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磅秤、舊雜誌 造出大陸首艘核潛艇
2016年11月01日 11:40 張達智/
黃旭華,中國大陸第一代攻擊型核潛艇和戰略導彈核潛艇總設計師,被稱作「中國核潛艇之父」。近日,他參加大陸央視王牌節目「開講啦」,首次公開了大陸研製核潛艇秘辛,包括用玩具研究核潛艇、用磅秤測核潛艇承重。
以下為黃旭華親述內容:
毛澤東的憤怒
中國核潛艇的研製,最開始寄希望於蘇聯人。
1959年10月1日,赫魯雪夫訪華,中共政府向他提出對中國核潛艇研製提供技術支援。赫魯雪夫傲慢地回應:核潛艇技術複雜,花錢又非常多,你們中國搞不出來,只要我們蘇聯有了,大家建立聯合艦隊就可以了。
毛澤東聽後大怒說: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
為此,我們中國人走上了獨立自主研製核潛艇的道路。
舊雜誌裡翻出設計圖
1958年,國防科委組建,我們組成了研製導彈核潛艇的29人的小隊伍,平均年齡不到30歲。
當時國家連造個拖拉機都不容易,科技水準、工業生產能力低下,而更大的困難是缺少相關人才和專業知識,手頭上沒有任何資料可供參考。開始大家都以為把核反應爐安到常規潛艇上就是核潛艇,後來發現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怎麼辦,大家就從國外浩瀚的報刊雜誌裡找,尋找保密極高的核潛艇相關資料,用大海撈針的方式拼出了美國核潛艇的總體佈局。
用美國玩具研究核潛艇
拼出來的核潛艇設計圖誰也不敢肯定靠不靠譜,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們弄到了兩個美國「華盛頓」號核潛艇的玩具模型,大家如獲至寶啊,拆解分裝了一次又一次,結果發現跟我們推演出的設計圖基本一致,大家高興壞了!
那時候沒有電腦,所有資料都靠算盤和計算尺,我們分兩組算同一資料,如果兩組算出來資料相同則沒問題,如果不同就要重新來過,直到資料相同為止。
磅秤秤出來的核潛艇
潛艇的重心和重量直接關係它的不沉性,所以要求特別苛刻。我們沒有高科技手段控制,就想了個土辦法——在船臺入口處擺了個磅秤,只要拿進船臺的不管是什麼都要過秤並記錄在案;同樣的,施工過程中拿出船臺的任何東西也要秤一秤……
幾年來天天如此,我同事稱之為「斤斤計較」。
真的嗎??????????
難怪........
北韓還會製造導彈潛艇.........還想賣我們..................
用美國玩具、舊雜誌 就可以造出核潛艇..................
感覺好像台灣地下工廠製槍看玩具槍、雜誌圖片就可以學做槍......................
ebola01 wrote:
難怪........
北韓還會製造導彈潛艇.........還想賣我們..................
用美國玩具、舊雜誌 就可以造出核潛艇..................
感覺好像台灣地下工廠製槍看玩具槍、雜誌圖片就可以學做槍......................
這道理很普通啊!就 反向工程 (或者叫仿製)
只差別是這"反向"的程度有多少而已.
早期有朋友也有從是這樣的"代工"
他說"只要作到100%,仿冒只不過是原廠的另一間工廠而已"
以工程來看 "反向工程 (或者叫仿製)" 是提升技術過程中很重要的一環.
尤其是無他方技術支援的情況.
這種方式在台灣也是很常見.
例如中科院的無人機,台灣的中小企業,
原本仿製王國稱號是日本,接下來是台灣,現在是大陸
此外
ebola01 wrote:
感覺好像台灣地下工廠製槍看玩具槍、雜誌圖片就可以學做槍......................
要不是材料問題,這些製品的精度可是跟原廠品不相上下.
過去發展武器要有兩關鍵 "錢","不怕死人"(實物試驗)
現在電腦模擬進步,"錢"就更重要,"死人"就由"經常"變成"意外"了 ,比例就降很低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