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雲峰中程飛彈-停止研發!?

轉自民報
據稱射程逾1200公里、代號「雲峰」的地對地中程飛彈研製,外傳總統蔡英文以「對中國釋出善意」為由,已下令中科院中止計畫,國防部今(20)日表示,關於雲峰計畫的媒體報導自1月起一直都有,但相關內容純屬臆測,「由於事涉機敏,國防部不做評論」。

自前總統李登輝、陳水扁到馬英九,軍方以代號「W99」的最高機密研發「雲峰飛彈計畫」,射程從1200公里到2000公里都有報導,以此估算,包括北京、上海,甚至三峽大壩均在涵蓋範圍,2014年時任總統馬英九曾指示擱置計畫,今天則傳出小英政府以「對中國釋出善意」為由,要求中科院「依現況結案」。

此外,蔡總統曾經一語讓國防部眾將領啞口無言的「國防戰略」,軍方也指出,已研擬新軍事戰略,明年1月定案後,會再做專案報告;同時,應在新總統上任後10月內公布的《4年期國防總檢討》(QDR),也會按照規劃在明年1月同時公布。

蔡總統曾表示,希望明年1月就能看到確認方向、改變文化的新軍事戰略,國防部發言人陳中吉今天在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中表示,新軍事戰略明年定案後會做報告;另外,明年1月是否也將公布《4年期國防總檢討》?陳中吉說,期程上是按照這個規劃來走。

對終止雲峰飛彈計畫,國民黨立院黨團書記長江啟臣表示,終止這項戰略武器,可從政治面及技術面來解讀。政治面上,中止計劃或為避免挑釁,造成兩岸緊張或軍事對立;技術面上,或經戰略檢討,認為可由其他方案來替代,不需要雲峰,所以中止研發。但不管怎麼樣,他主張國防也不能有漏洞,台灣整體防衛部署,軍方應做最周延、完整的準備。

雲峰飛彈為中科院耗時10年、花費80億元研製的中程地對地飛彈,射程1200公里(一說可增程至2000公里),巡弋速度達3倍音速(3馬赫),2008年試射成功,2014年起少量生產,初步規劃產製10套發射系統,每套15至20枚飛彈,總目標數量為500枚。據聞目前已生產數量少於100枚,但目前傳出將停止生產。


我以為01討論過了,搜尋一下竟然沒有?
網路上我所知有兩個看法

一派人是說,那些錢都打水漂去了,而且沒有戰略眼光,如果西北可以到北京,日本東京、南韓首爾、朝鮮平壤、越南、菲律賓全都能打。
沒有一張王牌,主權與海權要如何談判?

另一派人說理解放棄,1.因為台灣沒有夠力的彈頭,核武也很難研製。做出來可能是可以飛1500公里的沖天炮.
2.長程飛彈最有利的方式是垂直發射,而台灣沒有這項技術,100顆抛物線軌道千里迢迢飛到北京,可能一顆都不會中

請勿討論政治,我只想討論這飛彈大家覺得該不該做,謝謝
2016-09-21 3:0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雲峰中程飛彈
小軍盲來回一下

小弟覺得有的話很酷炫 感覺可以威嚇威嚇對岸
但是真的有了也不知道要打什麼目標..

台海戰役 重點都在台海...
打北京上海到底戰略目的何在.是要打中南海賭一把習近平正在吃午餐嗎?
核彈也沒有 生化武器也不能用 平民也不能打...



kuanchi17 wrote:
核彈也沒有 生化武器也不能用 平民也不能打...


這些..

對岸好像都有....而且...

很多...


kuanchi17 wrote:
小軍盲來回一下小弟...(恕刪)


可是我們當兵時都聽過一句話
勿恃敵之不來
恃吾有以待之
如果雲峰精度、破壞力不足又昂貴,那不如做短程飛彈或是增程火箭,範圍能涵蓋中國沿海城市就好了。
不覺得很多論點都自打嘴巴嗎...

精度不足,本來就應該透過持續的研發去改善,哪有那種一蹴登天的可能!
破壞力不足是彈頭的問題,雄二E的破壞力就有雲峰中程飛彈高?

價格昂貴?每一種武器都有其戰略意義與作戰價值,哪天戰爭的時候想用沒得用就搞笑了..
個人單純覺得是預算排擠啦
接下來三軍要更新很多很基層但欠很久的裝備
這個暫時還用不到的就先擱下吧

但也不是全然浪費
就像當初天弓發展時一起投入的衝壓引擎,雖然沒有用在天弓系統上,但最後也在雄三上開花結果了
雲峰也是凍結計畫中止研發而已,相關中程彈道飛彈的子系統技術應該還是會繼續用在其他地方繼續發展的.
別問我的名字,我只是個舊時代的幻影.
不然發展飛個
5000公里的飛彈
嚇死一些牛羊馬如何?
1000公里內
可秒殺的飛彈
威脅才會大
或許就像上面大大說的,先完成彈道技術,再來精進破壞力也是不錯的選擇。有做,有一天會完成,不做,註定沒有
打北京上海就如同死豬不怕熱水燙
反正都是死,那就拉二個墊背,看誰损失大。

kuanchi17 wrote:
小軍盲來回一下小弟覺...(恕刪)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