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沱江艦投資全浪費 海軍放棄原有設計

http://udn.com/news/story/1/2033434

國民黨智庫、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家安全組召集人林郁方上午指出,海軍過去以新一代艦艇為名,興建「沱江艦」,並採取「匿蹤性穿浪雙船體」設計,對外宣稱將成為國艦國造的新構型。但根據海軍公布的預算案,新一代國艦國造已放棄原有設計,重回傳統構型,建造沱江艦,投資全浪費。
林郁方上午與媒體舉行談話會,針對國防部106年預算案所披露的內容,進行剖析。林郁方以「新一代飛彈巡防艦走回頭路」形容這個現象。

林郁方說,海軍司令部計畫從106年至107年,分兩年編列4929萬5千元,委託國內具船舶設計經驗之機構,執行「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合約設計。106年預算金額為2465萬元。

林郁方表示,此案其實始自馬政府執政時的103年,由時任海軍總司令的陳永康上將所規劃的「海軍十五年兵力整建願景」,並採取沱江艦的「匿蹤性穿浪雙船體」設計,用較傳統構型軍艦小上許多的噸位,獲得同等級、甚至更強大的火力。

他進一步說,但根據海軍司令部今年6月20日所公佈的方案,原本的「匿蹤性穿浪雙船體」設計卻已遭放棄,重回傳統的構型。讓海軍透過建造沱江艦所獲得的先進設計技術,無法獲得進一步提升,和與世界先進技術同步的機會,形成投資浪費。


錢就這樣丟到水裡嗎?還是又想學美國建造類似 DDG-1000朱瓦特號的軍艦?

2016-10-19 16:35 發佈

NAKADV7 wrote:
http://udn...(恕刪)


說實在

先造實驗艦測試

如果都這樣是有多少錢燒
沒經驗只好這樣浪費啊,學費是高,就看民眾覺得值不值。
失敗為成功之母,沒有所謂浪不浪費的問題。水面艦都搞不定,現在還有人以為潛艦國造是簡單的事情嗎
你以為西方人都是傻子嗎? 研發失敗所帶來的經驗與收穫是金錢難以衡量的,怕失敗,就賣現成的,然後脖子永遠被掐住,永遠當老二
穿浪雙船體這種設計有這麼失敗嗎?國外也有很多這種設計,台灣軍方幹嘛放棄?

NAKADV7 wrote:
http://udn...(恕刪)
這個新聞怪怪的,當初迅海計畫所要建造的,就是『大型飛彈快艇』。並沒有說新一代的飛彈巡防艦也要採用雙船體!是不是哪裡有誤會陀江放大版,也只是林郁方前委員有「建議」過,海軍沒有採納吧。
盡情歡呼吧!日後自己遭難,請不要怪人無情地訕笑!今日特此紀錄下這一段。
還是一開始海軍就想學美國造LCS, 洛馬的傳統構型??
20多億造艦費用和外加上其他研發費用就這樣沖馬桶了.
不然為啥當初只先艦造一艘原型艦測試,而不是直接造個幾艘?!

就是沒有人可提供相關參數, 只好自己做一台實際測試啊~

倒是中共當時以戰備名義, 量產超過80多艘的022雙體飛彈快艇,

現在有多少022快艇 都是收在岸上倉庫內養蜘蛛封存的?!
全都混在一起談的瞎扯...

首先,沱江級的量產型仍舊是目前的穿浪雙船體構型,包含海軍的公開報告與實體模型都表明並未變更主構型,只有修正在原型艦上發現的問題,以及新增原先沒有的相陣雷達(蜂眼海軍版)

而關於巡防艦(即承接成功級)的部分,海軍從來都沒正式宣告會是沱江放大版

在海軍第一次對媒體公開15年願景時,資料就表明了巡防艦這一級的構型還是傳統單體船

啥迅海二階一直都是某媒體的空想瞎談而已

當噸位大到一定程度時,就不一定非得靠多船體去爭取甲板面積與負載空間,傳統單體船也比較好安排船艏聲納

沱江之所以會採用雙船體是為了在該噸位級別取得特化優勢,不表示更大型的級別就必須同樣採用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