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鄭和下西洋是否差不多一個航母戰鬥群的規模?

"永樂三年六月十五(1405年7月11日)明成祖命正使鄭和與王景弘率士兵二萬八千餘人出使西洋,造長44丈廣18丈大船62艘"


"據跟隨鄭和下西洋的翻譯官馬歡所著《瀛涯勝覽》(1451年定稿)記錄:
寶船六十三隻,大者長四十四丈四尺,闊一十八丈,中者長三十七丈闊一十五丈。
[參 47],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折合現今長度為151.18米,寬61.6米。船上9桅可掛12張帆,錨重有幾千斤,要動用二百人才能啟航,一艘船可容納有千人。《明史·兵志》又記:「寶船高大如樓,底尖上闊,可容千人」"

示意圖 圖片來源http://www.ifuun.com/a2016526102031/
鄭和下西洋是否差不多一個航母戰鬥群的規模?
鄭和下西洋是否差不多一個航母戰鬥群的規模?


再加上大大小小相關航隻約有200多艘
這陣杖,鄭和下西洋是否差不多一個航母戰鬥團的規模?
2016-09-27 14:00 發佈
街角的癡漢 wrote:
"永樂三年六月十五(...(恕刪)

差多了!
差不多是美國整個太平洋艦隊!
寂寞的陸仁賈 wrote:
差多了!差不多是美國...(恕刪)


嗯,應該是整個太平洋艦隊或是大西洋艦隊。不是只有打敗你而已,還要把你整成兒皇帝。
中國歷史看看就好

很多號稱XX第一

基本上都經不起"實戰"的考驗

老實說清朝以前的中國 不算蒙古人的話

對外戰爭 勝率有超過50%嗎??

這種"數字"龐大的艦隊 真實戰鬥力又是多少!?

死忠HTC迷
剛看了一部連續劇 (鄭和下西洋) 還不錯看
以當時的艦隊 應該是世界上最大的艦隊..
當然很多都是商隊船+補給船..
不過2萬八千多位 官兵 那真的是無敵艦隊的規模..
Aubrey.L wrote:
中國歷史看看就好很多...(恕刪)


您需要好好溫習中國明代歷史,
中國海權最強大的朝代就是在明朝永樂年間,
鄭和的艦隊在麻六甲海峽剿滅過當時最大的武裝海盜集團。

以現代國家的國力能夠建立一支數萬人的遠洋艦隊,
而且橫跨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屈指可數,
何況遠在六百年前。
問題是鄭和的船隊並不是出去殖民的,所以不都是戰船,但就算如此 當時世界上也沒有能匹敵明朝的船隊。民國建立以前很少有對外戰爭的說法,無非正統之爭和新舊政權的衝突,妳要去補補歷史了。
Aubrey.L wrote:
中國歷史看看就好很多...(恕刪)

Aubrey.L wrote:
老實說清朝以前的中國 不算蒙古人的話
對外戰爭 勝率有超過50%嗎??


你確定?
閣下的歷史真的需要好好複習、複習了
如果 明朝要像西歐一樣殖民掠奪 很多東南亞國家根本不是對手..
問題 當時真的都不會有此念頭...友邦固鄰!!
永樂帝只能講 非常有遠見的一位君王..當時明太祖是禁海的..南洋海盜陳祖義 還有倭寇 .
當鄭和第一次下西洋 就剿滅了 陳祖義.穩定了週邊海域...
可惜 漢儒反對出洋..導致後來永樂帝 以後的皇帝對下西洋的事情都不太支持.
(鄭和第七次下西洋死在旅途上).自此也中斷了...
>>>>>>>>>>>>>>>>
回顧一下 若繼續保有海權 繼續貿易..明朝的歷史可能會改變..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 西歐 西班牙 英國 荷蘭 都靠海權狀大國力..
明朝永樂就有神機營 以當時的武力算是很強的..(永樂通寶) 還被織田信長 當作為軍旗符號.
可見當時明朝的國威..

aquarise02 wrote:
如果 明朝要像西歐...(恕刪)


我認為是陸地上的經驗 影響了 海面上的經驗?
歷朝代的版圖擴張都有一個限制在
這個限制,久而久之不知道是否變成了一個制約,覺得海上也應該這樣玩
如果當時明朝懂得殖民這套...
中國應該不至於遇到百年後的率退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