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遊戲中,關於二戰如何結束

今天在HBO不小心又看了一次

對於破解恩尼格瑪以後的部分始終有疑問

如果當時已經掌握納粹所有兵力部署

為什麼不能聯合同盟國直接突襲德軍?

就算無法完全擊敗 也讓希特勒元氣大傷了

再持續進攻的話應該就能結束戰爭

可是卻選擇花好幾年的時間慢慢消耗納粹戰力?

好像是和美國有關? 有達人能開示一下嗎




2016-04-26 10:3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遊戲 二戰
因為美國人命值錢, 俄國人命不值錢.

那就給蘇聯一堆援助, 讓俄國人和德國人狗咬狗. 美國和英國最多就派轟炸機亂炸. 炸了好幾年才來諾曼地登陸. 就算登陸後也是慢慢龜. 希特勒六週就KO法國, 美英絕對優勢反倒要花上兩年, 一切都是人命的考量嘛, 誰叫他們是民主政體, 死太多子弟兵是要掉政權滴.


牛奶伯 wrote:
美英絕對優勢反倒要花上兩年

諾曼地登陸是1944年6月6日,
不到一年後,德國就投降了.
英美的優勢多少得歸功於戰略轟炸對德國生產力的破壞.....
cckm wrote:
諾曼地登陸是1944年6月6日,
不到一年後,德國就投降了.
英美的優勢多少得歸功於戰略轟炸對德國生產力的破壞.....


歹勢, 記錯了.

東線俄軍不計死傷, 鋪天蓋地的攻勢才是納粹德國敗亡的主因吧.

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死亡情況: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死亡人數總計為531.8萬人(包括死亡的45.9萬俘虜):對蘇作戰死亡418萬人(含俘虜),其他主要分布於(不含死亡的俘虜):義大利15萬、西歐49.5萬、非洲1.6萬、巴爾幹10.3萬等等。 ( 維基百科 )

戰略轟炸的效果是令人質疑的. 德國一直到1944年軍火的生產量都還年年創新高. 最大的效果大概就是讓敵國更加痛恨盟軍吧.

日本的軍工能力在圖中真是可悲啊.

牛奶伯 wrote:
戰略轟炸的效果是令人質疑的. 德國一直到1944年軍火的生產量都還年年創新高

全民總動員,挖這牆補那牆...

最大的效果大概就是讓敵國更加痛恨盟軍吧.

比起蘇聯,德國人很歡迎西方盟軍的.
要不是希特勒不放手,德國甚至會撤走西線軍隊用以擋住蘇軍.....

cckm wrote:
全民總動員,挖這牆...(恕刪)


有啦, 要說戰略轟炸最大的效果, 就是迫使德國將東線大量的戰鬥機調回西線, 使得東線的空優落入蘇軍手中, 然後就換德軍被炸好炸滿了.
unlocker wrote:
今天在HBO不小心...(恕刪)


掌握情報是增加勝算不是一定必勝的。

若以史實論盟軍破解恩尼格瑪的時間在1941年,在當時別說破解德軍密碼就算讓英軍直接開外掛擁有人造衛星也奈何不了德國佬,當時英軍地面部隊集中全力在北非就打的很喘了而空軍則分兩班日夜去找德國人的麻煩結果也是一樣的喘,實力差距過大就算有情報偶爾出手打個幾下或是趕快躲起是來沒問題,想真的痛扁或是擊敗德國是不可能的,最大的成果是能降低英軍船隊的損失概率。

真得要能痛扁德國佬要到盟軍實力大幅增強的1943年,盟軍透過破譯德軍密碼從而知道德軍將發動庫斯克會戰然後"很巧合"的在開戰後馬上發動西西里戰役,這樣搞真的讓希特勒喝上了一大壺的尿..............


電影裡有提到, 雖然破解了密碼機, 還是必須一點一滴地進行反制行動,

否則納粹一旦發覺密碼被破, 馬上換密碼, 又要從頭來解, 又好幾年過去了.

所以慢慢的搞他, 從戰略角度上看, 是對的選擇.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