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黑鷹計劃"時我才知道有種步槍叫M16今天聽一位50幾歲的同事說..他在民國60幾年當兵,當時就已經配備M16了問了我爸,他服役時也是民國60幾年,軍官他說當年陸軍主力是拿的是57步槍,後來改65步槍,輕裝師才有配M16,還有憲兵M16的歷史,應該在越戰期間開始的但國軍當年的M16用美製短彈匣,槍本體應該也不是越戰那批..但也跟"黑鷹計劃"時的M16不同原來M16已經那麼久了,而且國軍很早就使用,我一直以為是這20年才有的說..
民國69年入伍,通信群有一個營拿m16,一個營拿57,後來換65(非k1,k2,不到一年全掛,再換回57)本連拿m14(原裝的,塑膠槍身)我同學在空降特戰旅,拿m16我哥在西引反共救國軍,拿m16ps.隔壁營的m16是沒有槍機助進器的m16
轉角遇到女鬼 wrote:在看'黑鷹計劃'時...(恕刪) 我最早看到M16是在漫畫書上,那時覺得這把槍好美。後來民國七十幾年讀高中時參加戰鬥營,到湖口的獨立51旅,裝甲旅。當時上課時,每位學員前面放了一把M16A1,槍枝狀況頗為不錯。對於當時上軍訓課與打靶只接觸過三零步槍的我來說頗為新奇。尤其M16打靶時後座力與準確度比三零好很多。後來再接觸到M16就是當兵,雖然我們建制武器是65K1。但下基地的射擊專精用的卻是M16,每天打靶約莫要打上百發,自己保養自己的射擊槍。這槍真的好打(聽說K2更準),後座力小準確度高,成績通常是六中五或滿靶。我們拿到的M16應該都是A1版,三角護木,圓筒形防火帽,30發弧形彈匣。聽說國軍有許多16是直接接收越戰美軍而來,但真實性我不得而知。最早的M16,防火帽為三叉戟形狀,後因某些原因(好像是積水)才改成現在圓筒狀防火帽。
Drink_Beer wrote:...ps.隔壁營的m16...(恕刪) 第一代m16是沒有助進的,防火帽還是開孔的我們大部分的裝備都是越戰直接拿過來的軍車上都有彈孔,小背包都有補過跟洗不掉的血跡除了57之外,m16,m14,45都有上過戰場!連上的m14有可以連發的,有的帶腳架(很少人見過吧!)