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壓發動機改裝 "雲峰飛彈" 能巡航高度 300-500公里??

台海緊繃 軍方祕密提升中程飛彈射程直搗北京

台海緊繃 軍方祕密提升中程飛彈射程直搗北京

有關來自梅復興先生的說明:


的確是非常有趣(甚至令人振奮)的報導,但部份內容也耐人尋味....

如果是傳統的彈道飛彈,一般射程1500-2000公里、最大射高(遠地點)300-500公里者推進火箭燃燒時間應150-200秒之間,燃料燒盡時速率約每秒3.5-4公里,燃料燒盡時高度120-150公里。

但之前曾有報導稱「雲峰」是以4具固體火箭推升,然後再以衝壓噴射發動機持續飛行之高空超音速巡航飛彈,並非傳統的彈道飛彈。若是如此,則其巡航高度就無法高達300-500公里,甚至連120-150公里都不可能。這是因為衝壓噴射發動機需要吸進空氣才能燃燒運作,而超過一定高度後空氣過度稀薄,發動機效率就會劇降。記憶所及,美國當年測試過衝壓發動機推進的實驗飛彈曾最高鑽升至48公里(159,000呎),後來的研究推判應該還可再飛的更高些。但一般實用的高空超音速巡航飛行器(無論是飛機還是衝壓噴射推進的巡航飛彈)之最高巡航高度幾乎都只有這個的一半(80,000呎或約24公里)。而在80,000呎高空,空氣密度也僅剩海平面的3.6%了.....

高空超音速巡航飛彈是相當可行的,甚至一直被視為比彈道飛彈技術風險低。美國早在1950年代就發展過高空超音速巡航飛彈,甚至還搞出了個洲際射程的SM-64 「納瓦霍」(Navaho) 飛彈 (如圖,二張黑白照片): 以兩具衝壓噴射發動機提供續航動力、高空巡航速度達3馬赫、升限23,000公尺、射程6,500公里! 但後來因洲際彈道飛彈(「擎天神」SM-65)研發成功,較易被攔截的高空巡航飛彈才被取消。

或許我國研發高空超音速巡航飛彈也不無類似的「技術備胎」(in case 正牌中程彈道飛彈技術短期內不能突破)用意??
============================================

台海緊繃 軍方祕密提升中程飛彈射程直搗北京
上報 朱明 2016年07月14日 01:21:00

太平島遭國際仲裁法庭降格為「岩礁」,我國主權遭侵犯之際,中科院研發武器系統的也將轉「守」為「攻」進行調整!知情人士表示,中科院研製射程超過1千公里的「雲峰」中程飛彈與雄二E增程型巡弋飛彈,在馬英九前總統執政期間,為向對岸表達善意,被停止量產,但中科院規劃以「展星計劃」,從2018年以3年時間投入提升火箭推進器效能的研發,讓已具備量產實力的雲峰中程飛彈的射程能隨之提升,該計劃受到南海仲裁影響將提前施行。

探空計劃改善推進器
據指出,「展星計劃」是將中科院生產的探空火箭的高度從280公里提升到300公里到500公里之間,主要是提升火箭推進器的效能,該技術也運用在雲峰中程飛彈,若順利完成性能提升案,雲峰中程飛彈的射程,將從現有的1,200公里(涵蓋上海地區)提升到2,000公里以上(涵蓋北京地區),將增強戰略性反制武器的實力。

軍方人士指出,由國家太空中心主導的探空火箭計劃,使用中科院研發的火箭推進器,該項計劃一直是驗證火箭推進器的場所,但隨著國家科學實驗計畫即將就距離地面300到500公里之間,進行有關各項大氣與次軌道微衛星研究,因此中科院負責雲峰中程飛彈的代號「W99」 小組,雖因雲峰中程飛彈停止量產,一度面臨解散,但經過重新將負責遙測與火箭推進器的成員已納入國防專技小組,中科院先以編列每年600萬元預算維持小組的運作,待「展星計劃」正式展開後再投入人力與物力進行火箭推進器的性能提昇。

據指出,被列為軍方最高機密的代號「W99」中程飛彈計劃,是從李登輝前總統任內開始編預算研製,陳水扁總統執政的前4年尊重軍方的專業,都只聽其計劃,並未實地去看飛彈研發的實況,2004年陳水扁前總統連任後,再次安排前往中科院視導,時任國防部長李傑突然決定將「W99」中程飛彈排入視導項目,這也是中科院首次以實體方式向三軍統帥進行簡報。

中程飛彈試射都成功
經過持續完成包括高速衝壓引擎、火箭推進器以及遙測控制相關技術的多次驗證成功,2008年總統選舉投票前1個月的2月29日,陳水扁與時任國防部長蔡明憲透過視訊方式,觀看屏東九鵬基地試射「W99」的中程飛彈第二階段衝壓引擎高速飛行的過程,以及雄二E增程型巡弋飛彈,結果這2型射程超過1,000公里的試射都成功,並對中科院長年研發成果相當滿意。

2013年3月蔡明憲出版《天佑台灣ー蔡明憲的從政告白》書中,將國軍於2008年已具備研發速度、操控性、精度水準的「中程導彈」能力,射程可達2,500公里,至少能涵蓋到上海,最遠可至北京,首次證實了中科院研製的中程飛彈的完成了初步的作戰測評。

火箭加持射程加倍
據指出,馬英九前總統執政後,國防部也安排馬前往九鵬基地觀看這2型射程超過1,000公里以上的戰略性反制武器的試射,國防部規劃在2014年開始以代號「雲峰專案」,進行少量射程超過1,200公里的雲峰中程飛彈量產計劃,但最後在馬總統為向對岸提出善意,未批准這項量產計劃,使得「W99」專案人員分別進入國防工業基金的科學研究案中,讓小組成員不致拆散,也讓李登輝、陳水扁到馬英九3任總統、研發超過10年、耗資近80億元的中程飛彈工程進入休眠時期。另外,射程也超過1,000公里的雄二E增程型巡弋飛彈,也是在同樣的理由下,並未納入「戟隼專案」量產245枚雄二E巡弋飛彈的行列中。

知情人士表示,雖然雲峰中程飛彈量產計劃被暫時擱置,由於火箭推進器仍是該型飛彈主要推進的核心,因此先規劃「展星計劃」的進行火箭推進器性能提升,未來也不排除與學術單位合作研發新燃料的研發,若成功將火箭高度從280公里提升到300公里到500公里之間,相對的雲峰中程飛彈的射程也將超越2千公里。

衝壓發動機改裝 "雲峰飛彈" 能巡航高度 300-500公里??

.............................................

跳槽到上報朱明記者要不要解釋一下這是什麼外星科技能讓裝沖壓發動機雲峰 巡航高度高達300-500公里?







2016-07-15 13:00 發佈

河蟹买了块表 wrote:
台海緊繃 軍方祕密...(恕刪)

超燃發動機是指這個嗎?
http://news.ifeng.com/a/20160715/49359552_0.shtml
這東西應還未在出口的貨架上呢

Vuvuzelas wrote:
超燃發動機是指這個...(恕刪)


根本不一樣的東西
雲峰 還是亞燃沖壓發動機 沒到極音速
WU14 是超燃沖壓發動機 錢學森彈道滑翔無人飛行器彈頭
>>巡航高度高達300-500公里?

難怪NASA要突然切掉ISS的即時轉播........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