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轉知乎網的文章,送給JOHN1220大大,看看老共無人機發展的狀況
___________分割線____,,,,,,___
標題:
蒋校长 - 看到祖国的无人机这么流氓,我终于放心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
某天,校长受某涉密合作单位邀请,去参观国内出口并且实战最多的无人机。 这家神秘的机构,由两弹元勋钱学森先生亲自创建,过去十余年间,他们为我国研制了多种类型的无人机,从小到大,从轻到重,从侦察监视到空中打击等,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无人机体系。
去之前老蒋签了保密协议,本文所有的内容均已经过严格的保密审核,100%符合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各位不用担心泄密,不用担心泄密,不用担心泄密,不用担心泄密(重要的事情说4遍),同时也提醒各位评论留言的朋友:不要讨论泄露国家机密信息,涉密无小事啊!
---------------干货開始----------------------------------------------------------------------------
进入会议室后,发现手机失去信号,处于信号屏蔽状态,直接失联,心中一阵紧张。几位技术专家认真介绍了我国无人机的一些技术现状,总之大家放心,附近几个邻国,不太听话且喜欢跟我们找茬的,似乎没有这么成熟的无人机研究设备和技术。看完了一段许看不许拍的某型号无人机实战投弹视频后,我们来到了无人机展示大厅。
为了减少视觉冲击力,让各位能够幸福快乐地过好一个周末,校长委屈一下自己,给自己头部贴上戴军帽的我兔形象。
【无人机展示】下图是实机展示,之前只是听说,真的看到实战用无人机,还是感觉很震撼的。憋说话,用心体会。下图大家看看,现在有概念这无人机到底有多大了吧?
这款实战最多的长航时无人机,滞空时间超过30小时,起码不比美帝的捕食者差,想到这,校长心中美滋滋的。

亲密接触一下杀伤力不小的蛋蛋,刚才让看不让拍的录像里威风凛凛、大杀四方的应该就是这种导弹吧,啊,我什么都没说。。。。。。
大家如果还是没有概念,这个无人机到底有多大,下图应该有清晰的概念了。据说,真的只是据说啊,使用复合挂架最多可携弹八发。而且,据说,还是据说啊,新一代无人机模最大载弹量可以达到12枚╮(╯_╰)╭给空对地导弹来个特写吧,至于它的性能指标,你自己猜吧。校长不能说、不会说、不想说。放一张美国佬捕食者无人机的机载导弹,大家比较一下。大家不要小瞧这主起落架,这也是高科技,目前真正能制造出保证成功起落,并且有较长次数寿命的还真没几个国家。【无人机挂载的导弹】
接下来看看此系列无人机可以挂载的空对地导弹。刚才在实机上看到的主要挂载型号就是AR-1和AR-2。
【总装厂房】
室内的看完了,主人邀请我们去总装厂房看看。一出大厅,先看到的就是无人机地面指控系统。在某些黑蜀黍没有卫星导航的情况下,下面这口超级大锅可以控制无人机在2000公里半径执行战斗任务。受到惊吓了吧?不是250公里,是2000公里!这口大锅是模块化设计的,一个集装箱就可以轻松拉走。好了,终于来到了厂房,看到了正在生产但是已经初露峥嵘的新一代无人机。担心生产量不够,万一需要大批量生产怎么办?在其它城市有大型的批量生产厂房。
这款新型无人机可以公布的技术指标如下: 来一张详细观察图,当然,需要打马赛克的地方校长不会手软的。校长我是不是第一个如此近的距离,如此独特角度细致观察的非专业人士呢?【模拟训练器】
看完车间,被邀请去打电动了。。。。额,其实是去模拟训练器。无人机好操作吗?据说,据说啊,某些石油多得用不完的国家的受过美军培训的精英飞行员一个下午就可以完全掌握,某些识字不多只会撸AK47和RPG的黑蜀黎在艰苦卓绝的苦练下个把月能也玩转,算是足够高科技傻瓜化。
左边是飞行员,右边是火控攻击人员,当然可以互为替补,中间位置是指挥官。
插图对比一下美帝的某款。好吧,还是赶紧开始进行操控训练吧,这是我们的操控训练台。校长在学习中,讲解操纵杆,手不离杆,控制飞行,锁定攻击,学习能力咱们肯定比黑蜀黍会高啊,也不会比某国的精英飞行员差吧,老蒋觉得还是比较容易滴。下图是指挥官的监控大屏幕,可以直观看到飞机飞行姿态。好吧,老蒋发现了一个****的训练基地,赶紧瞄准。“长江长江,我是黄河,我是黄河,发现敌人,请求允许攻击。”...
好吧,参观就到此结束了。
听说,就在近期,新一代的无人机又被出口到了某个国家,据说该国同时还拥有美国最先进的无人机,同场竞技,倚天不出,谁与争锋!当然了,我国一贯地不知道,不承认,不解释。
对了,重点来了!重点哦,要看重点,为国家研发大杀器的兔子们身上穿的都是校长研发的服装产品,确实,这些服装还不完美,因此,校长感到既羞羞又自豪!
不能再说了,外面有人踹半天门了。。。。。。老蒋我容易吗,为军迷们操碎了心。
最后,由衷祝福祖国无人机越飞越远,越飞越好,去保卫我们的每一寸国土。

哦,嗯,那个,最后,再给个彩蛋。。。。。。老将看到了最新正在研发中的一个型号,不许拍照,不许描述。。。。。。
不过呢,老蒋觉得跟某盟的神经元这款飞机外形挺像的。。。。。。不说了,去喝茶了。。。。。。

---------------------------------------------------------------------------------------------------------
(分享自知乎网)
https://zhuanlan.zhihu.com/jiangxiaozhang/21989976
不然中國能發展工業的環境, 遠比島國台灣好太多了~
之前Waffe大不是就指出 50~60年代中共透過蘇聯技轉,得以生產大量發動機給數千架J-6使用~
等於累積大量實務經驗,反觀台灣第一次接觸自產航空發動機,不過是80年代的IDF開發案~
有PLA數千架戰機這樣巨大的市場需求作利基/跟過去蘇聯長期技轉的支援,來發展中國航空工業
(反觀台灣島國只有總數百餘顆左右的發動機需求, 平均每年只30顆左右的發動機需求.. 台灣根本沒有利基可投資發展),
而且還有俄國人/烏克蘭指點/把手教導, 中國卻至今作不出跟美國80年代技術水準匹敵的發動機, 左岸可有好好檢討過固中原因??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