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民報
據稱射程逾1200公里、代號「雲峰」的地對地中程飛彈研製,外傳總統蔡英文以「對中國釋出善意」為由,已下令中科院中止計畫,國防部今(20)日表示,關於雲峰計畫的媒體報導自1月起一直都有,但相關內容純屬臆測,「由於事涉機敏,國防部不做評論」。
自前總統李登輝、陳水扁到馬英九,軍方以代號「W99」的最高機密研發「雲峰飛彈計畫」,射程從1200公里到2000公里都有報導,以此估算,包括北京、上海,甚至三峽大壩均在涵蓋範圍,2014年時任總統馬英九曾指示擱置計畫,今天則傳出小英政府以「對中國釋出善意」為由,要求中科院「依現況結案」。
此外,蔡總統曾經一語讓國防部眾將領啞口無言的「國防戰略」,軍方也指出,已研擬新軍事戰略,明年1月定案後,會再做專案報告;同時,應在新總統上任後10月內公布的《4年期國防總檢討》(QDR),也會按照規劃在明年1月同時公布。
蔡總統曾表示,希望明年1月就能看到確認方向、改變文化的新軍事戰略,國防部發言人陳中吉今天在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中表示,新軍事戰略明年定案後會做報告;另外,明年1月是否也將公布《4年期國防總檢討》?陳中吉說,期程上是按照這個規劃來走。
對終止雲峰飛彈計畫,國民黨立院黨團書記長江啟臣表示,終止這項戰略武器,可從政治面及技術面來解讀。政治面上,中止計劃或為避免挑釁,造成兩岸緊張或軍事對立;技術面上,或經戰略檢討,認為可由其他方案來替代,不需要雲峰,所以中止研發。但不管怎麼樣,他主張國防也不能有漏洞,台灣整體防衛部署,軍方應做最周延、完整的準備。
雲峰飛彈為中科院耗時10年、花費80億元研製的中程地對地飛彈,射程1200公里(一說可增程至2000公里),巡弋速度達3倍音速(3馬赫),2008年試射成功,2014年起少量生產,初步規劃產製10套發射系統,每套15至20枚飛彈,總目標數量為500枚。據聞目前已生產數量少於100枚,但目前傳出將停止生產。
我以為01討論過了,搜尋一下竟然沒有?
網路上我所知有兩個看法
一派人是說,那些錢都打水漂去了,而且沒有戰略眼光,如果西北可以到北京,日本東京、南韓首爾、朝鮮平壤、越南、菲律賓全都能打。
沒有一張王牌,主權與海權要如何談判?
另一派人說理解放棄,1.因為台灣沒有夠力的彈頭,核武也很難研製。做出來可能是可以飛1500公里的沖天炮.
2.長程飛彈最有利的方式是垂直發射,而台灣沒有這項技術,100顆抛物線軌道千里迢迢飛到北京,可能一顆都不會中
請勿討論政治,我只想討論這飛彈大家覺得該不該做,謝謝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