製發動機的壽命要高出大陸的十倍,甚至比俄羅斯的同類產品還好.......................
這代表甚麼?
這代表台灣自製發動機已經克服了高溫材料的問題,達到完全自製!
2016-12-02 9:34 發佈

ebola01 wrote:
中國新浪媒體一篇「...(恕刪)



【流言破解:雄鷹機推重比高達1.2?】

近日對岸新浪網刊登一篇標題為<從台灣渦扇發動機歷史看太行前進必經之路>的文章,該文是對岸鮮有的吹捧我國發動機研發史之文章,令不少同好、先進信以為真。

文中提及,「IDF在正式裝備台軍後又對TFE1042-70進行了重大改進(改型編號是TFE1088-12),改進的結果是使TFE1088-12的加力推力提高到了54千牛(約5512公斤),提升幅度高達26%」、「TFE1088每具推力12500磅,兩具就是12500*2*0.454=11350公斤推力。而IDF戰機最大起飛重量12530公斤,正常起飛重量9072公斤,推重比1.25。改進後F-CK-1C/D推重比高達1.2」,此一數字令許多人頓時感到大振,然而,真是如此嗎?

確實如該文所說,F125-GA-100(TFE-1042-70)採模組化設計、可靠性佳,而該文內多數關於F125的發展、性能並無錯誤之處,但關於TFE-1088-12(F125X)的資訊乃一大謬誤。

經國號原定生產二百五十架,TFE-1088-12預定安裝於第二批次一百二十架上,推力達一萬兩千磅之譜。
然而,TFE-1088-12很快出現了競爭者,即為自通用電氣(GE)公司J101引擎(該引擎即F404前身)衍生出的產品,YJ101-SF。
但天有不測風雲,TFE-1088-12與YJ101-SF一決雌雄前,經國號便因同時購入F-16、Mirage-2000而缺乏預算,無法量產第二批次。
失去最大訂單----至少兩百四十具TFE-1088-12---的蓋瑞特公司與航發中心便因缺乏資金無力再執行TFE-1088-12的推力提升計畫,TFE-1088-12計畫便自此告吹,後雖有推力達九千六百磅的F125IN,以及傳出的經國號所用兩具F125-GA-100推力已達一萬磅(後燃推力)等資訊,但再無如TFE-1088-12般推力大幅提升的計畫。

也因此,雄鷹機在航電、對地武裝上雖有大幅改善,但向來為人詬病的推力問題(註)並未有所改善。
既然並未有TFE-1088-12,顯然的,雄鷹推重比高達1.2「都市傳說」不攻自破。

註:事實上兩具F125已是夠用

________燁暉

https://zh-tw.facebook.com/theIDF.Chingkuo/.../410870302398330/
我是真的很希望看到1088的真實存在 只不過不存在的事怎麼還提

唉 "太行"的設計目標過於困難 想要達到美製同級發動機在1990年代的水準 連俄羅斯都有困難了

至少對岸還肯花大錢砸下去還是繼續搞繼續想辦法解決 不管用偷的還是找高手來協助

說到國防部與需求單位目前對IDF發動機性能提升的解決方案 唉 不想再講了
住在台北的台中人 wrote:
我是真的很希望看到1088...(恕刪)

台灣研製IDF時台灣科技是全面領先。。。。

F16V最重要的就是買了一個有源相位控制的雷達。。。問題人家早能自己做了。。。想當年天弓1時台灣有對岸的在那都還不知道。。。
但現在。。。。只能當老人家吹當年勇。。。。
現在。。沒拿美國跟人家比,真的不行了
lutin111 wrote:
台灣研製IDF時台灣科技是全面領先。。。。


柳丁大,做IDF時台灣科技哪有全面領先呀。20年前,台灣是電子業搭上個人電腦風潮於是領先全球,但是材料工業、機密機械業與精密加工業台灣一直都不行好嗎?

單是學校實驗室用的示波器,不是泰克的就是安捷倫的。更不用說一堆精密儀器幾乎都是來自國外。對岸現在不是很嗆,但是用的精密儀器設備也跟我們學校一樣都是來自國外。我為何知道,看對岸論文裡頭就有寫了。


住在台北的台中人 wrote:
我是真的很希望看到1088的真實存在


當年不做是因為台灣是全球當時唯一客戶,而台灣在F-16來台下IDF性能提升需求就已消失,加上市場還有個F404,所以就沒再做下去。現在回頭看,過了20多年了,F125X依舊沒有看到有需求客戶,所以沒做是對的。現在中科院織女星計畫啟動,F125也有F125XX的提案,也許未來軍友對於F125X的遺憾會在F125XX補齊。

台灣人可悲呀 wrote:
柳丁大,做IDF時...(恕刪)


日本的材料工業、機密機械業哪個不比台灣差?耐熱技術還世界領先,結果一樣還是製做不出好的發動機,你確定台灣繼續搞下去就能成功?

日本的實驗都是用最好最貴最稀有的金屬去做,走出實驗室馬上就原形畢露不切實用了。
xiangnansu wrote:
日本的材料工業、機密機械業哪個不比台灣差?耐熱技術還世界領先,結果一樣還是製做不出好的發動機,你確定台灣繼續搞下去就能成功?
日本的實驗都是用最好最貴最稀有的金屬去做,走出實驗室馬上就原形畢露不切實用了。


織女星計畫如果真要搞F125XX一定是找老搭擋Honey/ITEC(AIDC有股份的),如果是找P&W或GE就是直接買了。

台灣人可悲呀 wrote:
單是學校實驗室用的示波器,不是泰克的就是安捷倫的。更不用說一堆精密儀器幾乎都是來自國外。...(恕刪)



現在對岸的普源 安泰信 鼎陽這些廠商做的示波器不錯耶 !

台灣也有人進口在賣說 ....
piwu0536 wrote:
現在對岸的普源 安泰信 鼎陽這些廠商做的示波器


沒用過不知道,但是大家寫論文用的不是泰克就是安捷倫的。對岸論文也幾乎都是。

台灣人可悲呀 wrote:
沒用過不知道,但是大家寫論文用的不是泰克就是安捷倫的。對岸論文也幾乎都是。...(恕刪)



那應該是早期買的吧 ? 還沒壞就加減用 ~

現在新的高端的示波器大多廠商及學校會買普源或鼎陽的 ...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