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諸葛亮為何一直要伐魏?

諸葛亮為何一直要勞民傷財伐魏國?是因諸葛亮知道自己死後,川蜀早晚有天會被征服所以不如趁現在自己還有能力趕快打一打,是因為進攻才是最好的防禦嗎?不過這樣的話做殺敵一萬自損三千?還是如果不一直北伐怕魏國有時間可以喘息重整兵馬?回過頭來併吞蜀?大家來討論吧。
2016-10-26 20:1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諸葛亮
史學家多年前研究過這問題,GOOGLE一下應該很容易找到.

大意就:人力資源此消彼漲,蜀地太貧弱,不乘早期四方收攏
入蜀的人力老化之前北伐,就再沒機會了.



不過啦,個人總認為,蜀國內部派系對立很嚴重,(益洲本地派
,劉焉外來派,劉備舊部派,諸葛亮荊州派)不把矛盾以北伐方
式轉嫁出去,國內遲早因彼此傾軋而生變.

這點,在後諸葛亮時代尤為明顯.

傳說中的極白之狼 wrote:
諸葛亮為何一直要勞...(恕刪)

因為北方一直鬧瘟疫阿,而且鬧了好幾十年大約從漢桓帝元嘉年間就開始發生越往面越密集到了漢靈帝建寧年間幾乎每兩到三年就發生一次大規模的瘟疫。

曹植寫的說疫氣中提到:建安二十二年,癘氣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或以為疫者,鬼神所作。

看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就會讀到三國人物理面很多人都是病死的,建安7子裡面5個就是死於瘟疫而沒死於瘟疫的兩個孔融是被曹操給掛了,阮瑀則死得更早。所以建安7子事實上就是被瘟疫給全滅了,曹沖與曹植也可能死於瘟疫。三國時代發生大規模瘟疫的時間大約是西援217年到235年之間而建安二十二年是西元217年,豬哥亮北伐是從西元228年到234年間的事。

所以這基本就是趁人之危落井下石的好時機。
答案在出師表裡。王業不偏安。

傳到第二代,不堅持伐魏,連統治的合理性都會出問題。
有好幾次都差點成功北伐,為何不好好堅守已經打下來的地方如陳倉也是耗盡很多人力物力,全部都退回川蜀,這樣不是前功盡棄嗎?如果打下來的城池好好經營再一步一步攻回去,早晚大業就成功了?為何不這樣做,實在很納悶!
諸葛亮平生謹慎,從不走險棋之故。

closetou5566 wrote:
答案在出師表裡。王...(恕刪)


那句話出自後出師表..........很多人(包含偶)都認為那不是豬哥亮寫的。
找一下谷哥
隆中對-----應徵工作,送履歷表給劉備.
出師表(前出師表)---因劉備剛死,送給蜀軍表心治.
後出師表------對劉禪說的話.怕劉禪殺了他.

為何一直要伐魏?---- 因為曹魏手握漢朝天子,挾天子以令天下,再者當年的中國地圖.曹魏拿70%,蜀漢(劉蜀)拿20%,東吳(孫吳)拿10%.加上劉備自稱是中山靖王的後代,所以要救天子. 所以就跟曹操幹上了.

waffe wrote:那句話出自後出師表..........很多人(包含偶)都認為那不是豬哥亮寫的。
....(恕刪)


是不是諸葛亮寫的,不是今天的重點,重點在不伐魏,蜀漢的存在就不具正當性。

劉備是打著什麼旗號起家的?

(又一位老師出現了,諄諄教誨網友呢!您怎知螢幕後面的,不是一個台大歷史畢業生?碩士論文是後漢史或魏晉南北朝?)
傳說中的極白之狼 wrote:
有好幾次都差點成功北...(恕刪)


就是成也孔明,敗也孔明。早聽魏延的,從子午谷奇襲長安,或許就不用六出祁山了。

事實上後來魏國鄧艾滅蜀,走的就是子午谷。

孔明不是打仗的料。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