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漢翔:F-16戰機升級廠房 明年運作/年產值上看13億 漢翔岡山機匣三廠啟用

中央社記者潘智義台北22日電)漢翔公司指出,台灣先進複材中心(TACC)19廠房,預計第2季試運作;美國授權在台灣進行的F-16A/B 戰機性能提升 專用維修棚廠,預計明年第1季完工運作。

漢翔公司今天舉行法人說明會,由董事長廖榮鑫主持,代理總經理夏康指出,引擎機匣3廠已於日前落成啟用,接下來台灣先進複材中心也將試營運。

漢翔航空工業斥資13億元,興建旗下岡山廠發動機機匣三廠,昨(14)日落成啟用。漢翔董事長廖榮鑫表示,機匣三廠將連結現有的一廠與二廠,再結合包括千附、晟田及中興等20餘家外包供應伙伴,打造世界級發動機機匣製造中心。

廖榮鑫表示,機匣三廠計畫第2季起,開始生產Trent XWB高壓渦輪段與中壓渦輪段機匣,而機器設備分兩階段投資,Phase I是滿足RR XWB引擎大機匣量產需求,Phase II目標開發生產新一代綠能引擎機匣,如GE LEAP引擎機匣。法人估機匣三廠第1年產值約2~3億元,2年後若滿載產值上看12億至13億元。



廖榮鑫強調,機匣三廠的落成啟用,可呼應政府鼓勵愛用國貨的政策,且新式設備進廠安裝,約有80%使用國產機械設備,包括五軸加工機,都已通過客戶勞斯萊斯的驗證。此廠可生產達2米直徑的機匣零組件,主要為發動機熱鍛超合金材料,具高附加價值。

漢翔為了滿足包括奇異、勞斯萊斯、普惠、漢威,及史奈克瑪等航空發動機大廠日漸增加的發動機零組件訂單,自89年建立以生產奇異公司產品為主的機匣一廠,之後又在94年建立專屬勞斯萊斯的機匣二廠。

近年來由於環保意識與油耗因素,引發各航空公司更換發動機的換機潮,對機匣零件的需求亦日益增多,漢翔因此投入13億元興建機匣三廠。

複材中心第19廠、戰機棚廠也將陸續完工

此外,漢翔旗下台灣先進複材中心第19廠(TACC-19廠)預定今年6月完工,第3季將進行空中巴士複材認證;另漢翔旗下F-16A/B戰機性能提升維修棚廠預定明年第1季完工,次季可與美商洛克希德馬丁(簡稱洛馬)進行F16A/B戰機的構改案。漢翔透露,上述三大新廠投資額約36.7億元,將成為漢翔2年後的營運新動能。

漢翔副總經理林南助表示,TACC-19廠將生產空中巴士(Airbus) 暢銷機種A320系列的機腹整流罩複材組件,並成為空巴複材專用廠。法人估一旦訂單滿載,TACC-19廠可貢獻年產值10億元。

漢翔機匣三廠落成後,往來協力廠的訂單也可雨露均霑。晟田科技董事長謝永昌說,公司承接漢翔轉包發動機機匣零組件訂單,屬於「粗加工」及「精加工」製程,目前機匣三廠的勞斯萊斯(RR)Trent XWB等大型機匣訂單,及美國奇異(GE)的Leap機匣訂單,漢翔最近將與協力廠敲定加工價格及分配比例。

千附透露,公司承接漢翔轉包發動機機匣零組件,屬「精加工」製程,因應未來機匣零組件訂單增多,公司共砸下6.2億元興建中科后里廠二期,預定今年第4季啟用。
================================================================

看來漢翔這幾年吃了不少單子, 但是對台中本地的就業 卻依舊沒有實質幫助啊~

漢翔:F-16戰機升級廠房 明年運作/年產值上看13億 漢翔岡山機匣三廠啟用
2016-04-25 10:10 發佈

cche1079 wrote:
看來漢翔這幾年吃了不少單子, 但是對台中本地的就業 卻依舊沒有實質幫助啊...(恕刪)


設備多是 自動化
只需要少數的 高階技術人員

所以對一般中、低階的技術人員是不會有影響的
更不會有感覺

但對已升到高階的技術人員
那就多一個 可以爬升的地方



cche1079 wrote:
但是對台中本地的就業 卻依舊沒有實質幫助啊~...(恕刪)


中部地區雖然是台灣傳統的機械業重鎮,漢翔的東西可以給民間做,但民間做得起來嗎?
自助人助,自己不升級,好的訂單也不會從天上掉下來...
我的常常更新部落格:http://myrmidomphotomusic.blogspot.com/
聽說台灣代工發動機葉片賣給原廠一隻數萬元,原廠再賣給航空公司要數十萬。
航太產業自動化的程度有比semi/Display的Fab高嗎??

看過Dicovery之前播映美國的AH-64E製造產線, 撇開機體結構跟模組化航電設備(大部分都是由其他供應商提供的)

整體看來一架戰機的製造 基本上還是由一堆engineer手動將零件組裝/內部配線完成的~

Semi/Display的Fab裡面別說wafer/substrate的load/unload都有專門的傳送系統/Robot全程運送,

很多站程的機台就能自動執行Recipe(但Recipe還是需要engineer構建) 沒有Alarm/PM的情況下一個Coating/Etching站點 幾十台機台 只有一個OP在監控, 整體自動化程度應該都比航太工廠高多了~



rsteapwos wrote:
設備多是 自動化
...(恕刪)
文中就有透露一堆漢翔的民間協力廠商了~

台灣民間廠商應該是有一定能力技術承接的~ 就小弟所知很多歐美vendor大廠的機台,其實也採用的不少MIT零件

比較懷疑的是 軍工業這種給人印象就是封閉/黑箱的系統(...國產雲豹的弊案 就可以打死一票宣稱國造不會出弊案的鍵盤自製派),又需要大量政府資金投注扶植的產業

以台灣這樣的小國/小量訂單的規模, 如果不能像中國軍工業無論怎樣搞 最終都還有數百萬大軍規模的解放軍訂單誘惑(人家以槍桿子出政權/黨指揮軍隊的中共又是建國來 ,一直不遺餘力重點培植軍工產業,這跟台灣把國防安全 放最後考量的現況剛好相反)

台灣砸下大錢培育軍工業 小島國的軍隊預算+又不能出口,到底能實際養活多少家庭?!! (C/P值划算嗎? 特別是現在社福/18%/健保之類的預算比例已經吃掉大部分國家預算的情況, 到底政府能用多少錢來搞 需要持續投注大量資金航太業?? 畢竟誰都不想再看到像IDF那樣量產完 就人去曲散, 砸大把錢只有曇花一現的局面)


cche1079 wrote:
中央社記者潘智義台...(恕刪)


機匣三廠"據說"以國產設備為主,工件尺寸比原先的一二廠更大...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cche1079 wrote:
航太產業自動化的程...(恕刪)


若AH-64E的年產量有像一般商用產線(半導體、汽車、...)的常用單位(xxK xxM)來計算
那我相信波音也很樂得去用自動化產線去拼產能?但是有可能嗎?

這篇放投資理財版比較對
這個只是軍事工業的鍵盤討論啦, 上不了理財版的版面, 還是說老師有名牌股推薦的??

empirepenguin wrote:
這篇放投資理財版比較...(恕刪)


要想想AH-64E還是當紅的一線裝備, 買主國家可不只美國/台灣兩國, 廠內情況尚且如此了~

台灣軍工業僅靠島國的小軍隊訂單支撐, 也不能出口 ,本國相關製造廠商 能有多少利潤能去購買/研發頂級的製造設備??

加上軍工業本來就是黑幕重重(撇開雲豹弊案不提, 馬來西亞購買潛艇案竟還扯到蒙古的女模被滅口毀屍)

看看相關產業的大頭多的是軍方退役將領充任, 尋常民間人士沒有特定背景 根本無法從事軍火產業(...頂多當個基層的工程師/OP),

才說拿大把錢去培育軍工業, 能實際得到的民間效益真的不成比例,

如果台灣今天國防預算比照南韓逐年提高, 而且全民發起萬人遊行支持國防自主, 那大家一定舉雙腳 無條件支持全部武器國產自製, 但真正現實情況嘛........


jcyao wrote:
若AH-64E的年產量有像一般商用產線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